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思源实验学校 734000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重要课程,其中,实践活动教学方法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领会思想政治的重要方法手段,基于此,笔者将围绕初中思政课堂中如何引领学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活动进行的讨论。
关键词:初中思政课堂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实践活动探究;
引言:实践活动教学法旨在帮助同学深入全面的理解初中思政课的内容,使学习不仅仅浮于表面,拘泥于应试教育的范畴,更重要的是在理论指导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社会主义的好少年。下面就此提出几点浅显的建议。
1.全面加强初中思政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实践活动的意义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是思想趋于成熟,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阶段。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正是基于世界发展的形势,人类要树立全球化体意识,要知道每个国家的命运与全球的发展都是休戚与共的。只有加强全世界的联系,共同发展才能有更好的未来,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实践活动,就是在帮助学生树立大局意识、全球意识,提升初中生的爱国热情,学会将自己的成长置于国家的发展、世界的发展之中,坚定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的信念,全面提升中学生的政治素质。因此这一活动意义深远。
2.初中思政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实践活动的教学问题以及策略探究
思政课旨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政治有一定的了解。但在实际教学中,教与学存在一定的偏差,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难以深度领会课程内容。一方面,教学时教师仍以应试教育和考点为主,学生是否真正践行理论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想政治学习的重要方式,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认为学生课业繁多,实践活动会浪费学习时间,影响后续内容的教学。这导致教学时少开展或根本不开展实践活动。另一部分教师虽然给予学生一定的实践时间,但流于形式,完全让学生自行进行,实践缺乏指导、总结和反思。所以也造成学习只是学习的尴尬局面。
再次,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实践活动教学更加“繁琐”,需要从多角度学习这一理念,如理念提出的背景、内涵、意义和实践。这就更需要师生在思想和行动上都必须重视对理念的学习,改变旧有的学习观念,全方位提升教学成效,将理论与实践进行充分的融合。既进行理论教学,并开展相应的探究活动,教与学相得益彰,吃透理念的精髓。
具体策略如下:
首先,全面深入对此理念内涵要义的理解,打好理论基础
作为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战略思理念,既对我国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又对和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当前国际疫情肆虐,局部地区战火纷飞。一些发达国家为了一己私利,完全不顾及其他小国家的感受和老百姓的生活,抢占资源,掠夺钱财。而我国提出命运共同体理论,提倡共商共建共享,与此恶劣行径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局之下,此理念的构建和推广,在初中课堂中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教师就要把握时局、选取鲜活事例、利用大量数据对此理念进行充分的释义,让学生全面了解此理念的背景、内涵、意义,以及在我国“一带一路”践行的成效和重大的战略意义。
深刻感受大国使命与中国担当,油然升起对祖国的自豪和骄傲之感,激发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热情和信心,将世界命运、国家发展与自己的理想和使命紧密联系起来。努力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做一个自信的中国人,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其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让学生意识到实践活动教学的重要性。
教师应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并能用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
比如:如何认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教师可以用纪录片的方式展现,首先激发学习兴趣。并在观看中引发学生思考,然后趁热打铁和学生一起梳理近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发展之路,从而培养学生全球化的政治认同,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发展观,树立“你中有我,我只有你”的意识,逐步放大自己的人生格局。正确的学习观念是学生保持正确学习态度的重要基础,而有趣的教学方式则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重要手段,两者有效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再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仍以上述主题为例,为吃透理念,教师可举办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此理念发展历程的资料为主题外,评分标准可以拓展延伸到由此产生的认知、从中领会的精神和感悟、以及学到的书本之外的更多的政治知识等等,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为了理论而理论。同时教师要用心去听去点评,精彩、到位的点评会对学生起到醍醐灌顶的启发作用。同时,还对一些有偏差的认知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纠错效果,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使政治理论撕下了枯燥无趣的外衣,变得生动鲜活起来。
最后,将此理念的学习用“细无声”的方式融入爱国爱社会爱人民的情感中
例如,教师可组织学生以两至三人为一组,以“你心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概念”为话题做街头采访,写一份实践报告,在课堂上交流心得,教师肯定付出,让孩子感受实践活动的魅力,体验成就感。
还可以在周末或者节假日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观看新闻联播、环球世道等节目,观摩相关的影视作品展,参加进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书画作品小竞赛,走上街头,作小小记者、调查员,采访各个阶层的群众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看法和观点等等,让学生带着理论,进入社会,在实践中自觉培养民族大义和爱国热情,感受生活在中国的自豪感和优越感,从而达到教育学生,提升爱国主义的素养。
结论:初中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应加强学习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注意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促使学生深入学习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树立合作共赢、天下一家的共同体意识,是初中思政课教学的职责所在。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融入初中思政课教学也响应了时代发展和学生需要,符合思政课程的性质和宗旨。
参考文献:
[1]张学众.论思想政治教育课中的启发式教学[J].锦州医学院学报,2017(03).
[2]刘永恒.让综合探究课真正成为高中政治新课改的亮点[J].福建论坛 ( 社科教育版 ),2017(08).
[3]郭振英.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N]. 北京日报,2021-05-24(011).
[4]范进学.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下的美好生活权论[J].法学,2021(05):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