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华
呼和浩特供电局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变电二次检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检修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必须将责任落实到人,将工作细分到点,确保安全第一、工作监督,严格执行工作票的签发程序,严格遵循新《安全生产法》的各项要求,不断提升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和工作执规水平,杜绝违规操作,消除安全隐患,扎实做好当前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
关键词:变电二次检修;检修问题;检修对策
电力产业是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本产业。确保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重要。整个输电网,二次设备的维护占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是确保二次设备的稳定运行和输电网的安全运行的基础,也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现在的一个重要事项是强化变电站的二次检修。
1 变电二次设备检修
1.1 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就是依据诊断和电网监测得出来具体结论,依据变电运行的状态,看一下设备是存在哪些问题,对于变电装置所存在的问题能够及时解决,防患未然。
1.2 变电二次设备
在设备工作时,对于一些突发故障并不能预知,而现阶段的有关规定是很难起到完全的保护作用的,成效甚微。当前阶段,电网覆盖范围不断增大,因此,人们对二次检修的要求也逐渐增高。但是检电设备时间不能太长,以免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经营,无形中也增加了检修的难度。因此,要不断地进行探索,检修变电二次设备,保证设备能够正常运行。
1.3 监测内容
状态检修是对变电的运转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测,内容包括二次回路的显示正确与否,测量系统有无短路等情况,事实上,对于变电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是为了解决故障提供准确的数据,为设备检测做好准备工作。
1.4 变电二次装置的状态监测方案
二次设备本身具备的保险措施可以进行报警。进而断路器会自行切断来控制回路。这时,计算机就可以对设备所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找到最佳的解决办法。然后再以同样的方法去检查其余部件。
2 变电二次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2.1 电力继电保护开关保护设备的问题
电力系统的构建是为了向广大的电力用户提供良好的电力服务,在实际的电力供应和配送过程中,专业的电力工作人员主要是通过开关来实现控制的,如果电力系统为不存在继电保护的开关站,多采用的是负荷开关。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带有变压器的插座柜,在控制方面多是由负荷开关和熔断器相结合来实现的,虽然这种控制方式具有很大的便捷性,但是,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制约性因素,一旦在配电变压器插座柜上采用这种控制方式,发生故障的概率相对较高,难以保持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甚至严重时会引起大面积断电现象。
2.2 继电器保护技术支持不足
目前,继电保护设备的状态评估不够精准。基本数据主要依赖于手动输入,数据共享程度低,挖掘深度有限。评估设备状态和做出维护决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工经验,精简程度不足,并且不可能实现并优化大数据分析,在线监测和分析继电保护不是很切实际。当前继电器保护技术未能完全覆盖故障数据收集,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来实现故障的全面智能分析。
3 变电二次检修问题的处理措施
设备检修不仅仅是进行监测和诊断,还涉及到设备运行维护、预防性试验、二次设备的检修和验收等一系列工作,因此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二次设备的稳定运行,以满足我国电力的需求。
3.1 设备的维护
变电二次设备的缺陷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插件损坏造成的,缺陷处理实质上大多要更换插件,因而要提升保护装置硬件的管理水平,必须提升设备的维护力度,侧重于频发性较高的缺陷分析,在缺陷管理上下工夫,将设备维护在正常的状态,有利于状态监测工作的开展,可以更高效地工作。
3.2 优化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管理制度
管理人员可以从健全优化继电保护装置调试管理制度以及检修维护技术标准等方面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通过严格掌握继电保护装置的工序情况,记录好相关管理信息以及运维管理信息等。与此同时,对于日常维护管理工作而言,工作人员应该按照周期化与流程化检修标准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调试管理与检查分析,防止故障问题反复出现。
3.3 异常运行状态下的维修处理
针对信号转发网络设备故障维修,对于此类故障问题,主要是基于网络图数据资料进行资料分析,从相关数据资料中能有效获取多项信息内容,判定故障具体发生位置,整合故障产生主要原因,之后选取针对性处理措施。在此类故障问题有效排除中,要对故障影响覆盖范围进行控制,做好网络运行结构分析,拟定针对性故障控制措施。对于智能终端故障维修,其中各类智能终端设备应用主要是用于变电站设备跳合闸控制中。其在运行中产生故障问题,将会导致变电站设备跳合闸处于失控运行状态,难以对变电站系统提供针对性保护。当发现智能变电站各类设备跳合闸处于失控情况,则能有效判定故障发生位置在智能终端。为了能对系统运行安全性集中控制,要注重退出智能终端出口板,保障设备跳合闸稳定运行。之后找寻智能终端问题产生原因,促使系统尽快恢复稳定运行状态。在现阶段智能变电站运行中,间隔合并单元故障也是常见故障问题,是继电保护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在智能变电站维护中,要注重对此部分提高重视度,积极应用维护处理经验进行预防操作。对日常工作中多类常见故障集中总结,便于在后续维护操作中掌握故障产生原因,能在较短时间内对各项故障问题集中排除。
3.4 逐项拆除法
逐项拆除法同样是电力继电保护装置故障处理中最为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故障判定非常有效,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必须要由专业人员来完成。专业人员需将原先并联在一起的二次回路顺序脱开,随后再依次放回,一旦在此过程中出现了故障,就可以直接判定故障位置,在这一路故障内用同样的方式来进行分支路故障的判定,直到找对最终的故障点。在继电保护装置的处理方面,逐项拆除法更适宜用在直流接地故障的查找。
4 结束语
由于变电站运行故障的维护在系统上是复杂的工作,所以员工实际工作中的技术素养非常重要。在此过程中,可构建基于科学状态的维护概念,保证变电站最终状态维护的复杂性和长期性,提升其经济效益。最后,基于快速准确安全运行,排除和处理现有操作系统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健康、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常开飞.变电站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5):40-41.
[2]弓静强.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变电所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4,11(14):132~135.
[3]贾磊.扬州供电公司二次设备精细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扬州大学,2014,13(04):129~136.
[4]张道荣.基于生产MIS系统的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合肥工业大学,2014,11(08):122~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