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探究学习的快乐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7期   作者:徐佳
[导读] 新课程要求教师变知识传播者、灌输者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授为导。

        徐佳
        浙江省温州市第十四中学 浙江省 温州市 325000
        [案例背景]
        新课程要求教师变知识传播者、灌输者为学生主动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变授为导。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巧设情境,使学生们在自主探究的氛围里,带着疑问和兴趣去探究,并理解掌握好教学内容。
        浙美版八年级第15册第三课的《卡通天地》以当今中学生最喜欢的卡通作为素材,很受学生欢迎。我听过几位老师上这一课,教学以欣赏为主,辅助练习,我的感觉是:知识涵盖面过广、欣赏图片类型过杂,老师在课堂上很难做到“变授为导”,学生探究式的小组合作学习难以展开。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以小组合作的方式主动探究学习?如何让学生掌握卡通画的技法?带着这些问题,我尝试着对这一课进行设计,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变授为导”,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案例描述]
        课前准备:板书课题《卡通天地---卡通人物的表情》
        过程一:录像激趣
        师:同学们,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情感波动时,就会出现脸部表情和肢体活动。你有关注过自己和别人的表情吗?
        播放录像。
        师:脸部表情由五官来传达。你会画表情吗?你能准确画出某种表情吗?今天我们就以卡通画的形式来学画表情。
        过程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小组合作找规律
        1.玩一玩:  4人为1小组。你和小伙伴们能根据已给的眼睛画出“喜”、“怒”、“哀”、“乐”这四种表情吗?
        2.小组活动
        3.展示评价,总结规律。
        
        
        
        过程三: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设疑发散学生思维
        1.提供任务:人的表情除了是由眉毛、嘴巴来表现外,那其余的五官(眼睛、鼻子、耳朵)是不是也能表现人的情感呢?
        师:请你任选 “喜”“怒”“哀”“乐”中的一种表情来画,看看眼睛、鼻子、耳朵是不是也能表现人的情感。
        2.学生活动
        3.展示交流
        4.小结:人的表情主要是由眉毛、嘴巴来表现的,其次是眼睛(情绪变动时,鼻子也会有细微变化,但在卡通画中较少会画到鼻子的变化)
        情感强烈波动时的鼻子、耳朵图例:(知识升华)
                       
            
        过程四:知识深入挖掘,教师示范掀高潮
        师:卡通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是夸张、变形。而夸张、变形都需要建立在现实事的基础上。
        1.人的五官结构对比卡通人物的。                
        2.卡通人物完整的表情再现还需要脸的衬托:
        ①“三庭五眼”知识
        ②头部基本常识:人的头骨由头的上半部分和下巴构成。
        ③卡通人物脸的画法(正视图)
        
        
        
        A、教师在投影下快速示范卡通人物脸的正视图画法(老师2分钟的示范使学生很激动,恨不得马上能画)
        小结:卡通画人物的脸型、五官的夸张、变形都是建立在现实事物的基础上的。
        过程五:小组合作画表情,反馈学情师生同乐
        小游戏:4人为一小组,一位同学想出一个表达情感的形容词后单独告诉另一同学,让他完成一张卡通人物的表情画;再让其他同学看图读表情并写下文字;最后文字回归到第一位同学手中进行对照。(可循环游戏)
        学生活动并展示评价。
        [案例反思]
        一、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知识点落实
        目前,中学生对卡通画的了解比教师要多,但他们大部分只看而不能画。我认为,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卡通表现技法是深入教学的一个突破点。我将教学目定位在使学生掌握卡通人物的表情规律和表现技法。教学重点是使学生不仅会画表情,且能画准表情。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表情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了规律也就能举一反三地画准表情。我确定了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卡通人物“喜”、“怒”、“哀”、“乐”表情基本规律的活动;卡通人物夸张变形的五官与真实五官的对照;教师示范(关注五官、脸型,画准表情);学生小组合作(画、猜表情)等四块教学内容,有效完成学习卡通人物表情的教学目标,落实知识。
        二、教学设计既吸引学生兴趣,又突出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最初的学生视觉感知、小组合作探究、知识深入学习、教师示范、小组游戏反馈,各环节由浅入深环环递进,不仅突出教学目标,还深深吸引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1.“问题情境”引思考
        要使学生能在新课导入时就被迅速吸引,教师需要巧设明“问题情境”。问题的设计要建立在学生原有认识基础上,使学生感觉可以着手的同时又会带有疑问。新课导入时,“同学们,你有关注过自己和别人的表情吗?”“你会画表情吗?”“你能准确画出某种表情吗?”这三问马上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你和小伙伴们能根据已给的眼睛画出“喜”、“怒”、“哀”、“乐”这四种表情吗?”“表情除是由眉毛、嘴巴来表现外,那其余的五官(眼睛、鼻子、耳朵)是不是也能表现人的情感呢?”学生们在这种建构于他们原有知识的问题情境中有趣味地合作实践,在信心解决问题的同时又生成了新的疑问,这种疑问刺激着他们积极探究,并在老师的引导下总结提炼,使原有的认识得以升华和提高。
        2.游戏教学促兴趣
        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兴趣是人学习的最大动力。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两个游戏环节:学生小组合作填画表情;你说我画,看图读表情。这两个游戏在围绕教学目标的同时,也富有趣味性。
        三、教师在课堂上“变授为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过于强调教师的“教”,湮没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思维性。我在课堂上转换角色---变授为导,有效设计情境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乐学会学。
        如“玩一玩”画表情环节,学生们都很愉快地互相观察、商量、动笔、修改,可见这个情境的设计是有效的。4人小组合作“你画我猜”游戏环节,组内分工明确、交流热烈。合作探究使课堂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氛围越发强烈。
        四、教师课堂示范,抓兴趣促信心
        有人打趣:“现在的美术课语文老师也能上,只要能讲就行。”可见在课堂上美术老师少了动手环节。美术课是强调技巧和表现力的课,少了技能教学,本体性就削弱了,所以美术老师该出手时需出手。
        教师的现场示范给学生直观学习技巧的机会,带动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也使学生突破“不能画”的心理误区。
        五、展示自我,体验成功
        这节课因为前面的氛围铺垫得很好,所以在展示时各小组都很热情地献稿。当一声声惊叹和赞许从同学口中发出,成功者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部分学生在羡慕赞许他人的同时,也刺激着自身的表现欲。我面向大众,给渴望被肯定的学生以展现的舞台,在潜移默化中使他们变得乐观、自信、乐学。
        参考文献:
        [1]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应用初探[J].黄静春.?新课程导学.?2020(17)
        [3]注重色彩教学,打造小学美术缤纷课堂[J].顾瑶.?内蒙古教育.?20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