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颖
上海市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 200240
摘要: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技术逐渐复杂,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电力建设要求,而电力工程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经济收益情况。所以,对于传统电力工程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迫在眉睫,只有管理方式得到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才会更加具有效率,符合市场需求。本文对于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进行了探索分析。
关键词:创新;电力工程;管理模式
引言
在传统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着大量弊端,严重影响了电力工程的进步发展。所以,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发展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我们通过改进电力管理模式可以让电力工程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从而促进我国电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工程的特征
国内电力工程建设如火如荼。目前电力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真正了解电力工程就能够明白电力工程与建设工程有直接的联系。建设工程有诸多分支,而电力工程就是诸多分支中的一个。建设工程所指的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我们日常所进行的道桥建设以及市政建设都是建设工程的分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电力工程和市政工程建筑工程在同一层面上。电力工程和建筑工程存在相同点。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开展诸多环节,日常受客观天气的影响生产周期较长。电力工程也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有着较长的生产周期。不过电力工程所开展的每一个项目内容接近,表面结构以及内部布局形式基本相同。不过各区域电力用户数量不同,电力工程建设力度也会存在根本性差异,除此以外电力工程运行管理方式也会存在一定的不同。在先进技术未出现以前电力工程往往依赖于人工作业,实际操作人员的需求量较大。现如今的电力工程依赖机械,机械施工下工作效率有所提升。传统人工作业下电力事故频发,如今应用机械事故发生率虽然有所降低但实际矛盾仍然存在,这是因为电力工程本身特性所致。再者是因为地区电力工程建设早已完成,然而地区处于不断发展中。在时间的推移下地区经济发展成为经济综合体。所处地区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地区经济实力增强。其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前来建设发展。而地区的用电功能与需求则会变化。地区用电量持续增加,电力工程承载力有限,很有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2电力工程管理模式中存在哪些问题
2.1 对于工程资金管理意识薄弱
由于社会发展迅速,我国的电力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工程规模也逐渐扩大,相应的投入资金也越来越多。在项目资金的管理问题上,项目管理人员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受到限制,对于资金的管理不到位,没能达到对于资金的合理分配,经常出现预算不足或是资金浪费问题。
2.2 缺少信息化管理的专业人士
在现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资料信息化程度较高,在电力工程中有着大量的信息化工作。这些工作需要运用到各式各样的先进科技成果进行录入保存,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科技人员,大部分的电力工程还采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这种工作模式效率极低,并且极其容易造成资料损坏或是丢失,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施工的速度。
3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3.1 管理理念和机制的创新与应用
(1)电力工程监管理念的创新是提升监管力度,促进工程水平提升的必要条件。只有监理人员具备创新性的监管理念,才可能从源头上改善电力工程管理模式,提高电力工程的水准。所以,理念创新是模式创新的基础。(2)创新性的理念是需要监理人员不断从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监理人员需要在实地考察,根据工程施工的水平等一系列条件总结不足。在了解不足后,在对创新理念和实际情况进行结合。采取科学方式让电力工程的管理模式得到发展,同时,电力工程管理不能停滞不前,监管人员要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要明确电力工程监管工作的重要性,从而实现电力资源发展的可持续性。
同时,监管人员还要对电力工程管理现存问题进行分析,清楚地了解到问题所在和对监管不利的因素,从源头问题上进行解决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电力监管水平得到提升。(3)对于电力工程的管理机制的调整和创新,在管理模式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电力工程管理机制的创新体现在对于各方面的优化整合,只有管理机制得到优化,才能实现电力工程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除了在原有的监管机制上进行创新外,还可提出新的监管模式和方法。一个好的监管机制是一个电力工程的核心动力,一个科学的管理机制可以有效提高电力工程的效率,促进电力工程的快速发展。
3.2引进 PM 模式和 EPC 模式
传统的监管模式已经不能达到现代企业要求,这两种模式的引进很好地解决监管不专业和监管效率低下的问题,从而提升工程效率。但是想要引进这两种模式,我们就要先培养一个专业知识水平过硬的团队,以及建立一个完善科学的监管和评估机制。这两个因素对于该种模式的引进是必不可少的。
3.3进一步强化电力工程技术施工安全的管理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在电力工程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它是电力工程技术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确保整项管理工作开展的安全性,将会对电力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安全性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要想全方位的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的施工安全性管理,那么电力工程中的各个管理部门,也就需要更加严格的依照有关规定展开施工,对于其中不合理、不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以及施工管理行为作出及时性的调整,因为当电力工程技术的施工管理安全性得到明显加强后,势必会保证电力施工人员在展开施工管理工作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促进电力工程建设的科学迅速的开展下去,同时还能使得电力行业满足当前社会的电力资源基本需求。
3.4进一步强化电力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需要明确的是,工程技术的施工管理在开展的时候,最终都是由具体的工作人员展开的,之所以当前我国工程技术施工管理质量较为容易出现问题,在很大部分也都是因为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从而使得管理工作开展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此在实际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也就需要科学强化施工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因为这样必定有利于对工程技术展开全面管理。落实到具体工作上,电力企业首先应当对具体管理人员展开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指导,科学规范施工管理人员的操作行为,对他们展开系统化的培训工作,如此才能使得电力施工人员能够在培训过程中,真正地了解自身的职责以及工作的重要性。其次,需要制定出具体的工作评价标准,即电力企业施工管理工作人员,在开展电力工程技术施工管理工作时,电力企业领导层需要设置出科學评价机制,评价管理人员每一个环节工作开展的质量,对于管理工作表现好的工作人员予以奖励,而对于表现不好的工作人员予以批评指导,这样做的目的是强化电力工程技术管理工作人员的科学意识,最终促使他们不断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监管想要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就要不断的对管理模式进行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电力工程效率的不断提升。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为业主带去利益。当代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无论从哪一方看来看都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只有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电力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晗.关于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进度控制与安全管理的思考[J].居舍,2021(07):145-146.
[2]邱炳江.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21(05):112-113.
[3]杨岗.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应用[J].中国设备工程,2021(04):68-70.
[4]汪坤祥,杨旭.电力工程10kV配电线路的施工技术探析[J].安徽建筑,2021,28(02):63-64.
[5]刘洋.电力工程设计与施工管理中常见问题分析[J].电气技术与经济,2021(01):54-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