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市政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刘晓宁
[导读] 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刘晓宁
        聊城华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茌平工程分公司     山东省 聊城市 茌平区     252000
        摘要:伴随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市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奠定了市政电气工程发展的稳定基础。市政电气设施复杂多样,施工过程综合应用各类电气电能设施、自动化技术,施工安装质量是影响市政建筑使用功效的关键要素。加强其质量管理与控制,严格防范施工期间出现各种隐患,是逐步增强市政电气工程施工质量、提高安全系数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市政工程;电气设备;安装施工
        1 市政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安装施工要点概述
        电气工程施工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电缆线管、电缆井和路灯及配电箱基础施工、电缆敷设、路灯和配电箱安装。其中,路灯及配电箱基础施工次序大致为:现场踏勘→测量放样→基础放样→合理调整→定位→挖坑→预埋件设置→支立模板→浇筑混凝土→养护。预埋螺栓应埋入混凝土的长度应大于其直径的 20 倍,并应与主筋焊接牢固,地角螺栓应去除铁锈,该施工需注意预埋件设置与设计图纸要求一一对应即可。电缆敷设的施工技术需考虑照明低压电缆均采用 PVC 管埋地敷设,埋地深度1米。其穿越道路时,采用防腐处理的钢管保护,信号灯及监控预埋管与路灯电缆同沟敷设。其施工次序为电缆敷设准备→水平敷设、垂直敷设→电缆固定→挂标志牌。
        2市政工程中的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应用分析
        2.1调试
        在安装电气设施的过程中,调试是重要环节,要做好调试,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要先确保安装作业完成,仔细检查一遍之后,才能开动设备。设备调试过程中,应基于多种不同情况运行设备,确保其性能稳定,保证各项指标正常。如果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停机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予以修正。
        2.2检查
        施工期间的隐匿工程需要进行细致化检查,在对电气设施的导线、管道等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隐患的发生:①电线、PVC 管一定要选择阻燃性的材料,确保其质量能够满足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②铺设电缆桥架,在交叉位置的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特定的距离,保障不同类型的电缆线路不会出现交叉捆绑,确保其能够有序排列,以便在今后的维修中更好地实施保养与管理;③配电室的墙体开关、插座的高低等,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定位清晰,并严格遵循强电、弱电独立铺设的原则进行安装,由此确保用电安全。
        2.3消防
        市政消防栓作为城市重要基础设施,是预防火灾蔓延、保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实现市政消防栓的智能化管理,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智慧化升级、消除城市消防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1)消防栓智能监控。消防栓智能监控可对消防栓的用水、撞击、水压等日常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一旦监测到异常,如违规用水、消防栓被撞倒、漏水导致水压异常等,将唤醒处理器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并触发低功耗无线通信模块将异常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平台。系统管理人员查收到平台发出的报警信息,可及时通知维护人员去现场核实处理。同时,结合 GIS 技术,利用监控管理平台可实时掌握平台监测范围内消防栓的分布、状态与数量信息,从而实现对消防栓的集中式、智能化管理。消防栓智能监控终端使用电池供电,由于终端硬件各部分采用了超低功耗设计,因此可在不更换电池的条件下持续工作数年,有效地降低了维护成本。
        (2)组装火灾自动报警设施。在火情发生后,自动警报系统需要达到预防火势蔓延的功能,能够对具体的火情实施全方位的检查与测定,其一般是将火灾信息转化为电气信号,如光强度、烟浓度、温度等指标。自动报警控制设备在接收相关信号之后,能够在自动消防系统中对接收的信号进行反馈与处理。安装火灾自动报警设备的过程中,务必要严格实施安装流程,加强严格的施工管理,促使所有环节都彰显出预警、监督、防控等作用。

该系统的安装、设计等环节的内容较多,如模块按钮、探测器、控制设备等,在系统设备应用的过程中,务必要确保其质量达标,在安装前就加强日常保管与维护,由此能够避免设备受损。
        (3)设备接地。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中,接地安装是非常重要的,若要确保用电安全,关键要保障电气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质量符合要求。在安装施工期间,务必要将其进行接地处理,接地导体避免选择金属软管,在接地线上不应该与保险丝相结合。接地装置安装后,需要第一时间进行质量验收,够确保电气系统的稳定运行,并保障安全与高效。
        2.4路灯安装
        路灯安装流程为:灯杆放置到位→灯具安装→固定校准→起吊安装→试灯。安装前,需有安全可靠的接地设备,接地处理一般是每个路灯基础旁插件一根 2.5m 的型号为< 50×50×5×2500 镀锌接地角钢,并用 φ12 镀锌圆钢将角钢与路灯灯杆可靠焊接,经接地电阻测试仪合格后方可使用。灯杆安装时,需清理预埋螺栓外露的丝扣胶带,利用铅垂线方法将灯杆找正立起,采用双螺母和弹簧垫片立即安装固定,但风速> 4 级时暂停路灯吊装安装。待路灯和配电箱安装完成后,需二次浇筑基础和在其混凝土强度超过 75% 以上时,采用冲击夯压实进行对称、分层基坑回填,避免基础成品遭到破坏。
        2.5电缆安装
        应注重电缆线路的安装工作,电缆是电气设备安装工作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因为电缆安装的铺设及管孔都深埋地下,工作人员对此重视程度不高,导致了电缆防护措施工作开展得不好。要想提升电缆安装工作质量,就要做好电缆线路管控工作,管控工作的开展要从线路整理及调整上入手,避免线路管理出现漏洞,尤其是要注意是否存在水分渗透及小动物进入的问题,避免造成损失。要将重点集中在电缆沟的清理上,当沟内出现积水时,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这样才能避免积水对电缆设备造成侵蚀破坏。除此之外,要对电缆运行的每一个环节展开全方位检测,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3电气设备安装施工优化策略
        3.1完善配套制度
        在配套制度方面,应根据市政工程运行、施工的实际情况,按照各岗位工作者的实际工作程序,编制配套制度,使配套制度能够充分发挥其指导、规范工作者日常工作行为的作用,提升市政工程电气设备配套水平。以市政工程施工机电一体化的配套制度建设为例,在制度建设中,应考虑设备中的信息处理、控制装置运行状态、规律,清晰梳理这部分装置的调试、养护操作程序、步骤,然后,按照现行的机电一体化技术规范、要求等方面文件,为各项程序步骤设置相应操作标准、操作规范,整理出一套关于电气设备安装操作管理制度条款,进行修正、整理,形成新的施工配套制度,增强该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3.2合理设计供电线路
        在设备供电方面,应在原有的备用供电体系基础上合理化供电线路设计,以保证不间断供电,增强电气设备的实际应用效果。在此过程中,工作者可以采用分阶段母线形式的供电线路设计方案,分别为各个系统设置单独回路,同时,还要注意在回路线路设置时,避免缆线的交叉或距离过近,而且应结合变电站的分布,整合设备供电体系设计方案,降低突发断电事故对市政电气设备系统运行的影响,以缓解设施供电方面的问题,深入优化电气设备的的应用效果。
        结语
        总之,以确保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需从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施工次序选取制定和人力、财力、物力、设备的配置着手,才能保证电气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工期,从而保障市政工程整体施工过程的安全性、有序性、标准管理化和施工预期,控制施工成本,降低市政工程施工造价。
        参考文献
        [1] 刘兆功,李烁.市政建筑工程中电气设备安装施工技术 [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13):194.
        [2] 刘斌硕 , 郭龙 . 市政工程机电设备施工技术及安装工艺分析 [J]. 消防界 ( 电子版 ),2018,4(22):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