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楠滨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引言
岭南园林是我国园林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园特点、建筑风格均有别于北方园林和江南园林。本文主要从岭南园林的铺装进行研究,学习古人先进的建园思想,吸收其精髓。
关键词:铺装特点、铺装手法、原则
一.古典园林铺装的显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铺路的显著特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寓情于景;二是效法自然;三是装饰文化性。
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古代匠人们就地取材,因地施材,使用随手可得、乡土自然的铺路材料,利用其自然纹理、不规则的形状、不同的表层触感,颜色创作铺筑的艺术,作品古朴自然,但确经典至今仍值得称颂。体现出古典园林景观中“效法自然的精神”。效法自然还体现在材料自身的生态性与废物利用等方面,江南园林铺地中不乏对破砖废瓦等材料的精巧运用。
二.岭南园林铺装手法解析
(一) 因地施材,巧夺天工
岭南园林的道路铺砖与周围环境高度契合,主人居住的建筑,亭台楼阁,都采用了相同的传统样式与元素,在墙面、地面、甚至花窗上都体现出整体的环境气氛。岭南园林会根据不同的铺装材料创作出不同的图案和纹样。例如:在东莞可园中多采用卵石铺地、花街铺地,这种材料不易积水,且清凉透气,适合南方多雨闷热的气候。
(二) 传统花纹,表达意境
表达意境往往是岭南园林建造的境界表现,在铺装时通过对游览的联想,以达到精神共鸣,突出周围典雅的环境氛围,也向游客传达了园子的主题和意境。例如:余荫山房中祥云图案便与云相产生关联,波纹则会与水面产生关联,象征着古时对爱的追求。
(三)文化特征,精神传达
古代园林在设计及表现方面都有独特的考究,不仅讲究均衡对称,还会考虑文化与精神的象征,园林中的花草植物、廊桥亭台、假山水景都具有象征意义,它反映了建筑师在当时文化背景下的精神渴望和情感追求,向世人传达自己的感情,表达的情感主要有隐居不仕、壮志愁云,壶中天地等等。这是园林的铺装便不只是单纯的装饰,而是文化传播的符号了。
三.古典园林铺装对当代铺装的启示
如今园林铺装的材料日新月异,除了传统的人造文化石、花岗岩、水洗石、钢化玻璃、金属外,大量新型材料不断涌现,例如荧光石、荧光粉路面、透水混凝土、锈板等。它们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造景手法。但也正因为如此,材料的组合拼接标准混乱,造成了铺筑质量整体水平的下降。论其精致性文化性、特色性、个性化,相比于古典园路铺地更显得格外粗糙与不考究,全国所有地域没有区分、不假思索的追求高端、新颖,看似当代与时尚,仔细揣摩确遗失了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
正值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推出城市设计试点工作,意在改变千篇一律的城市现状,延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个性形象,那么在城市铺地上的观念的转变也尤为重要,从古代铺装中汲取养分,从北方园林、南方园林和岭南园林的差异化中识读如何打造个性化城市铺地艺术,并将古典园林的人文情怀与当代建筑技术更好的融合,设计和营造出符合时代特征、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铺装艺术,已经迫在眉睫。
四.岭南园林铺装的设计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铺装时考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是设计者在铺装设计中最先考虑的原则,就如同现代家装中考虑的色调、风格是同一个意思,设计中要遵从以人为本的原则,古时人们的生活方式、性格爱好、行为习惯都是铺装中会考虑的方面,在园林铺装中也会充分考虑其不同的需求,反应不同的观念。因此,路面铺装是否有另行人心旷神怡的色彩,独具新意的图案,是否与周围环境统一,考虑人在步行时足部的舒适感,是否达到安全的标准,都是我们在铺装过程中应该考虑的,也是最能体现“设计以人为本”这一原则的重要手段。
