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6期   作者:罗少宁
[导读] 在“数与网”全媒体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新媒体已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模式
        罗少宁
        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
        摘要:在“数与网”全媒体发展的时代,互联网新媒体已成为意识形态建设的主要模式,所以国有企业必须合理利用其传播的优势助推思想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在履行宣传党的思想政治使命任务当中,应该充分发挥融媒体的影响力和引导作用,通过意识形态工作的加强,不断弘扬正能量,为企业健康发展辨明方向,实现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一流企业。现本文先剖析融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中面临着新挑战,并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实践探索融媒体传播时代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方式方法。
        关键词:融媒体;国有企业;面临的形势;意识形态;实践探索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国有企业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善于学习和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切实守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主阵地。
        一、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与融媒体的联系
        新媒体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加强意识形态的主阵地。随着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移动媒体借助网络,形成了快传播、广受众、多互动等的特点,改变人们的认知、表达和思维。当前,企业宣传工作中,微信、QQ等社交平台软件得以广泛应用,是企业开展党建工作、推动经营管理、宣贯企业文化和展现员工风采的重要载体。
        “融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创新传播。国有企业利用企业内刊、宣传栏、内部网站等传统载体,利用网络云平台建立融媒体环境,实现传统宣传与互联网的整合利用,实现优势互补、去劣从优,实现1+1>2的成效,打造媒体整合发展的新阵地。
        二、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在融媒体环境下面临的形势
        随着信息社会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及新媒体的应用和影响日益加大,人们每天“手不离机”,所以说,推动融媒体发展,是当前国有企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一)舆论阵地转移。互联网技术的运用突破传统宣传媒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使信息传播模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当前,智能手机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掌上方寸的手机屏幕抢占人们的眼球,占据人们大量的碎片化时间。各种社交软件和资讯客户端成为人们的第一信息源已成为个人学习工作、社交娱乐的重要平台。
        (二)信息传播改变。在互联网环境中,融媒体以其“大数据”的信息资源,传播快、覆盖广、影响大,改变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和获取速度。人们的信息接受方式大为改变,如使用新媒体阅读大多是在乘坐交通工具期间、工作间歇、午休时间等;信息接收不限于新闻客户端的主动点读,还有群聊分享、朋友圈转发等方式;宣传模式满足智能移动设备的“浅阅读”与“快餐式”的需求,许多国有企业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信息,一般内容简短、文字精练,配备图片、视频、音频等素材,突出宣传主题,符合当前节奏快、网络化的工作生活模式。
        (三)信息沟通变化。国有企业传统的宣传媒介,如企业内刊、现场宣传栏等,在互动交流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反观新媒体传播,打破传统媒介的信息交流壁垒,与受众者形成良好的互动。借助新媒体,企业宣传教育从“单向传播、我讲你听”向“互动评论、点赞转发”转变;员工的信息接受也从“课堂听课、集中学习”向“随时随地、自由阅读”的模式转变;而主动评论、转发分享更是让每个人成为“自媒体”,由信息接受者同时也转变为信息传播者,乃至成为热点舆论的主导者。
        (四)舆情管理变化。新媒体的快捷性、开放性和多元性的特点,就是一把双刃剑。一些负面的消息和错误的思想言论,容易在融媒体环境中发生“爆炸式”、 “发散式”的传播,这给国有企业的舆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随着融媒体的发展,个人自媒体的增加,虽然丰富了信息种类,同时也掺杂着低劣错误的言论,若是放任流言传播,未能给予及时正确的引导,必将会搞乱人心,影响员工士气,甚至破坏企业的良好氛围。因此,国有企业宣传工作必须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及时发现虚假、错误的信息,及时开展积极、正面的宣传。如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有企业肩负疫情防控常态化和复工复产的重要任务,企业内部宣传借助融媒体,成为稳定员工思想、加强战“疫”宣传和报道复工复产的关键。
        三、融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工作的意义
        (一)思想教育的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也是我们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新时代下,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凝心聚力,更关系到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关系到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防范风险的平台。今年以来,面对疫情防控及国际形势变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新的形势及风险挑战,作为国有企业必须保持防范风险的警惕性,而企业的党组织更是要肩负起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政治责任,深化意识形态工作,借助新媒体的融合运用,发挥融媒体的优势,打造具有影响力、传播力和引导力的企业主流媒体,阻止错误思想的蔓延,在员工队伍中传播最强声音,确保党对意识形态的绝对领导。
        (三)企业发展的保障。国有企业能否有效利用融媒体平台,积极探索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做出企业特色、秀出企业亮点,将有助于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企业宣传工作要把握信息社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融媒体优势,精心组织策划,科学地利用公司公众号、社交群聊、直播平台等新媒介开展员工思想政治工作,通过舆论引导、理论宣贯、政策解读、员工对话等活动,广泛宣贯新发展理念和国企改革的政策,引导企业员工正确认识经济新常态和国内外形势,加强企业战略统领,为推动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


