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公用台区线损原因及降损措施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6期   作者:徐键东
[导读] 低压公共台区线损会导致大量电能的浪费,不利于电力部门经济效益的提升
        徐键东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东营市河口区供电公司,山东 东营 257200
        摘要:低压公共台区线损会导致大量电能的浪费,不利于电力部门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如何在不影响供电质量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台区线损,成为电力部门工作的重点。本文对低压公用台区线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相关的降损措施,以供参考[1]。
        关键词:低压;公用台区;线损原因;降损措施
        引言
        多供少损是各级供电企业营销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关系着供电企业的正常运转和发展。乡镇供电所全体员工对此应有着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要正视乡镇供电所台区线损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瞄准靶心,用管理精准化弥补电网薄弱的现实,探索形成技术管理与机制建设并重的线损综合管理思路[2]。
        1低压公用台区线损原因分析
        1.1线路方面
        低压公用台区线路较为复杂,受自身以及环境因素影响会导致线损的增加。一方面,布局线路时考虑不到位、不全面。布线时对线损不重视,预估不到位,结果线路布设存在较多不良问题,如一些区域不仅存在迂回供电现象,而且使用的线路较长、线路的横截面较小,甚至部分线路之间的接头处理较为粗糙,会导致线路的电阻较大,输电过程中损耗较多电能。另外,一些线路距离树、其他建筑物较近,受风力因素影响,会和与其接触的物体摩擦导致绝缘皮的损坏,容易出现漏电现象,不仅增加线损,而且容易引发安全隐患。另一方面,部分线路投入使用时间长久,一些电气元件性能老化、受污染严重,绝缘性降低,遇到恶劣天气出现漏电现象,导致线损增加。
        1.2用电方面
        低压公用台区用户用电不规范也会导致线损的增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配电功率与实际不匹配。低压公用台区规划时对负荷的评估不合理,出现了“大马拉小车”现象。另外,部分台区用户数量增加迅速,导致实际用电功率超出配变变压器功率,形成“小马拉大车”现象。(2)相关技术措施不规范。线路上安装的互感器不合理、不规范,不仅影响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而且引起线损增加。另外,使用的电表等计量设备安装细节落实不到位,不符合相关规范要求,而且并未定期进行检定。(3)三相负荷不平衡。对三相负荷的认识与监测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与人为干预,导致三相负荷不均衡,造成线损的增加。研究发现,三相负荷差距越大,造成的线损越严重。(4)部分区域存在窃电的现象,或因人为用电不规范,导致线路漏电等。
        2低压公用台区降低线损的措施
        2.1管理手段
        (1)人员安排台区路簿编排的原则是以台区为基础,一台区一路簿,按台区方式抄表是按照现有供电线路行走,抄表路径呈曲线状,跨度加长,相同户数抄表的时间增加,需要合理安排抄表人员,缩短抄表时间。(2)制约与激励机制在供电分公司指标管理中引入市场管理模式,采用“捆绑式”考核,实行线损管理精益化。在低压台区进行分片线损管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内部利润核算和收入兑现。由台区相应责任人负责抄表及电费回收率,实行与奖金收入挂钩考核机制。旨在充分调动每一位抄表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实现企业增供降耗的目标。
        2.2重视低压三相负荷管理
        要定期开展低压三相负荷测量工作,重视配变中性线电流管理,对乡镇学校、政府等负荷较大的低压用户,要做到计量表后用户内部三相负荷平衡。结合升级改造工程,要积极推行Dyn11接线组别配变,提高配变抑制三相负荷不平衡的能力,降低电网损耗。做好低压三相负荷平衡工作,降低农村低压线损。

首先,应适当在农村季节性用电负荷高峰、中、晚峰和重要的节日前、节日中对农村配变负荷测试以及三相负荷不平衡进行调整,特别针对日峰平衡而低晚峰不平衡的、晚峰平衡而日峰不平衡的情况进行综合、多方案反复研究,最终到达平衡,保证在负荷高峰时设备安全经济运行,最有效地降低线损;其次,对底层的用电户负荷进行平衡调整是做好三相负荷平衡的关键,力求做到线段上平衡、线路上平衡、小区域就地平衡。
        2.3做好线路的检查与升级
        电力部门应认识到线路自身原因是导致线损增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低压公用台区线路检查,并结合线路实际做好线路的升级改造。一方面,做好台区所有线路信息的汇总,包括线路的架设时间、线路经过区域的环境、线路的性能状况等,对线路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及时更换老旧、绝缘性能不符合要求的线路。同时,针对仍能满足线损要求的线路,应注重优化线路经过区域的环境,及时修剪与线路较近的树木,降低漏电的可能。另外,及时更换线路中性能老化的电气元件。为保证电气元件性能的充分发挥,更换作业应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尤其在参数的控制以及细节的处理上应认真、谨慎。做好恶劣天气到来之前的检查,排除一些引起线损因素的同时,保证线路的安全。
        2.4认真落实用电管理细则
        电力部门应积极对照自身,认真审视在用电管理细则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相关环节进行优化,确保管理细则的落实,真正地发挥作用。一方面,做好供电功率与用电功率不匹配情况的检查与改进,结合台区用户用电实际,做好配变变压器的定期更换,有效地杜绝“大马拉小车”以及“小马拉大车”的情况出现。另一方面,加强电表管理,既要按照规范做好电表的定期检定,又要注重电表运行情况的评估,发现计量出现偏差较大的电表应及时分析原因,针对存在问题的电表应及时进行更换,提高电表计量精准度。同时,认识到三相负荷不平衡带来的危害,结合台区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做好三相负荷变化规律的研究,按照规范要求安装无功补充装置,对线路负荷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并及时平衡三相负荷。另外,做好安全、科学用电宣传,提高用户认识,不私拉线路,有相关用电需求时及时向电力部门反映。
        2.5调整变压器运行方式
        ①降低配电变压器的三相负荷不平衡度。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三相负荷不平衡将使线路功率损耗增大,损耗越大,也就意味着不平衡度越大。所以一般要求配电变压器低压侧电流的不平衡度不超过10%,中性线上的电流不应超过变压器额定电流的25%,因此,要求要定期测量中性线电流和相电流,超过上面的不平衡度就要及时进行负荷调整,降低三相不平衡度。②确保变压器经济运行。大量统计资料显示,变压器的铁损在总损耗中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在10kV的配电变压器中铁损在配电网总损耗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所以变压器经济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变压器的铜损等于铁损时,或者说固定损耗等于可变损耗时,变压器的损耗最小,效率最高。这时的负载率为最佳负载率。变压器在这种情况下运行最经济,当额定容量在40%~80%时配电变压器损耗也会降低,也较为经济。
        结语
        低压公用台区线损关乎着电力部门的切身利益,重要性可想而知。在当前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社会背景下,电力部门应做好线损管理,尤其应重视低压公共台区线损情况的研究,分析引起线损的原因,通过总结经验,学习新的线损管理方法,寻找适合台区线损管理实际的有效举措。同时,做好线损管理措施细节上的优化,不断提高线损管理质量与水平,降低线损,顺利完成线损管理目标[3]。
        参考文献:
        [1]刘彬.低压公用台区线损原因分析及降损措施[J].技术与市场,2020,27(11):164-165.
        [2]胡万明,马天元,谭爱华,张宏满.低压配电台区异常线损的治理[J].农村电工,2018,26(04):49-50.
        [3]孙珍珍.?低压台区的线损分析及降损措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