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强
河北国华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河北省 定州市 073000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巨大的能源支持,电力能源作为我国当前主要的能源供给,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为了保证我国电力的能源供给,我国兴建了各种类型的发电厂,其中以火力发电厂最多,火力发电厂也是目前我国电力的主要来源。一旦火力发电厂出现问题,必定会对我国供电产生影响。而汽机作为火电厂主要的电力生产设备,关系着火电厂电力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在汽机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的问题,给火电厂电力生产带来影响。基于此,文章就火电厂汽机运行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火电厂;汽机运行;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一般情況下,火电厂汽机通常要借助于煤炭才得以正常操作运行,假若汽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生故障问题,将直接对电力能源的生产效果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汽机故障不仅严重影响使用效率,并且会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对于电厂的可持续发展造成恶劣的破坏。故此,为了实现节能环保的发展目的,电厂应该及时对汽机出现的故障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并明确出现故障的具体原因,探寻出可靠地解决方案等,进而提升电力能源的利用效率,促进火电厂的长远发展。
1.火电厂汽机可靠性管理理论
在火电厂汽机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分析故障影响以及故障模式,既是确保汽机能够良好运行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汽机可靠性管理水平的关键。同时需要对汽机中的常见故障进行总结,了解这些故障所具有的发生频率以及对汽机运行所产生的影响,并采取针对性策略挖掘汽机可靠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并对汽机可靠性管理工作进行优化。如火电厂汽机管理工作者可以针对已经发生的汽机故障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而构建网络拓扑模型,为之后汽机可靠性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在此基础上,火电厂汽机管理工作者不仅能够更为科学地制定检修计划,而且可以提前对存在故障风险的汽机开展隔离检修,从而避免突发性故障为汽机的正常运行带来风险。当然,在火电厂汽机管理工作中,突发性和随机性的故障难以完全避免,因此,网络拓扑模型也难以对所有的故障发生时间节点做出全面反映,因此,在火电厂汽机可靠性管理工作中,为了更为有效地提升设备管理成效,火电厂汽机管理工作者还有必要在利用网络拓扑模型开展故障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定期检查工作,从而有效控制火电厂汽机故障率。
2.概述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的基本情况
现阶段就火力发电厂汽机的辅机设备来说,主要包括:抽汽设备、凝汽设备、冷却设备等,我们依次来分析下:
1)抽汽设备主要存在两种模式:即容积式真空泵与射流式抽汽机,目前大多选用水环真空泵配合罗茨真空泵,启机用水环真空泵,凝汽器严密性为优的情况下,用罗茨真空泵更加节能。
2)冷却系统:即开放式供水系统与封闭式供水系统两种。其中开放式供水系统主要是循环水系统及相连冷却水循环系统,而封闭式供水系统对水质要求更高,主要针对精密机械的冷却。封闭式供水系统主要存在两种款式:冷却池(箱)循环与喷水池循环,现在电厂循环水泵采用高低速或变频方式,运行方式多样,进一步节能,有的电厂开闭式泵也采用变频方式,进一步节能。
3)凝汽设备,在实际的工作运行中,凝汽设备的主要构成部件有:凝结水泵、凝汽器、抽真空设备等,其中负压系统设备,其高度的严密性对机组经济运行有相当大的提高。
3.分析火电厂汽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1)目前大部分电厂,为了节约成本,减少资本支出,机组实行状态检修,有利有弊,状态检修可以减少原A修和B修检修时间,压缩检修成本,但是对于长时间运行的设备有可能带来隐患,如法兰垫、盘根,在状态检修中不出现漏点,可能不修,但是长时间容易出现漏点,如果主要设备出现停止运行检修,势必影响机组出力,如高压管道出现泄漏,需要停机处理,停机成本较大,因此根据实际情况切实落实好状态检修。
2)现在电网要求机组进行深度调峰,机组出力降低,达不到其标准工况运行,势必影响机组安全运行,如给水泵,低负荷深度调峰期间,需开再循环调门,长时间的冲刷,容易造成给水再循环调门内漏,及外漏的情况发生,如大负荷时,由于给水再循环调门内漏,需关其前或后手门,对给水泵安全运行带来隐患,因此切实通过实验验证深度调峰是否影响机组运行安全或进行必要的技改,适应当前电力市场需求。
3)大多数电厂运行人员采用集控运行方式,且员工逐步年轻化,带来的后果是专业技能掌握不扎实,因此做好培训相当重要。
4)很多电厂的检修维护,采用外包方式,外包队伍员工有的技能不强,维护不到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因此将外包队伍纳入电厂管理,提高其维护质量。
5)设备改造经费不足,尤其是一些老厂,无法改造新的安全节能设备,因此根据实际情况争取必要的改造。
4.探究如何应对火电厂汽机运行存在的诸多常见问题
优化工作需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分析,明确优化原则后展开工作。汽机热力系统的能量转换效率是优化工作的重点,影响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能效因素及运行因素。其中,能效因素对热力系统的影响较大,可作为主要优化方向展开。此外,优化工作需以优化原则为开展基础,如重视优化过程中的主辅设备能耗、重视优化过程中的设备检修工作及重视机组运行参数的优化等。
1)轴封系统和辅助蒸汽系统的优化
轴封系统和辅助蒸汽系统的优化是优化工作的重点。第一,轴封系统的优化。应利用布莱登汽封,它的间隙更小、漏气量更低以及抗磨损能力更强,有效解决了汽封间隙和汽封漏气的现象。同时,布莱登汽封可增加轴封加热器面积,有效提升系统热能利用率。第二,辅助蒸汽系统的优化。辅助系统中加入凝气器,可有效提升系统热能利用率。此外,可利用自动疏水器代替辅助蒸汽系统的疏水阀,既保障了主蒸汽系统的热备用状态,又减少了凝汽器的收入量。
2)对汽机热力情况加强测定
若想准确测算火电厂汽机的热力情况,可以借助于热力实验的方法进行测算,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全面分析,采取一定的措施提升火电厂汽机的整体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等。实验结果对于热力测定来说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因素,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可以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对汽机实行改造或者升级,使汽机始终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在热力实验进行中,应该高度重视机组的工作效率,汽机热力系统的内部热循环情况等。同时,热力实验不能仅进行一次,而应该通过多次实验结果进行计算平均值,以保证实验结果更加科学。
3)机组能效优化
机组能效优化为优化的首要措施。机组能效优化中,应注重优化设备疏水管和汽封间隙。此优化手段基于设备原理展开,汽机的构造中存在多个高压导气管。高压导气管间存在一定数量的疏水管,疏水管可有效排出因设备运行产生的一系列凝结水,以保障设备内部稳定。但现阶段高压导气管距离较近,且高压导气管的工作效率较高,使设备内部基本不存在水蒸气,进而无法产生凝结水。因此,可取消疏水管,以减少设备内部设施,有效提升能效。删减疏水管后,汽封间隙和组汽间隙缩小,降低了蒸汽损失,提升了能效利用。但需注意,取消疏水管后,需保障高压缸调节级后方的疏水阀正常,一旦设备内部出现少量蒸汽,可通过疏水阀排出,实现运作需求。
参考文献
[1]胡为杰.火力发电厂汽机辅机经济运行优化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8(12):71-72.
[2]钟鑫良.发电厂汽机运行的维护要点与措施探讨[J].智能城市,2018,4(19):162-163.
[3]刘艳琴.改变汽轮机主汽调门运行方式对机组控制的影响分析[J].机械管理开发,2018,33(09):88-8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