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磊
山东电力建设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100
摘要:热控自动化系统有着较复杂的结构,它是电厂的重要生产部件之一,其稳定程度决定了设备的生产效率。所以,在电厂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控制,确保其可以配合发电机组进行良好的运营。
关键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对策
1导言
热控系统主要负责监控火电厂发电装置的运行,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是保证电厂设备正常运转的前提。热控系统的运行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错误操作和管理维护不到位等,技术人员专业能力也对热控设备的运行有直接影响。对火力发电厂而言,热控系统的应用至关重要,其稳定运行直接影响电厂的发电效率,必须运用先进技术实现对热控系统的严格管理,定期对自动化系统进行检修,提高热控系统的运行可靠性。
2热控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厂热控自动化是指在发电过程中,电厂需要进行初期数据的准备、发电时数据的处理、运行时仪器自主的操作、提醒与自主检测等工作。电力企业基本都是使用自然资源进行发电,南方因为水资源多,因此大多都是水利发电,而北方因为缺水,只能使用煤发电,也就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相对而言会消耗更多的能源,因此,为了节约能源,需要提高火力发电技术,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自动化操作技术,自动化操作技术可以有效地使用计算机网络编程语言来控制设备,从而完善生产的自动化。在火力发电厂,人们在自动化生产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热控自动化的研发,让火力发电厂也可以利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的远程控制。
3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构成
第一,分散控制系统。分散控制系统主要是对电厂的分散功能控制,保证设备运行的正常进行,通过自动化技术控制设备运行。电厂整体控制模块可以分为4部分,采用串口连接,通讯数据总线连接屏幕显示操作接口、上级计算机管理接口、打印机接口和回路控制单元,实现各模块对应的功能,针对不同操作模块实现功能筛选,提高电厂设备的自动控制目的。第二,辅助控制系统。电厂热控设备在启动和停止阶段,设备的电压和电流变化较大,提高系统稳定性要借助辅助系统实现,利用控制器实现对热控系统指令的识别,指令转化为可识别的语言,实现热控系统操作。辅助控制系统重点是做好控制器的安装,选择好节点,观察控制器运行的实际情况,提高技术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强对热控系统的监管。热控系统中央控制器要与辅助控制设备实现顺畅连接,控制模块会更加完整,参数异常时通过自动化技术实现调节。第三,网络监控系统。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需要借助网络监控技术实现对电厂设备的可视化监控,发电设备在运行中会产生大量参数,系统模块可以根据数据变化调整电力生产和输出关系。利用网络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电信号和网络信号传输,发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远程监控是实时联网进行的,可以保证电厂工作人员及时获得相关参数。网络监控显示效果与网络接入点选择息息相关,在视频传输过程中容易发生信号丢失,在系统使用时要预防数据的丢失和损坏,采取误差补偿的方法提升热控系统的可靠性。
4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提升对策
4.1优化设计系统逻辑
逻辑系统是否合理决定了热控自动化系统的稳定程度,采取合理的措施可以减少低误动作与拒动带来的故障。在设计逻辑系统时,需要首先进行性能测试,合理使用三取二保护逻辑方法,使用质量码来判断测点质量,这种测量方法十分可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低误动作的发生概率。除此之外,在负荷系统运行时优化逻辑系统,可以减少操作风险与劳动强度,最大地减少事故的发生概率。
4.2对系统中的仪表装置进行检测
火力发电厂技术人员要定期对热控系统故障进行诊断,尤其要做好仪表检测。首先,进行仪表的清扫和常规检修,仪表装置外壳、外露部件要完整,仪表刻度标志要完整,表盘玻璃保持透明,测量温度仪表应注明分度号,紧固件应牢固,可动部分转动灵活,调节器部件操作灵敏,接线端子板的接线标志应清晰,电源熔丝容量符合要求。检测的仪表包括数字式仪表、压力变送器、压力测量仪表、液位测量仪表等,不同仪表采取针对性检修措施,定期校准,强化投运和停用的维护。
4.3优化系统控制单元
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内部设置了分散系统,这个辅助系统可以帮助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稳定和有效运行。为了防止该辅助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需要及时地对该系统进行优化处理,优化的重点是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之后可以在系统灵敏度较强的基础上对自动化进行控制,以提高单元机组的整体运行效率与质量。其中在使用DEH系统时,技术人员要先进行此系统自动化控制软件的优化,才能提高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从而体现系统的应用价值。
4.4定期对计算机监控系统进行检查维修
首先,要优化计算机设备所处的环境,保证环境温度湿度适宜,保证清洁度,控制机柜要做好防水,各路电源熔丝容量要符合规定,各控制站柜要做好标记,柜内电源模件、控制器、功能模块要正确安装,电源线、接地线和测量回路公用线连接要正确,站间通信电缆要连接完好,显示区域键盘、显示器、打印机都要连接好。其次,计算机监控系统使用过程中要做好管理和维护,在上电启动、运行、停用阶段都要加强维护。
4.5加强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检查处理
电厂要针对热控自动化系统工作过程中产生过的各个故障进行深入分析与研究,将故障产生的具体原因查找出来后,制定系统运行管理计划,再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与实时监控,从而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减少,提高发电机组的安全性。在进行远程检查时,电厂需要进行资金与技术的大量投入,将远程监控系统安装在热控自动化系统区域附近,工作人员就能在系统平台处对系统运行时的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将标准参数与实际参数进行对比,若系统产生故障,监控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提醒,技术人员可以以最快的速度查找故障,再解决故障,以免故障越来越严重,影响系统的使用。技术人员对热控自动化系统的日常工作进行详细记录与备案,为定期检修提供参考,这样就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4.6优化系统硬件管理
硬件设备是热控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若系统运行时产生问题,则会影响其稳定性,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自动化管理机制。系统的稳定运行建立在功能质量的基础上,使用科学的对策管理热控自动化系统,可以提升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此外,在选择系统硬件型号时,需要对设备环境展开全方位考虑,保证选择的设备型号、质量与性能都达到生产要求。除此之外,还需要完善系统的验收工作,进行日常工作的管理,对系统的电源、机房的温度与终端的状态进行良好的管理,从细节的关注中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4.7完善运行管理制度
需要完善操作制度,例如在开展维修制度、激励制度与检查制度,可以使用一些小标识牌标识在一些特殊地点;需要完善热控自动化系统责任制,例如系统硬件管理责任制与系统点检责任制等,将不一样的工作内容责任详细地拆解到各个工作人员手中;需要完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完善维修制度,维修人员定期进行设备的维护检修,最快的速度查找与排除设备运行时潜在安全隐患,确保设备的稳定性。
结束语
总之,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情况直接影响了发电的质量,因此,电厂需要高度重视热控自动化系统,并使用对应的提升对策来解决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故障,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确保发电机组的工作效率与质量,从而推动电厂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帅.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对策[J].通信电源技术,2020,37(06):150-151.
[2]张良才.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对策[J].南方农机,2019,50(20):192.
[3]韩永升.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研究[J].光源与照明,2020(08):54-55.
[4]朱亚利,姜玲玲,关键.电厂热控自动化运行的稳定性[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7(1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