        四、融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探索
        融媒体环境下,国有企业要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极端重要位置,坚持“守正出新”,坚持“导向为魂、移动为先、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持续探索并规范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管理机制,拓宽企业与员工的交流渠道,整合企业内外部宣传,强化主流阵地建设,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打通了基层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一)导向为魂,掌控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
        坚持用新理论、新思想武装头脑,筑牢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国有企业党组织必须坚持导向为魂,以“守正”为基础,牢牢守住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切实履行党管企业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职责使命。
        推动融合发展,加强融媒体人才建设。在导向正确的基础上,必须加强宣传队伍和人才建设。国有企业应规范宣传管理制度,建立党委统一领导,所属支部及部门分级管理的企业宣传管理模式。重点加强党务人员专业培训,组织开展网络技术、舆情控制、网络宣传及新闻专业知识的培训,形成既精通企业内部业务、又能掌握网络宣传技能的融媒体人才。
        (二)移动为先,坚持线上线下的优势互补
        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工作应坚持移动优先,创新宣传战略,采取线上线下优势互补。在融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人员更要注重运用好新媒体,借助网络的优势方便快捷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在员工队伍中积极传播正能量,发挥引领带头的作用,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正确认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互补关系。传统媒体并非一无是处,国有企业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能够在重要庆祝节日或企业生产关键节点开展现场宣传,让传统的宣传媒介在生产工作现场带给员工“第一视线”的传播效果。同时也便于企业的对外交流,如某发电企业,长期以来坚持向新入职员工的家属邮寄企业内刊,让员工眷属感受到企业关怀,提升员工的企业认可。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巩固原有舆论宣传阵地,在办好内部网站、内部期刊、现场宣传栏等传统媒体的同时,主动加快融媒体步伐,实现线下线上“联网”,确保宣传高效及时。
        (三)内容为王,搭建智慧型的党建工作平台
        宣传工作内容为王,内容是基础。无论科技怎么改变、人们生活如何改变、传播形式如何创新、媒体形态如何变革,宣传工作要坚持以内容为王去搭建智慧平台。利用融媒体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最终的目的就是要做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内容的新颖去吸引员工的关注、赢得员工的点赞。
        内容为王,企业发出时代强音。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实现并坚持党的领导,做好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教育、做好党员和员工思想政治教育,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职责和使命。企业党组织要坚持“第一议题”制度,定期开展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和每月主题党日活动,通过企业内部网站和邮箱发布党建工作信息,推送党建教育知识;借助微信工作群、公司内部共享文件夹,实现学习资源网络共享,确保党员干部能够方便快捷获取最近的学习安排、学习内容。
        内容为王,企业引领社会新热点。网络时代热点新闻和突发事件,把新闻时效性的特点进一步放大,一旦失去时效,也较难引起企业员工的关注。比如新中国成立70周年纪念活动、每年全国两会热点话题、“党的十九大”开幕直播、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等,企业党组织应积极响应社会重点资讯,借助网络新媒体,开展专题宣传报导,增强传播效果,引导企业员工的关注和共鸣。
        内容为王,企业开展事实宣传。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每个阶段都有一个重要的工作节点,企业宣传要紧密贴合实际生产,准确对焦当前重点任务,引领企业员工关心企业改革,明确企业发展战略。比如公司年度工作会议、公司安全生产月活动等,通过公司公众号及时发布,员工积极转发分享,使会议精神和工作要求深入基层。企业开展“时代工匠”、“最美员工”“企业故事”等活动,讲述劳动者故事、宣传工匠精神,以图文形式通过网络推送,容易引起公司员工为身边人点赞和转发,达到对外讲好员工故事、传播企业文化、树立品牌形象,对内凝聚员工、鼓舞士气、传播正能量的作用。
        (四)创新为要,搭建意识形态主阵地
        创新学习教育方式。党的思想政治专题学习大多是篇幅较长,涉及面广,采取传统的学、读文件,容易让听课人员产生被动心理,难以达到入脑入心。可结合融媒体平台,将学习内容整理为短小简约、随手可读的精致小品,定时推送知识要点,打通线上线下的持续学习模式,形成层层递进、逐步深化的学习成效。如开展“一图看懂两会要点”“党建每日一句”“党建小知识”等形式。
        创新宣传报道方式。宣传思想工作,说到底就是做人的工作,这就需要创新方式方法,把意识形态工作的表达形式变得生动活泼。首先,标题要新颖。融媒体时代,企业宣传信息能否在资讯海洋中激发员工的点击阅读兴趣,能否吸引人们眼球,这就需要标题的新颖。如广东能源集团微信公众号的《广东能源“夫妻档”深情告白“520”》《给你点能源人的颜色看看!》等文章标题新颖,一经推送,就得到大家的阅读热议。其次,语言要生动。“内行人要讲业内行话”,要用符合企业所在的行业特点,用贴近员工生活的言语去表达,甚至可以利用方言俗语、地方特色,让大家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才能引发员工的感同身受。再次,形式要创新。宣传方式要提升员工参与度,通过网络展示员工的微视频、朗读音频、摄影绘画等作品,开展党建工作的专题活动,让党员群众通过“微党课”、“我读每日金句”、“青年员工手绘系统图”等活动,既达到党建知识的落地宣贯,又形成党员群众的良好互动。
        五、结语
        可见,融媒体环境下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舆论阵地、信息传播等深刻变化的新挑战,国有企业要全面加强融媒体建设,立足实际、贴近员工,创新方式方法,积极找准新媒体与意识形态工作深度融合的切入点,引发员工共振共鸣,为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2017年10月18日.
        [2]石军.做好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浅谈[J].现代企业文化, 2019第9期.
        [3]观其.媒体融合发展的内力与外力[J].青年记者, 2014年13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