关注阅读关键点,提升儿童阅读品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7期   作者:沈迪倩
[导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沈迪倩
        常州经开区实验小学,江苏省常州市213025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学生自主阅读感悟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时代背景或是理解能力等原因,导致对文本的解读出现偏差,甚至产生一定的障碍,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旨在梳理儿童阅读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分析这些关键点对提升儿童阅读品质的独特价值,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关注阅读关键点,提出提升儿童阅读品质的策略。
        【关键词】阅读关键点,阅读兴趣,阅读品质         
一、什么是儿童阅读关键点
        所谓儿童阅读关键点,是指在儿童自主阅读过程中起决定性因素的要点,对儿童深入理解文本、提升阅读能力和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阅读关键点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要素,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获得综合运用语言知识、表达思想情感并内化为个人价值观和行动等的关键因素。就语文教学而言,阅读关键点大致包括障碍点、重难点、疑惑点、兴趣点这四个方面。
        
二、阅读关键点对提升儿童阅读品质的独特价值
        1、障碍点:提升阅读流畅性的关键
        所谓阅读障碍点,是指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无法确切理解文本意蕴或对文本产生质疑的阅读问题。这些障碍点构成了阅读瓶颈,影响学生深入探究,阻碍了学生阅读品质的提升,削弱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能充分预设这些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绊脚石”,提供适当的帮助,扫清障碍,那么儿童阅读的流畅性将大大提升。
        2、重难点:把握文本核心内涵的密钥
        重难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是作者思想或文体特色的集中体现。突破重难点是阅读教学中必须达成的目标,把握了重难点,自然也就掌握了作者、文本所要表达的核心内涵。
        3、疑惑点: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基石
        “新课程注重学生探索意识的培养,而探索过程就是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因疑而问,因问而究,因究而学。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疑惑,提升思维品质。
        4、兴趣点:点燃学生阅读热情的火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先把书读“薄”,再把书读“厚”的不竭动力。借助学生的兴趣所在,适当拓展,无疑能为孩子打开一扇窗,使阅读不是到此为止,而是互相勾连,不断朝纵深蔓延。
        
三、关注阅读关键点,提升阅读品质的策略
1、突破障碍点:搭建桥梁,拉近文本距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生活环境,很难与文本建立起某种联系,这就为学生理解课文设置了障碍。在学生的认知与教材之间搭建桥梁,是解决学生与文本脱节的重要手段。然而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唤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原文本场景看,通过直观的情境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能迅速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例如《郑和远航》一文中,关于郑和的宝船究竟有多大,为什么称为宝船,光从文本中的一些数据“长148米”“宽60米”“十多层楼”“可以乘坐一千多人”“二三百人驾驶”,学生还是没有直观的印象,仅能说出很大很壮观。这时我播放了一段寻访宝船厂遗址的视频,让学生找寻一些与当年郑和航海相关的一些痕迹,通过一根长达12米的船舵的舵杆,可以推测大号宝船大概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接近万吨,进而感受到明朝造船技艺之精妙,国力之强盛。
        又例如历史题材《将相和》,三个故事情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相互独立又互为因果,为了还原历史场景,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历史背景,梳理人物关系图,让学生对故事之间,人物之间能够建立联系,培养学生提取信息能力,总结概括能力以及思辨能力,为学生很好地体验文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2、紧扣重难点:创设情境,提升探究能力
     语文教学需紧紧围绕文本,抓住文本的语言文字,引导学生阅读文本,品读词语,在此过程中,再引导他们去感受文本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并与自己的实际生活体验互相结合,形成个性化阅读体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共鸣。教师要善于抓住课文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处”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
        《镇定的女主人》一课记叙了一位女主人在请客时,一条眼镜蛇盘在她的脚上,女主人临危不惧、机智果敢地让保姆用热牛奶把眼镜蛇引到阳台上的事。本文的重难点是体会情况的危机和女主人的镇定。有位老师在教学女主人吩咐保姆一段时,设计如下:
师:在这么紧张的情况下,保姆很从容地完成了女主人的吩咐,想想,女主人会怎么吩咐呢?把我当成保姆,你是女主人。
        生1:(坐在座位上回答)我的脚下有条眼镜蛇。
        师:(师不动)你就隔这么远吩咐保姆的啊?
        生1:(挥手示意“保姆”过来,低头耳语)我的脚下有条眼镜蛇。


