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泰 王东阳
国网甘南供电公司 国网临沂供电公司
摘要:“一台区一指标”管理模式是基于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采集运维闭环管理模块、营销业务应用系统、营销GIS系统和PMS2.0系统数据,构建营销线损“一台区一指标”为导向的管理新模式,通过实施线损差异化、精益化管理,加强线损异常闭环治理,构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彻底转变以往台区线损管理“凭经验、一刀切”的粗放管理方式。
关键词:一台区一指标;台区变户关系核查;移动工具
引言:台区线损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能够全面反映电力在传输与经营过程中的技术经济效果,是体现供电企业特别是营销部门、供电所管理水平的关键指标。随着线损精益化管理工作推进,以往线损指标管理“一刀切”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线损管理工作实际,国网甘南供电公司以“分步实施,循序渐进”的推广思路,按照上半年双轨并行、下半年平稳切换的方式,逐步推动“一台区一指标”管理体系年底前全面有序落地。
1.指标计算机制
“一台区一指标”系统的设计思路是通过融合采集、营销、电网GIS、PMS等系统数据,提取影响台区线损的特征指标,构建基于台区特征指标的神经网络算法模型,根据台区线损计算结构及分类台区历史线损率波动区间,计算台区线损的合理区间,并与台区实际日线损率对标从而进行线损管理水平科学评估。“一台区一指标”基础数据接入数据中采集系统涉及数据有6项基础数据,采集系统每天将台区档案数据、台区日用电量数据、台区日线损数据、公变负荷数据、公变电量数据、低压电压数据定时自动推送到到“一台区一指标”模块上,系统自动计算相关因子。采集数据可计算因子有上网电量占比、功率因数、负荷特性、负载率、三相不平衡度、母线平均电压、日总供电量。其中,功率因数,三相不平衡度、负载率三个因子因采集系统本身计算,故“一台区一指标”计算时直接取此三项结果数据进行计算。系统数据来源如下:
1.营销系统数据包括:变压器档案数据;表箱-表计关系等数据。
2.电网GIS系统数据包括:变压器坐标数据、表箱坐标数据、变压器-表箱-接入点关系等详细信息。
3.PMS2.0系统数据包括:低压线路与变压器关系信息等。
4.采集系统数据包括:台区档案数据、台区日电量、台区线损数据、公变负荷数据、公变电量数据、低压电压数据等。
2.“一台区一指标”管理模式保障措施
一是强化“一台区一指标”工单闭环处置工作。按照国网公司要求,做好闭环工单线损流转机制运行,及时完成“一台区一指标”工单的派发、反馈与处理工作,对于纳入下派工单范围的台区,通过系统档案核查与现场实地核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超高损台区线损率过高的原因,以“一台区一指标”工单闭环处置推动降损工作深入开展。采取“123”管控模式,做好“1日内派发、2日内反馈、3日内归档”的治理法。
二是以“系统可算优先,人工赋值补充”思路有序实现赋值率100%的目标。对于因部分源数据缺失导致模型不可算台区,广泛研究系统拟合自动赋值方法,通过基于历史数据的补全、同区域同类型台区赋值情况拟合等方式开展系统自动赋值。对于系统不可算台区或对系统当月赋值结果有异议时,采用人工赋值、赋值审核方式,最终实现“一台区一指标”全覆盖,支撑基层线损治理人员精准施策。
三是加强专业协同机制。对于不可算和线损不达标台区,全面、详细的梳理台区模型因子缺失和因子数据异常问题,分类分专业在省、市公司层面开展跨部门和跨专业协同,推动基础数据治理、采集成功率提升和成果固化工作,为下阶段深入挖掘“一台区一指标”应用工作成效打好基础。
四是加快HPLC新技术应用精准落地。HPLC的推广应用必须按照整台区覆盖的要求加快更换,更换时同步开展集中器升级工作,支持采集主站能远采集抄现场HPLC安装情况,确保系统统计高负损台区HPLC覆盖率100%、非智能表全部更换完毕。
五是全力配合国网公司完成本年度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和采集运维闭环管理适用性改造,完成采集系统特殊台区统一标签库建设,动态更新、定期核查,保证标签库内台区与现场保持一致。完善采集运维闭环管理模块,实现对线损异常核查、计量采集消缺、反窃电、营配档案校核等各类异常处理工单的整合,避免重复派单。
六是指导加快实施台区技术降损。依托“一台区一指标”计算的台区线损合理区间对当前线损进行全面分析,指导基层单位通过三相不平衡治理、台区配网结构优化、供电半径调整、老旧线路改造等技术手段,实现台区精准降损。对暂不具备技术改造条件的,围绕需求提报、立项实施、验收投运等环节做好专业间工作衔接配合,努力实现台区“管理线损最小、技术线损最优”目标。
3.结束语
甘南供电公司试点“一台区一指标”功能建设应用以来,目前已收集整理出系统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编制下发问题处理手册及治理经验,为基层单位全面推广应用奠定坚实基础。通过加快推进营配贯通、基础信息核对工作,为合理制定台区线损指标提供参考依据,公司台区线损管理由当前指标“一刀切”模式逐步转变为“一台区一指标”模式,为台区精益化管理、精准降损改造提供理论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