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荷莲
山东魏桥铝电有限公司 山东省滨州市256200
摘要:在变电站整体运行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均会影响其运行效果及质量,其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电力设备,因而保证电力设备稳定良好运行也就十分必要。在电力设备实际应用及运行过程中,应当保证各个方面工作得以较好开展,在此基础上才能够使其运行稳定性得到较好保证,而电力设备运行监测及维护就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下面就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监测与维护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开展监测与维护工作。
关键词: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监测;维护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促使我国的电力产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此同时,电力系统的规模和结构也与往常有了较大的变化,这大大地提升了电力设备的检测和维护难度。我们需要通过一些设备仪器来及时发现故障,以确保能够更快的找出问题的原因,从而确保电力的安全运行。因此,本文将对电力设备中常见的问题作以分析,并提出对应的维护方式。
1电力设备检测与维护的发展
1.1故障后维修
通常这种维修我们称之为事后维修,这就是说一般情况下都会在电气设备出现问题后才进行对应的维修工作。由于出现了故障,因此必须停止设备运转,让相关人员找出故障的原因,同时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及时的处理故障。在这一阶段对于维修技术的需求并不大,如果是一些比较严重的问题,则可以直接进行部件更换或是设备重置。目前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能够将设备存在的问题尽早的消除,避免因为较小的故障影响到整个设备的运行则是最理想的状况。一旦因为故障导致停机维修,必然会影响到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工作,同时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一定的干扰。
1.2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的维修即是我们通常所说到的第二阶段的维修,随着电气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利用电气化设备来提升检修的水平以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维修的发展也出现了具有以防治为主的维修内容。维护人员需要定期的对设备进行观察分析,进而对设备进行判断,并制定出对应的维修时间以及维修计划,以提升整个设备的运行效率。第二阶段的维修方式能够在设备发生故障前就排除设备故障,有效地降低了设备出现问题的频率,并避免了设备出现严重损坏的情况。因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减少了因电力中断带来的不必要的麻烦。
1.3状态维修
第三阶段的维修我们通常称之为状态维修,它能够给整个电力系统带来更大的保障。研究人员发展通过对电气设备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分析能够有效地了解电气设备可能存在的問题。通过这些“征兆”制定对应的解决策略,即便出现问题也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解决。亦或是通过这种方式,将可能出现的问题直接调整至正常状态。在对电气设备开展检测维护之前,工作人员应当先对目前的情况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对以往的情况进行总结。从而结合之前的经验解决目前设备可能存在的问题,有效的避免维修产生的浪费或是更加严重的故障发生,从而提升整个设备的维修效率。
2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检测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强化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检测是非常必要的,能够及时检测出设备存在的故障,包括隐蔽性故障,以便后续有效的维护设备,保障设备安全、高效的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然,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需要不断的更新检测技术,希望对于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检测水平有所帮助。
2.1变电器在线监测技术
就目前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发展情况来看,可以作为变电器在线监测技术应用的监测技术有两种,即油中溶解气体监测技术和局部放电检测技术。因为变电站变电气运行长期运行的过程中,变电器中油和绝缘材料在氧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反应,直接引起油质变化,进而导致变电器运行不佳。利用油中溶解气体监测技术来在线监测变压器,能够监测到油中气体的成分及浓度,进而判断出变压器可能存在的故障隐患。而利用局部放电检测技术来检测变压器,可以在介质被击穿,变压器绝缘恶化时进行局部放电检测,判断变压器故障隐患。
2.2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
断路器在线监测技术的有效应用是基于同步采样技术的断路器智能组件的实施,通过电流传感器对断路器的动作特征予以监测,掌握断路器开断电流、分合闸、储能电机工作状态等方面的相关信息,进而明确断路器的机械特性状态和电寿命,为判断断路器运行故障提供依据。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断路器状态评估的模块有两个,即电特性诊断模块和机械特性诊断模块。如若利用电特性诊断模块,则是根据历次断路器的动作电流和动作时间,计算断路器触头的相对电寿命,评估断路器状态;如若利用机械特性诊断模块,则是根据历次储能间隔和储能时间长短的变化,判断储能机构、断路器操动运行状态,进而评估断路器状态。
3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的日常维护
3.1对电力设备缺陷的维护和异常管理
按照对设备安全运转的影响程度,电力设备的缺陷主要分为三大类。第一类:十分危急的缺陷。这一类缺陷对设备的运转、对人的安全存在直接威胁,安全事故、设备失灵随时都可能发生,这类缺陷必须立即处理。第二类:较为严重缺陷。严重缺陷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设备的正常运转带来一定程度的威胁,但设备仍能坚持运行,处理这类问题时须制定解决方案,及时消除缺陷。第三类:一般缺陷。这类缺陷对设备的正常运行以及工作人员的安全影响不大,可以在对其他设备进行停电维护时,对该类缺陷顺带进行维护和处理。
3.2对电力设备缺陷进行维护的管理方法
第一,若无法对设备的缺陷或故障做出及时的诊断,变电站管理人员应组织相关维护人员一起进行鉴定或诊断,得出可靠性的诊断结果。第二,当设备的故障或缺陷属于一、二类时,维护人员应对其发展趋势加强监测,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预测,做好维护准备工作;若属于三类故障或缺陷时,维护人员要立即停止对缺陷设备的运行,调整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尽快处理缺陷。第三,如果无法一次性消除电力设备的缺陷,可制定阶段维护方案,一旦故障或缺陷得以消除,管理人员应对检修后设备的质量进行验收,做好设备检修、维护记录。第四,加强对电力设备的定期维护,还要对设备临时出现的、暂时无法定性的设备光亮、声响等异常现象做好记录,以便为日后的维护工作提供依据。
4在线监测的意义
现如今,建设了越来越多的变电站,自动化控制也逐步应用于变电站设备中,这也给设备维修检测带来了新的难度。设备的严重故障会直接导致经济产生巨大损失,并且易于引发大的事故,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最初采用的设备维修方式只有简单的事后维修,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已不能满足当前需求。而计划性定期维修虽然操作简单、要求不高,但还存在不少漏洞。比如机组中的设备维修间隔时间往往不一样,不少部件需要较为频繁的维修,维修时间不能与制定好的时间相符,设备维修时间会被打乱,还是会发生意外停电事故,这样该种维修方式就会降低设备运行效率、浪费人力维修,还不能满足变电站长远发展的需要。
结语
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故障问题,这不可避免,毕竟对设备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既然不能够确保不出现故障问题,那么可加强对设备的检测维护,这样能够使电力设备的运行保持正常,使人们的供电量更加稳定,这对变电站的发展非常有利。
参考文献:
[1]陈毅瑜.变电站设备故障诊断及运行维护管理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17,32(20):96-97.
[2]王国栋.浅析变电站设备运行维护与管理[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171+58.
[3]沈雪冰,宋国君.变电站电力设备运行监测与维护[J].黑龙江科学,2018,8(2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