(二)地域性艺术特色原则
现代生活中的铺材料大部分是来自工厂统一生产的工业产品,不同地区园林中地面铺装大多千篇一律,因此只通过地面铺装就分辨其地域环境属性是很难的。因此,往后的设计中应该通过铺装特点表达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园林环境特征。选取具有地域性特点的铺装材料是体现独特区域园林风格的主要手法。
(三)协调统一性原则
从整体上说园林铺装是整个园林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设计及应用中,首先要考虑色彩、明度在视觉方面的舒适性,要求铺装与周围环境的色调协调统一,并在满足人们使用的功能上尽可能考虑人们的视觉心理感受,注意空间尺度的变换关系,冷暖色调的协调等。
(四)生态平衡的原则
由于园林本身面积庞大,因此在铺砖选材中更要考虑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其一,是否选择环保材料进行铺装,以及材料的先用是否对环境造成破坏,材料本身是否安全不易产生污染。在条件限制的情况下应积极选用生态环保材料,例如近年来比较流行的陶瓷透水砖,通过特殊的材料帮助雨水加快渗透,从而增加地下水含量,在雨季还能避免路面积水不安全的现象,这种铺装材料应被更多考虑在南方地区的园林中。
五,园林铺装设计
(一)路面尺度设计
设计者一般要根据园林本身的面积选择铺装尺寸大小,如东莞可园宽阔则建议使用形体较大的尺寸,产生宽敞的尺度感。而在较小的园林,比如顺德清晖园,则建议使用较小、紧缩的形状,使空间保留私密感的同时避免出现压缩的视觉感受,再配合与周围不同色彩质感的材料,通过视觉效果调整空间的比例关系,则会构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布局。
(二)路面纹样设计
纹样起着装饰路面的作用而纹样有因环境和场所的不同而具有多种变化。以直线或平行线的呈现方式采用砖铺设会增强地面效果,不同的铺设纹样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是不一样的。但是在铺设选择时要多加小心,与行人视线垂直的铺贴方式就可以增强空间的方向感,可以帮助行人组织路线成导向作用。
(三)路面色彩设计
色彩是引发人们情感的一种手段,在园林的铺砖中不应该追求千变万化的色彩,更多的应追求统一协调中寻找局部的色彩点缀,确保铺装色彩与整个园林景观相协调,同时根据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用视觉上的冷暖变化,疏密节奏打破千篇一律的沉闷感,要尽可能做到沉稳大气而不过于沉闷,鲜明却不媚俗。
结语
首先,园林铺装中的人性化可以表现在铺装形态赋予人的不同感受上。在平面的构成要素中有点、线(直线、折线、曲线)和形(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圆、椭圆和不规则图形)之分。图案与线条的稳定程度,受色彩变化的大小而定,另一方面色彩又从属于纹样与材料。
其次,在园林中,路面以它多种多样的形态、纹样来衬托、美化环境,增加园林的景色。纹样则起装饰路面的作用。铺地纹常因场所的不同而各有变化。讲究路面的纹样、材料与景区的意境相结合,起加深意境的作用。
再者,铺装图案的不同尺度能取得不一样的空间效果。通过不同尺寸的图案以及合理采用与周围不同色彩、质感的材料,能影响空间的比例关系,可构造出与环境相协调的布局。
最后,园路的色彩必须是沉情的。色彩的选择应能为大多数人所共同接受,它们应稳重而不沉闷,鲜明而不俗气。路面夏季光线柔和,不反光刺眼,冬季又较普通混凝土路面感觉温暖。铺地的色彩如过于鲜艳、富丽,则喧宾夺主,甚至会造成混乱的气氛。色彩必须与环境统一或宁静、清洁、安定,或热烈、活泼、舒适,或粗糙、奔放、自然。
参考文献:
[1]徐清涛 浅析园林铺地及园林的铺装技术 2017
[2]庞希玲 浅析古典园林铺装对现代铺装的启示 2018
[3]湖北工业大学 园林铺装设计研究 2013
[4]王佳 可园造园艺术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