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亮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毕节市郊供电局 贵州省毕节市 551700
摘要:近年来社会用电需求的不断增大,电力工程建设数量也逐渐增多。现如今,电力需求持续增加,给配网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当10kV配网在运行的过程中产生故障时,必然会给供电部门带来很大的损失,同时,还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所以,需要对10kV配网运行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以提升配网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本文就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与预防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10kV配网;运行事故;原因;预防策略
引言
电力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配网运行在其中尤为重要,由于配网运行期间极易出现不同程度的症状,需要采取不同的检修方法,比如故障抢修以及周期性检修。从抢修角度进行分析,主要是把功能性故障作为故障抢修依据,只在配网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期间才进行抢修,以此确保系统正常运行,在配网运行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这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较大促进作用。
1、10kV配网运行事故产生的原因
1.1污闪电压导致的运行事故
当出现季节性气候变化时会影响配网设备的安全运行,特别是在潮湿的季节,设备会因受潮而产生污垢。而在设备运行时,外部绝缘子会因灰尘、湿润因素,表面的导电压力快速增加,地漏电流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绝缘子发生污闪电压降低,发生闪络放电的问题。
1.2自然灾害维护工作不到位
由于输配电线路长期处于恶劣的环境当中,长时间的外界作用容易导致配电线外部绝缘材料受到一定的破坏,长此以往就容易导致线路出现各种故障。因此在配电线路维护过程当中,重点需要考虑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和破坏。但是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电力企业在预防灾害的过程中重点还是放在防雷电方面,而且预防手段也缺乏相应的创新性和严谨性,导致防雷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雷电等灾害引起的电力事故仍有发生。此外,还需要考虑到不同气候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例如南方盐雾腐蚀以及北方冰雪覆盖等,由覆冰、腐蚀导致的电力故障(例如断线跳闸),也容易给电力系统带来很大的损失。
1.3雷击导致的运行事故
因为10kV配网输电线路径很长,且沿途地形一般都比较空旷,极易被雷击,给设备带来很大的损害。据有关研究显示,配电线发生跳闸的故障,很大部分原因是雷击所致,雷击导致的跳闸、绝缘子性能丧失、断线等问题,都会使线路的安全运行受到影响。
1.4管理体统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在配电网运维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者未设立明确的管理目标,未细化各项管理内容,在实际管理中会对员工的情绪造成一定的影响。另外,许多管理体系不健全,制度内容有缺陷,在工作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对员工的生命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同时也不利于稳定供电。
2、10kV配网运行事故预防策略
2.1污闪事故预防策略
一是定期进行清扫。10kV配网绝缘子需要定期进行清扫,清扫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而定,要依据其运行环境和污染程度科学增加清扫次数。二是定期检验,更新绝缘子。要对线路加以检验,并及时更新损坏的绝缘子。若是线路中的绝缘子损坏,配网的绝缘性能就会降低,在附近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就会发生污闪事故。因此,需要定期检验线路,重点对绝缘子进行检验。
2.2加强继电保护技术应用
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对于电力系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当供电线路出现故障时,继电保护系统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做出相应的反应,将故障电路从线路中切除,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对故障电路开展相应的检修。另外电力智能化技术主要加强的是对于电力资源的调度和管理,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益。它主要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结合自身电力资源的情况,通过相关算法分析,制定最优的调度方案,从而减少电力资源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更好地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而继电保技术始终运行在一个安全稳定的状态,在保障供电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的损失,有效提高供电的经济性和绿色性。
2.3提高配网的防雷水平
一是要选用合适的绝缘子。从10kV配网的设计情况看,一般悬式绝缘子不易在被雷击时发生闪络故障,闪络故障通常都发生在针式绝缘子处。依据有关运行经验表明,可以使用57-2S等型号的绝缘子,它的防雷水平更高。二是科学安装线路避雷器。一般情况下,线路避雷器安装在开阔的场所,要依据气象部所指定的雷区分布图来安装。并且,还要依据土壤电阻率,选用接地电阻可以达到雷电流泄露、检测要求的塔杆当作设置场所。三是做好接地网电阻的检测。一般在土壤比较干硬的情况下检测,确保所测电阻值是满足要求的。若是电阻值不满足要求,需要将接地网及时换掉,也可以增加接地极,使电流泄露通道的畅通。
2.4加强市县配合,提升配网管理效果
在开展电力配网运维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强市县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其互相配合,这样能够有效增强电力配网的安全稳定性。对于市级单位,要保障县级供电企业的物质需求,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另外,还要进行技术方面的支撑,要对县级企业定期进行技术培训,也可以联系各个厂家来现场进行交流学习,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县级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管理水平。
2.5引入自动化联防控制技术
人力巡检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需要引入信息化技术来加强对供电线路的维护管理和状态检测。目前自动化联防控制技术能够有效地完成状态检测和故障检测。比如当供电线路出现局部故障时,通过联防技术能够将故障线路的各种电力参数反馈给相关处理单元,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来判断电网线路是否运行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区间。这种信号的反馈主要是通过馈线来反馈完成的。在发现故障时可以及时启动继电保护系统以及继电器等设备,将故障从正常线路中隔离开来,减少故障的进一步影响。
2.5优化配网运行环境
在进行配网运维管理的过程中,需对配网进行科学规划与建设,因站与站之间存在不同影响,需对此中所产生的影响进行确定,以此提高变电站之间的依存性与联系性,从而为优化配网网络结构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对配网进行运维管理的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线路最大负载率有效明确,可显著提高线路负荷供应力。对相关设备自身的耐腐蚀性实施检测,以此提高配网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从而提升电网供应的安全性。
2.6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建设
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对配电网进行管理。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智能变电站不仅在电力调度和管理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而且节约电力资源,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电能消耗,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智能变电站是一个更加广泛的系统,通过信息平台能够更好地整合相关优势,将电力信息、电力设备以及电力技术有机融合起来,从而自动完成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和诊断。
结语
导致10kV配网出现运行事故的因素有很多,在进行故障的分析、诊断时,相关技术人员要依据事故类型,使用相应的预防策略,将事故带来的隐患降到最小,使配网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胡子胜.南方地区10kV配网运行故障原因分析及预防策略[J].科技视界,2019(15):218-219.
[2]佟明全.10kV配网运行事故事件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J].通信电源技术,2019(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