        师:啊?蛇?(师惊叫)
        生2:我跟你说件事,你别慌张,我的脚下有条眼镜蛇,你把一杯热牛奶端到阳台上,眼睛蛇最喜欢喝牛奶,一闻到牛奶味就会出去,等蛇出去后,就立刻把门关上。
        师:话太多了。
        生3:我跟你说件事,你别太紧张,你把一杯牛奶端到阳台上,等蛇出来,把门关起来。
        师:首先要说什么?
        生4:让他不要紧张。
        师:对,稳住保姆的情绪。
        生4:再说出危险。
        生5:还要说让保姆做什么事情。
        师:做什么事呢?
        生6:让保姆把牛奶端上阳台,因为眼镜蛇喜欢喝牛奶。
        师:这些不要说,危险的时候要越短越好。
    对于这一教学重点的把握,老师没有采用让学生反复读,批注、交流等方法来体会女主人的镇定,而是通过简单的师生对话,在一次次的情境模拟中,反观女主人的表现,揣摩这样做的用意。紧扣重难点,也就把握住了文本的主线,创设合适的情境,让学生在深度沉浸中,有特定的“角色”和“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巧解困惑点:纠偏释疑,引领价值提升
        “读书贵有疑,疑则有进。”思维活动贯穿阅读过程始终,质疑的过程是师生智慧火花的闪现与碰撞。学生对于文本的困惑,如能给予积极的回应和疏导,往往能激活学生思维,拓展想象空间,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
        例如《哪吒闹海》一课中,上到三闹的部分,我设计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想象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后生气的场景,想象龙王的表情或语言。
        一生答:“龙王生气地说:‘这个小毛孩,敢这样大闹龙宫,还杀死了巡海夜叉,我决不饶你。’”
        另一生咬牙切齿地答:“小哪吒,你太狠了,怎么能杀人呢?太过分了,我一定要为夜叉报仇。”(同时握紧了双拳,很是气愤)
        在两个同学的带动下,班里其他同学也纷纷赞同,觉得哪吒杀人有点过分。这一情形完全出乎了我的预料,与文本的核心价值背道而驰,课照这么上下去,非但体会不出小哪吒的英雄形象,反而助长了龙王嚣张的气焰,让学生对龙王父子产生了同情。
        因此,我灵机一动,顺着孩子们的话题,接下去说:“那这么看来哪吒确实罪有应得了。难怪三太子说‘该当何罪’。”话刚说完,班级里一阵沉默,然后马上有学生发现不对劲,觉得哪吒没有罪。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我顺势抛出了一个问题:“哪吒到底有罪吗?”让学生进行辨论,并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由。学生们很快便得出结论,是龙王父子作恶在先,哪吒只是为民除害,并不过分。不仅突出了哪吒正义的形象,同时也回顾了二闹的前因后果,一举两得。
        如果一味尊重、迎合学生的“独特体验”,势必会误导他们的价值取向;或者只是生硬机械地予以否定,那又会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他们的内心会永远结着“疙瘩”。所以,这样的课堂追问,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凸显了文本价值,帮助学生有效地排除了解读文本的障碍,纠误匡谬,澄清了认知上的迷茫,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
    4、借力兴趣点:同步拓展,点燃阅读激情
        阅读兴趣是学生在课堂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是深入探究的前提,更是自主学习的动力。以儿童阅读的兴趣为支点,无疑能让自主阅读朝纵深发展。
        例如,六上《少年闰土》一文,学生对闰土的那些新鲜事儿很感兴趣,对文中结尾这对少年伙伴天各一方很是遗憾,我让学生想象若干年后俩人重逢的场景,学生想得天马行空,此时我出示了《故乡》的片段,问,这跟大家想象的场景一样吗?读完,学生心中充满疑惑,活泼勇敢的闰土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纯真的情谊又为何变得如此恭敬而疏离?我相机引导学生去读一读鲁迅的小说《故乡》,让学生去书中寻找答案。
        从闰土到《故乡》,再到鲁迅的小说,课文的篇幅是有限的,而学生的阅读是无限的。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后的思考却是无限的。读一段带一篇,从一篇到一本,乃至更多。巧妙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让学生在思辨中深化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障碍点、重难点、困惑点、兴趣点,都是儿童阅读的关键点,教学时如果能突破障碍点,紧扣重难点,巧解困惑点,借力兴趣点,敏锐地捕捉其中的教育资源,则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参考文献】
        [1]朱军艳.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语文学习(教师), 2013(06).
        [2]浅谈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J].李耀华.文学教育(上).2017(05).
        [3]孟 绂.少年儿童阅读规律研究 〔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3,(5):65-
70.
        [4]周媛媛.抓住“关键”,品出精彩———论小学语文中的“关键”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6( 9) .
        [5]赖其煊.把握关键点 提升语文教学实效[J].福建基础教育,2018( 3)

        作者简介:沈迪倩(1987.11.21),女,汉族,籍贯:江苏省常州市,学历:大学本科,职称:中小学二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