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璐
哈尔滨电气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0
摘要:在本文中,笔者将会以电厂热控自动化体系的组成为切入点,针对提高其系统运行稳定性的相关对策进行初步探讨与分析,希望借此可对相关从业人员起到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自动化系统,电厂运行稳定策略,策略方案
引言:随着我国电力能源事业的飞速发展,如何保障电力资源供应稳定、提高电力供应过程科学性与合理性,已经成为各类电厂以及行业工作者的关注重点。电厂为满足社会生产生活对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更新其设备体系与技术方案,各类高质量与高效率的电能生产传输模式也在大量实践应用中逐步成熟。在此背景下,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也在稳步提高,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优化与改良工作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电力能源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1 电厂的热控自动化体系构成
1.1 分散控制体系
分析当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实际结构,分散控制体系是影响实际控制效能的关键要素。分散控制体系拥有四个相对独立的控制系统,同步覆盖开发维护、控制接口、运行操作以及网间通信四个层面,而这种独立的控制策略也让通信网络与分散系统有效融合,各类过程控制体系的构成更为合理规范,相关模块的运用以及系统功能配置更为灵活有效。
1.2 辅助控制体系
辅助控制体系也是保障当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核心,且辅助控制体系不需要人工参与,可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稳定运转。辅助控制系统搭建与运行过程中,技术人员需依照具体的控制,将相应的指令逻辑写入到控制设备内部,并利用数据信息交换机,完成与其他数据信息接口的有效连接。辅助控制系统的存在让热控自动化系统更为稳定、安全,并同步实现各项数据信息的快速传输与监管利用。
1.3 实时监控体系
实时监控体系可对热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工作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监管,如果系统内部出现异常,实施监控体系可将这些异常现象以数据的形式发送至相应的处理与监管平台,而管理维护人员可同时实时监控体系,快速了解具体问题与状况,确保实际问题可快速解决,将损失与影响降至最低。实时监控体系是一种动态的监督网络,一旦工作进程出现异常,其会在各类设备与传感器的辅助下,快速报警,并实时共享相关数据信息资源。
1.4 视频网络监控系统
视频网络监控系统可分为摄像头、传输设备、控制设备和记录设备五个部分,其中,高清摄像头承担视频图像信息以及语言信息的快速采集,传输设备需要将采集后的信息资源传送至计算机。计算机内部配备对应的控制软件,可将这些视频信息与数据信息资源显示在对应的终端显示屏,而工作人员可依照提前设定的控制指令,完成对具体信息的分析与加工,并同步将数据信息内容存入到数据库,方便后续调用与对比。一旦发电厂出现异常现象,运行维护人员可在录像回放等功能的帮助下,快速找到故障来源,有效减少电站热控自动化系统所可能存在的问题与运行障碍。
2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与使用过程所存在的实际问题
2.1 检修模式未能及时更新
近些年,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网络视频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电厂已初步完成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搭建,但这些电厂却没有依照全新管理系统的特点,对其设备检修管理模式进行革新。当前,多数发电厂依旧秉持定时维修理念,这种维修方案不仅严重浪费电厂人力与各项资源,也会对正常发电过程带来很大影响,削减电厂生产工作的经济性。此外,对于电厂各类生产设备而言,其自身问题与故障的出现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机性,而检修维护过程的不良操作也会给实际设备留下众多安全隐患。
2.2 系统自身很容易受到多种不良因素影响
随着电力资源需求总量不断攀升,电力传输距离与范围不断扩张,在此背景下,电力传输与信号传输过程所面临的接口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些接口的出现,让信号的传输速率与质量受到很大影响,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过程保护信号耗时大幅度增加,也很容易影响控制逻辑的稳定性。
2.3 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对于发电厂而言,其热控自动化系统的信号传输速度天然受限,而不断扩张的供电量与供电范围,更是让传输过程面临更多的中间接口,这就让实际的热控自动化系统热控结果受到极大影响。此外,热控自动化系统工作过程也经常面临众多离散型信号,系统安全性与稳定性遭到破坏。同时,一旦热控自动化系统内部某些设备出现故障,也很容易导致整个系统面临运行难题。
3 优化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的有效对策
3.1 优化系统架构
对于热控自动化系统而言,其架构设计工作应从经济实用、稳定性以及损失与故障控制能力等多层面考量。此外,在规定热控自动化系统各项配置过程中,也要预留足够的配置冗余,如CPC冗余、网络冗余以及电源冗余等,确保系统自身在各类突发意外事件发生时,依旧可稳定运行。
3.2 规范设备数据互连
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用电客户需求的不断增加,电厂生产设备功能种类日渐繁多,热控自动化系统所面对的工作场景更为复杂。现阶段,为满足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需求,各类生产设备需配备相应的网络接口与开发性的数据通信协议,进而实现各类生产环节的无人化干预。生产设备上数据互连,也为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智能化与自动化体系的实现创建良好基础,系统对生产环节各项数据的快速采集与分析,可实现对原材料、备品备件以及成品库数据的共享,最大限度开发数据信息内在价值。
3.3 优化系统硬件管理
强化硬件管理体系也是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优化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旦硬件设备在运行过程出现故障,热控自动化系统稳定性将会受到极大干扰。对此,电厂生产管理人员可结合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具体要求,针对硬件管理工作特点,建立更为完善的系统硬件管理机制。管理机制不仅要保证热控自动化系统的使用效率,也要保持对各类生产环境的应对能力,最大限度减少外界环境对系统运行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硬件采购过程中,工作人员需对各类生产设备以及电厂内部环境进行全面考察,结合自动化系统的使用需求,对硬件型号、功能与质量实施细致比对。此外,系统创建团队也要加强验收流程,强化日常监督与管理,降低硬件设备故障发生的可能性。
3.4 建立完善的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机制
首先,热控自动化系统管理人员需对日常维护过程中所遇见的各类逻辑故障实施细致排查,对系统运行逻辑进行优化,修复设计缺陷,避免后续运行出现同类故障。其次,工作人员在实施热控元件故障处理时,也要注重对元件使用环境的合理控制,结合实时监控体系,优化处理系统的运行环境,减少环境要素对系统的影响。最后,工作人员也要针对热控自动化系统各类常见故障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建立系统热备数据库,提高数据安全性与可靠性,并预留足够的设备运行冗余,一旦热控自动化系统出现故障,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修复。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厂需为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运行配备完善的技术管理团队,加强对系统架构、软件以及相关硬件的维护管理能力,实时解决各类问题,提高电厂发电作业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慧.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升对策[J].技术与市场,2021,28(01):143+145.
[2]王继帅.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6):150-151.
[3]张良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