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6期   作者:任化磊
[导读] 在数字化的背景以及“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的宏伟目标下,大多数电力企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现企业自身转型,才能走得更远
        任化磊
        聊城市光明电力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临清分公司 山东 临清 252600
        
        摘要:在数字化的背景以及“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企业的宏伟目标下,大多数电力企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现企业自身转型,才能走得更远。因此,在新的责任使命下,我国电网企业建设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加快数字化技术转型,协同打造数字化、生态化的新格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企业的运营模式以及技术手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在大数据以及数字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电力行业商业模式以及价值链发生着变化,电力公司想要实现长远发展,不仅要实现创新,还要实现差异化以及盈利,其目的在于满足客户的期望和需求,基于此,电力公司必须要转变自身的生产方式,与时代潮流相适应,促进技术转型和数字化,这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电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电网企业相继出台数字化发展战略并成立专门组织部门负责统筹,明确能源互联网的概念,并且不断融入新概念、新技术等丰富战略内涵,构建业务平台与配套性基础平台,实现“云大物移智链”等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电网的深度融合。同时,对接产业链上下游,利用数字化转型突破发展边界,以期最终实现数字电网。从战略层面强调了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明确了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思路。
1数字化转型的特点
        数字化转型是一种建立在数字化转化以及升级的基础上,将公司的核心业务进行进一步的升级,以此来建立一种新型的商业模式的高层次转型。主要是指将业务进行重塑,然后把所有的业务系统中的数据全面打通,然后利用相应的软件工具和技术,赋予新的内涵,从而获得创新能力。数字化转型的特征:(1)在作业方面:数字化转型能够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结合物联网的作用,用机器人替代人力的方式,解放从事繁杂以及危险工作的劳动者。(2)在流程管理方面:通过数字化展现整个工作流程,使工作流程呈现变得更加简洁、通俗易懂,减少了重复性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水平,促进企业管理流程的扁平化、协同化发展。(3)在组织结构方面: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出现,新的管理部门也会随之产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组织结构发生着巨大变化,比如机训中心等创新部门的出现就是数字化转型技术的产物。(4)在企业决策方面:有了大数据做支撑,电力企业在做出相关决策的时候,可以利用大数据这一工具进行决策分析,对数据的价值进一步利用,帮助企业实现自动判断以及科学的决策。(5)在客户关系方面:数字化为客户渠道的建立以及数据资产运营两个重要维度提供了手段,因此,保证了企业和用户之间互动关系的管理,从而形成供电增值的业务。
2数字化技术改变企业的运营方式
        数字化技术的影响力不容小觑,潜移默化的改变了企业的运营方式。从物联网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模式,企业的运营方式也发生了改变,更有针对性的为客户提供服务。线上购物这方面,在大数据分析下,线上的客服机器人会根据客户个人的浏览记录、购买记录分析出客户的喜好,将购买意向的产品自动推荐给客户,在商品类目满足客户要求的同时,也会适当调整商品的价格,在价格波动的情况下刺激客户即时消费,把握价格最低点。聊天沟通产品细节这方面,人工客服会给线上服务的机器人编写一系列常见问题的回答程序,不但能够及时解答客户的问题,而且能够正确引导客户进行购买,智能化的机器人逐渐减轻了人工的负担,为客户提供了更准确的服务。数字化的技术带给企业是转折性的改变,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节约企业人工成本,提升了工作效率,企业运营方式的改变,相信能够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
3现状分析
        尽管我国电力企业在电网的建设上实现了高度自动化、积累了海量的电网运行服务数据,但是依然存在明显的短板问题。

(1)运营效率与集约高效管理。关于企业经营的指标数据依旧没有达到高度集中的目标,其数据分散在各业务部门之中,降低了信息处理的速度,直接影响了工作的效率;对于决策管理层,依然采用传统的线下填报方式,其时间的误差对工作的速度和效率产生了影响,导致管理集约化程度普遍偏低的情况;更重要的是指标数据的实时监控以及随时随地查阅的目标依旧没有实现,从而导致集中管控的能力不强。(2)平台没有足够的支撑力,新技术应用不充分。依然有一部分电力企业的基础架构无法满足平台以及网络化的需求,即使是一些比较基础的平台,比如: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等,仍然处于缺乏的状态,我国电力企业的智慧应用建设依旧缺乏有力支撑。
4数字化转型赋能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围绕数字化转型赋能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以数据为基础优化内部管理与业务流程,以技术为驱动牵引全链条数据价值,以平台为载体统一数据资产线上管理”的发展路径,赋能电网企业的质量、效率、动力变革,推动电网企业高质量发展。以数据为基础,累计不断复用的数据为资产,统一数据资产管理,以市场和业务需求为核心,将采集、加工、分析后的数据支撑科学决策。以技术为驱动,通过感知、计算、建模等数字技术实现作业、管理、决策过程的量化与编码,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数据的在线化,打破公司内多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以网络和链接终端为行业应用提供支持。以业务为核心,通过数字技术挖掘数据资产价值,构建应用场景,一方面,满足并引导市场和业务需求;另一方面,强化与用户、合作伙伴之间的连接,为产业链整合及生态构建提供有利条件。以平台为载体,利用平台功能,一方面,实现数据资产线上管理,通过数字业务化提供数字化产品及服务,形成应用场景;另一方面,持续完善补充业务数据,通过业务数字化沉淀业务核心能力,推动业务的突破与创新,助力企业打造新业态、新模式。
5国家电网数字化转型的体会
        回顾这几年的数字化转型实践,有以下四点深切体会:一是坚持战略引领。数字化转型涉及各层级、各领域、各业务,既是一项极具创新性的复杂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需要纳入企业战略进行统一研究、整体部署,确保方向正确、上下同欲。二是坚持顶层设计和基层创新相结合。数字化转型不是传统的自上而下推进,而是双向发力、迭代创新。在技术路线、通信协议、接口标准、数据规范等方面,需要通盘考虑、系统规划、统筹推进;在具体应用开发、业务开拓上,需要更加尊重基层首创,激励广大干部职工在实践中大胆探索、迭代完善、创新突破。三是坚持需求牵引、价值导向。数字化转型不能盲目跟风、不是大拆大建,关键是满足需求、创造价值。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开发什么,着力用数字化手段解决生产、运营、服务等方面的痛点、难点问题;另一方面,要深挖资源潜力,着力将数字化优势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为企业、用户和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结束语
        从目前电力行业的转型进程来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打破了传统的格局,甚至颠覆了电力行业的传统观念,推动产业升级。总之,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等新技术在电力企业的运用,为电力企业注入了新的力量以及商业模式。所以,作为新世纪的人才,我们应当为电力企业的数字化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全文举.电力企业基于RPA技术助力财务数字化转型实践[J].财会学习,2019(30):15-16.
        [2]赵亚楠.施耐德电气:绿色创新是数字化转型的方向[J].自动化博览,2019(07):18-19.
        [3]孙益清.加快数字化转型打造协同发展新格局[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9(03):4-5+7.
        [4]沈兆新.电网企业面向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升级[J].上海质量,2018(10):71-73.
        [5]刘星.电力系统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J].电气技术,2018,19(08):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