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7期   作者:董生辉
[导读]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

        董生辉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四中学北校区  云南·大理 671000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在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程时,教师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增强其创新能力,拓展其思维能力,使其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为科技化社会的进展奠定基础。基于此,设计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是很有必要性的,教师应遵循设计思维的应用原则,重视对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及草图的运用
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及对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并丰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以全面促进初中生信息技术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设计思维;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策略;
一、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引入设计思维的必要性
(一)促使课堂重构,呈现新活力
        目前,高中学校并未重视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师资力量匮乏,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上象征性的展示操作过程,并未让其真正理解内涵,机械化的学习容易导致学生丧失兴趣。在教学中重视设计思维的培养,能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性,在已有模型或者样例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拓展,获得高技术成果,激发其学习热情,让信息技术与设计思维碰撞出崭新的火花,为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注入活力。
(二)符合新课改目标与素质教育的要求
        设计思维能够运用新型思维与方法学习教学内容,对于解决复杂问题及项目来说极为重要。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该思维能够实现以人为本与创新性的结合,使学生提高共情能力,运用非线性迭代的方式完成思考过程,利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设计成果。新课改要求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想象能力,以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运用新创意展现出学习的热情。
二、设计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遵循系统化教育的原则,确保信息技术学科教育的顺利进展
        设计思维需要引入各门学科中的不同程序,将其组建成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构建起完整的教学过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需要综合各门学科的内容,根据其逻辑体系结构构造出完整的内容框架,实现全面发展。这能够弥补学科之间的分散性,增加其与实际生活联系的紧密性,重构其他学科,实现综合发展。
(二)遵循贴近生活的原则,确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思维需要将人的地位放在中心环节,充分尊重实际生活,以创新型技术解决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覆盖面比较广泛,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课堂中创造出贴近生活的情境,能够提兴趣及参与感,使其明确技术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激发其热爱生活的心境。
(三)遵循小组合作的原则,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培养设计思维时,需要集中每位学生的独特之处,使其具有团结一致的精神,以解决复杂的问题。获得良好的实操能力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最终目标,但通常动手能力较差,需要在互相帮助的环境下实现共同发展。这能够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锻炼其交流沟通的能力,实现伙伴间的观点融合,拓展其思维及视野。
三、设计思维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使其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
        充分发挥设计思维在课程中的运用需要重视同理心的作用,达到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目标,将人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需要充分重视别人的情感与情趣,使其意识到他人言行的目的。

需要从需求角度出发,运用设计思维创造出对他人有用的东西。生活中处处都存在问题,须具备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从用户的角度出发设计出优良的应用。例如,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共享单车放置体系不合理、车辆数较少等问题,并基于此问题寻找创新点,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改善,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将创新作为学习过程
        需要具备雄厚的知识背景,熟练掌握设计思维的。经过专业化的培训过程,自身须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探索设计思维与信息技术学科相融合的具体策略。在进行课程学习时,将设计思维看做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运用非线性迭代的措施引导学生开展学习过程,向着心智转变的方向前进,使其具备良好的设计思维技能,获得更大的发展进步空间。另外,将设计思维过程分解成为无数个学习过程,使得每个环节均拥有相应的心智模式,运用各个环节间的相互联系的跳跃性寻找多样化的解决问题途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高效提升。
(三)增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实践性,开展基于创新性的课程探究活动
        学习知识的最终目标是指导实践,在课堂中多开展应用型的课程环节,让学生明确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质量。学校需要开展基于如何提高创新性的课程探究活动,明确研究点所在,通过综合分析实施过程及使用工具,实现较好的创新目标。构建其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其多样化发展。基于课堂内容扩展发散范围,能够有效提升创新能力,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运用空间。例如,可以设计一个虚拟模糊的设计主题,引导学生拓展学习内容,用多种角度思考学习目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充分发挥草图的作用,引导学生随笔记录思维进展
        语言和文字能够充分展现出思维特点,需要充分运用该元素记录下思维的变化过程。创作灵感来自于生活中的点滴,运用图像或者曲线的形式记录下思考过程,就此延展能够得到更加丰富的。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情况出发,记录下随机出现的创作灵感,整理自身的思考过程,运用信息技术所学知识创造出有价值的内容。例如,在学习关于Excel和word的有关内容时,须引导学生思考自己需要运用该软件实现哪些功能,带着这些目的学习,获得品质更高的学习过程,有利于拓展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其获得更加扎实的知识基础。
(五)引入不同的课堂模式,在行动中反思设计思维
        需要根据具体问题设计出教学,运用流程图、视频等可视化的方式展现出教学内容,积极引入线上学习、移动学习等多元化课堂模式,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导其多角度考虑问题,运用新奇的想法解决复杂问题。需要不断反思其教学实践,优化课程程序设置,在实践中不断修改教学方案,促进教学质量提高。例如,在学习“处理文字”内容时,运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演示,鼓励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设置文字风格,并通过试讲不断改进课堂程序,提升教学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目标,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教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随时记录灵感,培养其同理心,使其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实现综合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赐福. 新形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的应用研究[J]. 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11):146.
[2]陈庆艳.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会声会影的应用教学设计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10):252+254.
[3]孙红霞. 主题学习网站应用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16(14):238+240.
作者简介:董生辉(1985.11—),男,白族,云南大理籍,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