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6期   作者:冯翠萍
[导读] 近些年,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处理不及时,极易引发严重后果
        冯翠萍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长治供电公司,山西省长治市046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旦出现故障问题,处理不及时,极易引发严重后果。作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供电稳定性,在实际变电运行中必须将维护工作作为重点来抓,提高变电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
        1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现状
        1.1技术应用模式缺陷
        多数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模式都存在缺陷,主要由人工定期对辖区内所有设备进行检测,这种模式确实可以起到维护作用,但其中的缺陷也很明显,即变电运行设备随时都可能出现故障,而定期检测模式中必然存在检测空白期,因此如果变电运行设备空白期内出现故障,相关工作人员就不能第一时间进行处理,需要依靠用户举报热线才能知道问题,这时电力故障已经造成了损失。例如某电力企业就采用了人工定期检测模式,要求工作人员每7天检测1次,而在7天内的空白期,该企业平均错漏        2.8次电力故障,说明该模式确实存在缺陷。
        1.2技术应用效率缓慢
        部分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效率都比较低,这种表现在普通的电力故障中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在一些严重的故障中,这表现出的问题就会非常明显,即情节严重的变电运行设备故障一般具有规模大、且扩散性较强的特征,在短时间内给辖区内电力用户造成巨大损失,而应用效率缓慢的问题就会导致故障无法被第一时间制止,不能将故障危害降至最低。如某电力企业遇到了大面积停电问题,且停电原因不明,需要对停电设备逐一排查,同时每次排查都要做大量检测,因此该企业总共耗费了20 h才解决故障问题,这段时间内整个辖区的电力用户均受到了损失。
        1.3技术应用方式问题
        某些电力企业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应用方式为“先进行区域停电,后通过人工来应用技术实现维护目的”,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保障电力工作者的工作安全,但却会给电力用户造成损失,即每次维护时都要停电,且停电时长一般不会低于5 h,由此可见电力用户依然会受到损失,同时每次维护未必就能发现问题,说明这种方式有比较大的瑕疵,不能准确进行维护,略带盲目性。例如根据某电力企业整年的变电运行设备维护工作表现可见,其一年内总共进行了61次电力维护,每一次都是停电作业,但其中有27次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的,可见该企业技术应用方式存在问题,需要改善。
        2技术应用
        (1)变压器的故障问题与排除。变压器是主要的变电设备之一,其主要故障包括变压器温度异常和变压器跳闸两类。当变压器出现温度异常时,要充分考虑气温、用电负荷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同时根据检查区分这一故障的原因并进行排除。①当冷却系统正常、负载正常的情况下,可考虑变电器内部故障,需要立即停止变压器运行,并进行汇报与调度,对变压器进行维修或更换。②变压器外部发生短路故障时,需要强化变压器状况的监测工作,并找寻短路症结进行处理。③当变压器冷却系统出现故障时,要进行快速调度,并在有效时间内通过检修更换等操作恢复冷却系统的运行。④当变压器出现穿越性故障时,要检查变压器是否喷油,油色、油温是否正常,电线连接部位是否有发热、熔断痕迹,瓷质外绝缘是否破裂,以及接地引下线是否烧断等情况,若出现则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操作。当出现变压器跳闸时,运维人员要根据光字牌说明,检查跳闸过程中的外部现象等内容进行故障排查。①当查明因过载导致跳闸,需要降低负荷后,将变压器重新投入工作。②当查明因输电线路或其他设备故障,导致越级跳闸时,可切除故障线路之后恢复变压器的运行,并着手进行修复。③检查继电器保护二次回路与开关机构是否出现误动作,若为误动作,需要消除缺陷后恢复变压器运行。

若非为误动作,则需要通过检查试验查明具体原因。
        (2)变电设备运行维护中的线路故障及排除方法。除了变压器故障之外,线路故障也是变电设备运维过程中的主要故障之一。针对这一问题,其故障排除方法主要包括:①针对变电设备与线路进行验电。验电线路检修工作,能够有效检查线路是否带电,避免工作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出现触电危险。验电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应规则制度进行,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在验电过程中要依次进行检查,严禁多个地方同时操作。②要在变电设备上安装接地线。为了保证检修工作的正常开展,还需要设置线路接地线,避免工作中突发通电造成的触电事故,同时还能将线路中静电导入大地,排除维修干扰。接地工作通常需要两人配合完成,其中一人负责接地线设置,另外一人负责接地隔离开关设备监护,从而保证他人工作时断开隔离开关。③要在线路故障附近设立指示牌和护栏,让检修人员明确故障的来源方向,从而防止检修人员进行误操作,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可在一些开关设备上悬挂指示牌,提醒运维人员当前的检修情况,促进各职能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
        3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维护的措施
        (1)提高设备的信号抗干扰能力。针对继电器与开关辅助节点等进行运行状态检验,确保各种设备处于正常状态,从而保证系统能够有效进行信息捕捉与传递,并将各种数据信息反馈到检测系统中。其次,为了降低外界的干扰,可在设备运行的载波通道中安置隔离器、防雷设备等,进而降低外部磁场或雷电气候等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干扰。还需要将接地电阻控制在0.5Ω以内,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与及时性。最后,还要注意控制设备电源的稳定性,特别是要保障遥感信息电源的运行稳定,在条件宽裕的情况下,可考虑为其配给独立电源,并设置滤波电容器,降低电源设备的波动数值,为信息的传输工作,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条件。
        (2)强化变电设备的运维管理工作。变电设备在运维过程中,需要注重运维管理工作的强化,并将运维工作的细节都严格纳入规范之中,确保运维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具体来说,首先,要积极建立行业规范,对运维过程中的各种操作进行制度化管理,确保各类操作按照相应标准严格执行。其次,运维管理人员要全面了解各种运维设备和信息系统,并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能力,确保其运维管理工作符合变电设备的实际情况,促进运维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共同提升。
        (3)强化变电设备运维人员的培训工作。运维人员是维护变电设备稳定运行的主要执行人员,其若能全面了解设备结构、运行机制与信息系统,就能够有效判断各种故障,进而做到早发现、早反应、控风险的效果,将各类故障风险控制到最低。因此,必须重视变电设备运维人员的职业培训工作,通过更新运维理念、完善设备知识、提高运维技术等手段,促进运维人员技术水平与专业能力的全面提升。此外,还要构建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落实权责关系,明确运维目标等手段,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促进运维工作的规范开展。
        (4)做好变电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监测工作。在变电设备的运行过程中,短路故障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可于变压器的低压侧位置,进行熔断器与断路器的安装,确保出现短路故障问题时候,可以快速进行断电处理,避免问题与影响的扩大化。同时,还要在变压器两侧安装相应的避雷设备,从而防止雷雨天气对设备造成危害。此外,还要对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性监测,通过数据分析结合运维人员的线路检查工作等,防止各类安全隐患的出现,提高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4结语
        变电运行设备能够有效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的用电保证,也能够为不同的用户提供多样化的用电内容。因而,提升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水平,对保证维护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只有保证变电运行设备的维护技术落到实处,才能够保证变电运行设备的运行质量,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东萍.关于变电运行的安全问题分析及故障排除探讨[C]//探索科学2016年6月学术研讨,2016:1.
        [2]刘华喜,丁倩.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分析[J].通讯世界,2018,25(12):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