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燕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佛子镇中心校,广西钦州535426
摘要:小学是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有着关键性的影响。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很多教师也习惯于采取“快节奏”、“大容量”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容向学生传输更多的课堂知识。其实不然,这种教学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导致学生压力过大,进而丧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教师应当注重从课堂基础知识出发,让学生充分经历、充分体验学习的全过程,将教学工作中的“慢”智慧发挥到最大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慢”智慧
一方面,小学生正处于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对于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对于其今后的学习以及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数学属于理科性范畴,其知识内容存在非常紧密的关联性以及逻辑性。经过实际调查研究发现,受应试教学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习惯于采取原有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过度追求“高速度”,会降低学生的知识掌握牢固度,之后再通过做练习题以及复习进行弥补,属于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1]。事实上,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慢”就是快,通过放慢教学节奏可以为学生进行更加清晰、具体的展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与理解深度,可以为突显学生学习主体性创造更多的条件,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进而为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 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要“慢”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知识形成过程需要借助于实验、尝试以及操作等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具体的体验中掌握数学知识的本质,理清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关系[2]。要想达到这一点,就需要让整个教学过程“慢”下来,留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让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进行观察、分析、讨论,进而完成相应的课堂学习目标[3]。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如果直接告知学生什么是百分数以及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联系等内容,让学生进行强行记忆并增加一些练习题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这种教学模式是教师惯用的教学方式,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经过一个学期之后,学生们对于所学内容就会产生遗忘现象,这就是所谓“快”节奏教学到来的弊端。对此,教师应当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变。如果教师采取情景教学的方式,便可以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三支球队进行篮球比赛的情景,然后向学生提出问题“三支球队的投篮命中率各是多少?”“哪只球队的投篮命中率更高?”由于每个球队的投篮命中率都是百分之几,学生们做完第一个题之后很容易就得出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学生们心里会对分母都是“一百”这种数字表现形式产生深刻的印象。随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探究百分比在生活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如此,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记忆以及掌握会更加的熟练与牢固。
二 学生的实际体验建立概念要“慢”
小学数学课堂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其对于揭示知识内容本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4]。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会告诉学生“这个记下来就行了”,进而对学生造成一种错误式的引导,学生们往往会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
对此,教师应当积极改进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用“慢”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千克的认识”相关内容的时候,对于生活经验不足的小学生而言,“1千克”到底是多重,其心中没有清晰的概念,教师也难以用“口述”为其讲解清楚。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实物体验的方式,将一千克大米放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掂一掂”或者“称一称”,让学生对“1千克”有个大致的感知。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课本、文具盒等学习用品进行“练手”,让学生猜测其大致的重量。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大约多少个鸡蛋是一千克?”如此教学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经验的完美融合。
三 学生归纳总结及结论得出要“慢”
归纳与总结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这是促进学生实现知识升华的过程,是帮助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的过程,对于学生发现、掌握数学知识规律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5]。因此,教师在归纳总结教学中要多一份耐心,采取“慢”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素养。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时候,教师可以指定三条线段的长度“8cm、5 cm、4 cm”、“8 cm、5 cm、2 cm”、“8 cm、4 cm、2 cm”、“5 cm、4 cm、2 cm”……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画”,看哪种条件下可以组成三角形,哪种不可以。学生们通过自主操作以及相互交流之后会得出结论(第二、三种条件下不能组成三角形),其原因主要是“三角形第三条边的长度不能比另两条边的总和长”,“第一条和第二条边加起来的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条边的都不能围成三角形”以及“三角形中较短的两条边的和都比第三条边长”等等。尽管学生的表达方式不一,在准确性上有待提升,但是基本都是从“两边之和小于、等于或大于第三边”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在这种“慢”教学方式中,教师不急于给出学生结论,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分析、探究,进而得出相应的答案,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课堂教学质量非常有效。
结束语:
综上所述,所谓“欲速则不达”,在基础教学阶段“慢则是快”,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认知到“慢”智慧教学的作用与优势,从“磨刀不误砍柴工”的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的学习过程体验感,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为学生今后步入更高的学段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海玲. 聚焦智慧课堂 感受数学魅力——浅谈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艺术[J]. 中国校外教育, 2020, 703(11):97-98.
[2] 薛海媛. 慢工才能出细活——小学数学课堂中"慢镜头"的策略研究[J]. 东西南北:教育, 2017:245-245.
[3] 王逸骏. 大数据支持下的小学数学精准化教学——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为例[J].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9(5)“14”.
[4] 葛素儿. 基于数据实证的小学数学教学精准化实施——以"倍的认识"教学为例[J].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19(3):29-32.
[5] 许仕江.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研究[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 000(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