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通辽供电公司 内蒙古 通辽市 028000
摘要:由于各种电子产品和设备的普及,国内用电量也在逐年增高。其中,通过采用先进的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可以完成对个地区线路的检修工作,而且还不会妨碍人民的生活用电以及企业用电。这就使得国家及群众对这项技术的高度重视。通常来说,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是在高电压环境下进行的,因此,这就对作业人员的专业能力提出了一个标准。本文主要分析了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现状及其特点,并对其应用过程中所遇到问题进行了相应的研究。
关键词:输配电线路;应用研究;带电作业
企业单位依靠先进的管理制度、最前沿的设备装置,来确保电网能够安全高效地进行电力传输。带电作业会给国家和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其中,又可以分为直接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部分。直接效益是指国家电网等部门可以获得的部分;社会效益则是向工厂和矿山提供更多的电力,使企业和地方政府获得更多的利益。但是还存在难以预测的部分,主要是由于在作业过程中会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以至于发生一些意外事件。图1-1为带电作业时的情况。
.png)
1带电作业技术的现状及特点
1.1带电作业技术的现状
通过国内的科技发展以及结合国外的先进技术,引入和开发大量的输配电线路设备,提高作业过程的可选择性。因此,我们对于带电作业过程要更为重视,并制定出一系列相关的操作标准,不可随意选择作业设备。作业人员一般都处于高电压的环境下,这就对他们的生命安全有了一定的威胁。所以要求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完整配备防护用具以及严格遵照作业条例来进行处理,以免发生触电等危险情况。为了适应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需要,还要进一步地对带电技术进行不断地创新和改进。
1.2带电作业技术的特点
(1)供电的高可靠性
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存在着跨区域的电力传输现象,但因为国家电网的相应配套装置的质量存在一定的瑕疵。因此,像这种跨区域输电将会对电网的输电效率产生不利的影响,而且其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和高效性也隐藏着巨大的威胁。判断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状况是否良好,其中关键因素就是看其能否保障供电系统的连续性。当电力传送过程中发生变化,导致发生断电现象,就会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因此,通过带电作业技术保证在检修过程中,不会发生类似的断电现象。避免给人民的生活和企业的经营带来不利的影响,保障其正常的工作环境,提高企业所创造的经济效益。
(2)完整的计划性
对于整个输配电线路的建设来说,这是一个非静态的过程,其中可能会存在许多不利于工程建设的因素,这就会威胁整个线路的安全性。因此,对于整个线路的规划,我们要制定周密完善的管理规划,来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采用带电作业技术可以预防可能存在的问题,而非像过去那样只能被动地进行处理,提高了整个线路系统的工作效率。根据作业规划,合理地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按时对整个系统的设备进行检修,当设备出现故障时,也能及时地进行处理,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3)检修时间短
带电作业技术是一项技术水平高、半自动化的项目,针对整个线路系统来说,在作业过程中根据所遇到的情况,维修人员必须能够做到按照规定的方案去处理所面临的问题。这就要保证维修人员自身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以及要能够及时选择出适合当前状况的维修手段,尽量减少因线路故障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在发展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额同时,也要改进相关的产品设备,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提高他们在作业过程中工作效率。
2带电作业技术的应用
2.1带电作业技术
带电作业就是指在高电压的环境下,对所要进行的各项设备进行检修管理等工作,保障其能够正常运行。
通常情况下,带电作业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间接作业
间接作业法是指采用所规定的防护设备来对需要检修的设备进行间接作业。
(2)直接作业
直接操作法不是等电位操作法,作业人员要通过配戴各种防护用具来对相应的设备进行检修,自身与设备之间并不具有相同的电位。
(3)绝缘杆作业法
在一些环境比较复杂,不利于作业人员进行检修时,通常会采用该作业法,来避免外界因素所带来的限制。但是,该方法对于作业人员的要求较高,对于各种外界因素要能够完全掌握和利用,对相应的,工具也要能够熟练地应用,同时,该方法的工作效率不高。
(4)换接引流线作业法
该作业法一般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才会进行使用,该方法所需要的设备相当繁杂,而且还需要较多的专业作业人员。其次,该方法如今尚未成熟,对于作业人员的安全并没有可靠的保障。
2.2带电作业的保障措施
(1)配备质量过关的防护工具
在进行作业前必须对所有的作业工具进行质量检查,按照相关的规定,在作业过程中,不要轻易更换设备,以免发生意外,造成人员伤亡。
(2)保持安全间隔
安全间隔是指操作人员与被控对象之间为保障人身安全而设置的各种最小空气间隙。安全间隔包括最小安全间隔、最小地面安全间隔、最小相间安全间隔、最小安全工作间隔和最小组合间隔。
2.2影响带电作业的因素
(1)管理因素
在进行带电作业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并没有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许多作业人员动手检修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对作业项目进行演练时,也大多是进行日常的检修工作,与实际操作差别较大。无论是参加带电作业的入门培训、复习还是级别深造,在训练过程中,演练操作是对基本方法掌握和应用熟练的必要科目之一。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管理监督制度,无论是对于培训单位还是作业人员,只有事前做好充足的准备,才能够在作业过程中从容面对各种问题,减少各种意外的发生。
(2)作业环境因素
高压配电线路带电作业往往发生在交通流量大的繁忙城区,作业环境十分复杂。这些因素如果不加以全面考虑、事先准备并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就有可能会导致参与行动的人数增加,无论是在行动范围内还是在实地操作,都会带来新的障碍和意外事件。如果操作人员在面对问题时,没有做到沉着冷静,不能及时地按照预先所制定的应对方案来进行处理,那么就有可能会发生我们所不愿看到的安全事故。因此,作业人员在进行检修工作之前,一定要预想出各种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好预备工作,减少作业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3)作业设备因素
目前,由于我国的绝缘材料生产的厂家很多,各地并没有完善的市场监管机构,这就导致了大量厂家所生产的绝缘棒质量好坏参半。而且由于缺乏必要的检测手段,许多用户无法确定绝缘棒的质量。如果所挑选的材料质量不过关,并将其用于打造设备的关键零部件,这就将会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以绝缘棒为例(见图2-1),可以看出我国绝缘棒材的质量。
.png)
(4)人员因素
由于带电作业技术的周密性、严谨性,作业过程中必须要严格地按照预先制定好的作业规范和方案来进行,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避免设备的损坏。如果作业人员的专业技术不过关或者按照个人意愿随意地进行操作,所造成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在进行作业人员培训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对违规行为的发生、可能的危害进行逐案分析,考虑到在实践中可能发生的违规行为,使每个作业人员清楚地了解问题,提高其识别能力,加强其安全防患意识。
3结束语
如今,我国的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其中,通过无人机等应用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带电作业的效率,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保证供电的持续性。虽然带电作业技术在一些方面还存在不足之处,但通过科技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一定可以克服各种困难,完善其作业技术。
参考文献:
[1]吴田.带电作业关键技术研究进展与趋势[J].高电压技术,2014,23(01):112-114.
[2]佟铁群.输配电线路带电作业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科技纵横,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