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运维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白洋
[导读] 智能变电站实现了运维信息数字化
        白洋
        2302031993****0417
        摘要:智能变电站实现了运维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和信息共享标准化,智能变电站具备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等基本功能,同时具备适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监测、远方操作等高级功能。智能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具有占地小(减少占地30%)、可靠性高(全数字智能化)、环境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变电站内各母线、开关间隔、继电保护设备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相关技术参数对比相差不大。但如果运维设备发生故障,智能变电站就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迅速进行故障处理,及时切断故障点,使电网恢复至正常运维状态。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运维;常见问题;解决思路
        1智能变电站的发展现状及主要技术特点
        1.1精简二次回路,使用网络结构实现数据共享
        智能变电站一般采用三层两网的网络结构,在此过程中,间隔层的设备和间隔层与过程层设备之间往往需要SV(采样测量值)网络与GOOSE(面向通用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网络进行连接,而间隔层和站控层之间往往是通过MMS(制造报文规范)网络进行连接的。除此之外,可以利用MMS网络进行继电保护,通过对软压板的投入、退出以及相关定值区的切换进行相应的操作。与常规的继电保护相比,智能变电站的保护系统往往需要取消硬接点的警告信息,然后通过报文的形式进行警告信息的传输。
        1.2倒闸操作方式与习惯的改变
        简单来说,与传统的倒闸操作相比,智能变电站的相关人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操作对象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并且实际的监控画面成为了实际的操作场地,软压板操作也成为了保护装置的主要压板操作。除此之外,当进行顺控操作的应用之后,极大减小了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人员的工作失误概率,进而提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的要点
        2.1注重运维模式的构建
        在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状态进行维护时,要想有效提高具体的运维质量和效果,必须结合电力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第一,优化原有的人员值班模式。结合智能变电站运维实际情况,对值班人员的工作时间进行合理的分配,安排好节假日期间人员值班情况,保证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工作在夜间和节假日也能得到有效的管理。第二,细化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模式。智能变电站运维团队要针对具体工序需求对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展开细化处理。比如,详细记录每一次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时间、维护人员、设备名称、存在的问题、是否解决、解决时间、下次维护时间等,不仅要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还要保证制定的制度得到有效的落实,使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
        2.2运维故障的控制
        在智能变电站运维过程中,要加大对隔离开关的管理力度,隔离开关的作用是保证高压电能够被有效隔开,是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设备元件之一。因此,为了有效减少隔离开关发生安全故障的次数,在进行隔离开关生产的过程中,要按标准流程严格执行,仔细检查隔离开关中的铝铜材质是否接触良好。与此同时,在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过程中,断路器发生故障的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基本上都是误动和拒动导致的。因此,针对智能变电站断路器具有的故障,运维工作人员必须结合设备使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其中冲击电压不动作性电路器和延迟性断路器由于具有较多的优势,是智能变电站电力设备中断路器的最佳选择目标。
        3运维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注意的事项
        3.1电子式互感器直流电源的管理
        我国智能变电站在实际的运维过程中无法顺利运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电子式互感器直流电源存在问题。

如果智能变电站中的光电互感器出现直流电源中断,那么不仅会导致相关的继电保护装置以及测控等装置出现故障,也会造成相关的一次设备不能有效运行。而由于相关的配置具备双重化的特点,所以实际的OTC电源往往需要依靠两组直流电源进行电力供应。此时,如果其中一组电源出现了故障,那么就会导致实际的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因此,如果其中的电流接地,相关的工作人员不能够通过拉路检查电源。如果上述的电源需要进行相应的断电操作,那么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先停止相应的保护装置,然后再进行后续的操作。
        3.2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运维稳定性与合并单元电磁兼容性问题
        全光纤式电流互感器运维的稳定性以及与合并单元电磁的兼容问题也是影响实际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能否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虽然全光纤式的电流互感器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和运行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通过把相关的模拟量进行数字量的转换,以此提高实际输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是,因为全光纤式的电流互感器是一种全新的技术应用,我国对其的研究依然处于摸索阶段,所以往往会存在较大的缺陷与问题。
        3.3智能设备就地布置运行环境有待改善
        除了上述的问题以外,智能设备的就地布置运行环境也有待改善。目前,交换机以及相关的系统已经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但是,因为需要进行智能设备的就地布置,所以实际的设备散热效果非常差,并且会影响到实际的运行环境。因此,这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设备的运行环境进行相应的改善和优化。
        4运用变电站智能体系提升故障处理能力
        4.1实现即时监测
        智能变电站实现了即时监测,能够实时监控站内配电柜各种电压、电流、频率、功率、电源开关情况等参数,实现各类参数多级别报警设定,超过阈值报警。同时,能够监测关键电源开关是否跳电或关闭电源等情况,当开关跳闸或关闭电源时,全自动报警并记录。
        4.2即时收集相关自然环境数据
        变电站智能体系可能通过传感器即时收集相关自然环境数据,比如温度湿度、浸水、SF6浓度值等相关信息,在站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聚集,并分享至运维管理中心,转化成曲线图和表格,便于实现实时监控、历史时间查询、数据分析,数据发现异常时能够联动报警。
        4.3提高变电站的运作维护效率、可靠性、安全性
        断路器拒绝合闸常见的故障是在远程操作断路器时拒绝合闸,此种故障会延迟事故的消失,有时甚至会使事故扩大。智能变电站辅助监控系统能够提高变电站的运作维护效率,提高系统可靠性,确保变电站的安全生产工作。智能变电站无须人值守,可远程操控、数据传送、智能故障诊断和处理,运检效率较高。
        4.4断路器操作故障处置确保操作设备的稳定性
        断路器如果跳闸绿灯熄灭而合闸红灯不亮,则可能是合闸红灯灯泡烧坏。如果控制开关和合闸线圈动作均良好,而断路器呈跳跃现象(跳闸绿灯熄灭后又重新点亮),此时操作电压正常,这种现象说明操作机构有故障,例如操作机构机械部分不灵活或调整不准确、挂钩脱扣等,则应将操作机构修好或调整后,再行合闸。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智能变电站也取得了较为明显的进步,而智能变电站的运维常见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措施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关注。因此,这就更需要相关的运维人员高度重视常见问题,并且对所有可能存在的运维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探究,然后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提高实际运维的质量和效率,进而推动我国智能变电站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章官保.刍议如何做好智能变电站的日常运维工作[J].通讯世界,2015(1):87-88.
        [2]陈辉,刘杰.试论智能变电站日常运维工作的一些建议[J].通讯世界,2015(16):148-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