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明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市孝南区供电公司 湖北 孝感 432000
摘要:电力工程建设网络的不断完善,供电系统运行结构与形式的优化改革,推动了电力计量的创新技术应用与发展。为保证计量数据的准确性,供电企业在建立健全计量管理标准化机制的同时,针对用户差异化的服务需求,对计量技术、设备等进行优化升级,为智能化、自动化计量模式的研究与推广提供有力的条件。本文阐述了在电力系统中推进计量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新时期供电企业建设标准化计量机制的有效途径,为供电单位从容应对新时代挑战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用电需求;设备管理;技术应用
1 电力计量的概述
电力计量的相关管理工作,是为供电企业与用电客户共同提供服务的重要工作事项。对于客户来说,能够获取到自己用电的电量信息。而对于供电企业来说,依据计量的数据和信息,来准确的核算用户用电所需的费用,充分保障客户的权益,防止出现电费超出真实用电量所需费用的情况。电力计量也可以被看做成供电企业内部的一种计量统计平台,它不仅需要出色的系统加以保障,还需要具备高超技术水准的工作人员来完成系统日常运行和维护的管理工作。保证系统能够持续、安全和稳定的运行。
在当前电力计量开展过程中,供电企业需要根据用电客户的需求变化来调整服务策略,就需要对计量管理工作的制度进行变革,并且为之配套相应的人力资源和技术系统,将各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和分配。要注意由于管理经验不足、技术水平较低等因素引发的管理问题,要确保计量参数和数据符合实际用电情况,将误差降至规定范围之内。另外,电力计量工作也要根据客户的需求为导向,逐步完善自身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 电力计量标准化管理和应用的实际作用
为了满足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带动相关产业链的转型,需要在我国的电力工程发面不断加大投入,但是目前我国的依旧有很多地区的电力基础设施缺乏,用电紧张以及用电不规范的情况在我国的很多地区依旧存在,电力能源管控与调度的问题很长一段数据内都是限制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原因,电力资源的问题不仅仅是一种能力问题,现在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挂钩。现在我国也在逐渐认识到电力计量技术在电力供应中的重要性,很多的电力相关部门不断地出台各类有效的措施来促进我国电力计量技术的改革。
但是现在各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用电需求也在日益增加,需要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用电的形式也越来越复杂,这更是对电力计量技术的一种考验,所以在新形势下需要不断地推广标准化的电力计量方式,这样一来可以最大化的提升电力计量工作的效率。
3 供电企业建设标准化计量机制的有效途径
3.1 实现电力计量管理体系标准化
新发展时期,经济发展形势的深化改革促进了电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有效保证计量标准化监管、控制机制的落实,应在管理、工作队伍中贯彻现代化、标准化原则,加强思想引导,树立起规范计量的工作意识。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标准化的管理体系,为电力计量工作整个运作过程展开规范化的指导,对计量流程进行优化,对不符合供电管理需求的制度、内容进行调整,构建起一体化、动态化的监督与管理机制,有效提升电力计量的精准性与可靠性。与此同时,利用计量信息化系统,还能够对电力运行状态进行全过程监管,一旦发现异常数据,可以及时向控制中反馈,技术与管理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予以处理,降低异常影响。
此外,应提升计量管理制度的透明性,让企业内员工以及社会大众都对电力企业的发展进行监督,不断提出优化电力计量管理工作的建议,对计量管理进行科学调整。
3.2 计量设备的标准化配置
为推进标准化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应做好硬件基础方面的质量管控,对计量设备、检测设备等进行统一管理。电力计量在设备应用方面,应注重高精度计量仪器的检测与管理,在规范采购流程的基础上,完善硬件后期维修与养护工作。一方面,应加强对检测、计量设备被与仪器的管理,从设备的采购规划阶段出发,做好装配、调试、运行监测与维修养护等环节的工作。同时,设置专门的管理与维修养护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完善关于仪器保养维修的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工具、仪器的检查工作,保证仪器设备始终保持高性能状态,为计量工作提供客观支持;另一方面,应设立专门的设备管理档案,对各项计量数据、计量表进行标准化管理,统一档案分类、处理形式,尽量降低计量误差出现的可能性。同时,加强计量人员的专业培训,帮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各项计量设备、量表标准。对新设备与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管理,确保计量数值的准确性。对已经无法正常使用的设备进行报废,在申请更换的过程中,应依照实际的使用需求与标准填写报告。
3.3 构建计量技术标准化应用机制
计量技术是对电力进行精准计量的核心内容。供电单位电力计量需求的不同,使得设备仪器与技术应用的形式也存在差距。首先,供电企业应依照行业标准、国家技术要求与单位实际供电情况等条件,对计量技术的应用进行标准化控制,加大信息化建设的资金、管理投入,对仪器设备进行升级,加强技术监管,确保计量数据的可靠性与精确性,面向用户群体提供更优质的供电服务;其次,应建立动态化的监管机制,对技术实际应用情况进行可行性分析,定期检测系统的运行状态并形成对应的质量检测日志,不断完善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电力计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缩小电力计量数据的误差;第三,供电单位应结合新时期不同客户群体差异化的用电需求,对电力计量模式进行合理调整,加大引进与投入力度,鼓励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同时鼓励研究人员加强科学经验、技术层次的交流。同时,不断拓展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参与专业培训的途径,科学调整从业者的能力结构,加快复合型人才的引进,为新计量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夯实基础。
3.4 人员和服务方面的标准化
在供电企业的人员管理以及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工作中,对于人员的调配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要注重人员服务理念和意识方面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合理的人员管理制度,加强服务人员团队的建设,这样才能逐步提高服务工作的标准化管理水平,切实提高服务质量,为用电客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并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更多的优良服务方式和内容,让客户有更多的选择,享受到更好的服务水平。供电企业在人员以及服务管理中的标准化发展进程中,要充分听取客户的建议和意见,以客户遇到的问题为导向,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策略帮助客户排除面临的问题,保障客户用电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对用户反馈的信息迅速做出应有的响应。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发展形势下,供电系统的管理与服务目标、定位与技术形式等都发生了转变,为保证用户差异化用电需求能够得到满足,供电企业应加强标准化计量技术、设备与管理体系的建设。通过强化计量工作规范化管理、积极引进先进计量技术、注重设备的维护与升级等方式,推进现代电力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为供电单位从容应对新时代挑战提供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陈瑾.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7(10):173-174.
[2]李宏图.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16):3332-3333.
[3]夏蕾.新形势下电力计量的标准化管理与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27):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