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热效率提升对策与运行维护方法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刘宜钊
[导读] 电厂锅炉热效率直接影响其运行的效益、节能性
        刘宜钊
        新疆天富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天河热电分公司   新疆 石河子,832000
        摘要:电厂锅炉热效率直接影响其运行的效益、节能性,如果不能保证热效率,将会导致成本增加、节能效果降低。因此在应用电厂锅炉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热效率的提升,积极改造相关的设备,利用综合性的手段提升热效率,确保电厂锅炉的良好运行。
关键词:电厂锅炉;热效率;提高途径
1提高电厂锅炉热效率意义
        通常情况下过夜锅炉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热效率主要就是燃料燃烧产生热量传递给锅炉之内的水,此期间的传递效果被称作是热效率。在应用电厂锅炉的过程中,提升热效率能够降低排烟方面的热损失,同时还能使得燃料充分性的燃烧,不会出现浪费现象和损失的现象。与此同时,在提升热效率的过程中,还能改善电厂锅炉的运行条件,提升余热的利用率,确保冷凝水的回收效果,严格控制燃烧效果与送风效果,规避锅炉跑漏问题、管道跑漏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热效率,还能使得电厂锅炉设备良好的运行,预防出现热能的损失,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2提高电厂锅炉热效率的对策与运行维护方法
2.1合理进行炉前燃煤处理
        可以采用动力配煤的方式,按照电厂锅炉的具体燃烧指标要求,将多种燃煤搭配在一起,形成新型的煤种,这样在动力配煤的情况下,能够提升热效率,大约在3%左右。使用电厂型煤的方式,将动力配煤当做是基础部分,合理进行煤的电厂分析,确保可以达到指标要求,尽可能减少漏煤问题、飞灰问题,保证布风的均匀性,降低烟尘的排放数量,确保热效率。对于电厂型煤来讲,具有一定的环保性能,应用效果也很高,主要因为其颗粒较为均匀,在燃烧之后烟气之内所含有的飞灰数量会降低60%左右,可以预防对环境产生污染。与此同时,在电厂型煤实际加工期间,也方便使用固硫剂,降低燃烧期间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电厂型煤如果不能保证燃烧效果,将会对热效率产生影响,因此,应该合理应用强化燃烧的方式,将电厂锅炉改造成为型煤锅炉,便于发挥电厂型煤的应用优势,从根本上提升热效率。采用分层给煤的设备。此类装置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代替电厂锅炉加煤斗的相关设备,在煤进入到炉膛以前,使用机械设备筛分处理,颗粒较大的煤最先配置在炉排方面,之后将中小颗粒的煤设置在上面,形成不同的煤层,分层次的燃烧,提升热效率。此类技术措施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改善电厂锅炉的着火基本条件,主要因为上部分的小颗粒煤吸热效果好、着火的速度快,能够加快着火的速度。与此同时,不同煤层之间有着一定的缝隙,可以减少燃烧的阻力,提升通风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炉排的热强度,同时还能保证煤层的燃尽程度,对提升热效率来讲具有重要的意义。
2.2积极进行燃烧设备的改造
        对燃烧设备进行改造的目的就是保证电厂锅炉的煤种适应性能,提升着火的及时性、稳定性,使得燃烧更加强烈,燃料可以完全性、及时性的燃尽,烟囱所冒出来的是灰色烟气,在确保热效率的同时,预防出现热损失的现象。在具体的燃烧设备改进工作中,应重点进行炉拱结构、下抽烟气设备、布风系统的良好改造。合理进行炉拱设备的改造处理。对炉拱设备进行改造的过程中,为了能够预防电厂锅炉应用劣质煤所出现的问题,应设计前拱部分、后拱部分,确保质量较低燃料在应用的过程中,着火更加及时、稳定。具体改造的过程中应确保前拱的温度在合理范围之内,尽可能提高煤层方面的辐射热量。对相关的前拱长度、宽度进行改进,使其形成能够充分接受后拱区域所输送热量的良好空间结构,确保将热量辐射到煤层区域之内。

在改造期间,可以将前拱的长度延伸到煤层的预热区域、干燥区域、挥发区域和着火区域,在提升覆盖率的同时,将高度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以免出现热效率的问题。对于后拱部分来讲,长度应该覆盖在旺盛燃烧的区域,覆盖率在60%左右,确保可以将高温烟气输送拱外,增强燃烧效果的同时,为前拱部分输送热量,保证热效率。
2.3燃烧与配煤的调整
        在燃烧调整的工作中,应该保证炉膛温度在合理范围之内,主要因为炉膛温度属于燃料迅速、完全燃烧必备条件,直接影响热效率,因此,在调整燃烧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炉膛的温度,将上部分温度控制在1200摄氏度左右,使得火焰的颜色呈现为橙色,出口的温度控制在800摄氏度以上。与此同时,在燃烧调整的过程中,还应该严格进行空气系数的控制,保证配风的合理性,可以通过鼓风机设备、引风机设备的调整进行处理,并且配置二次风系统,将其风量控制在总量的15%左右,温度控制为70摄氏度左右,风速控制在每秒50米左右,保证空气系数能够满足燃烧需求。其次,在配煤调整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结合负荷特点针对给煤数量进行调整,适当在煤中喷水,尤其是碎屑含量较高的材料,喷水不仅能够预防出现漏煤的现象,还能规避飞灰损失现象,并且水在受热之后能够成为水蒸气增加煤颗粒之间的间隙,利于在燃烧的过程中通风。但是如果喷水的数量过多,会对着火效果产生影响,预热干燥的时间也会有所延长,水在转变成为水蒸气的过程中会消耗很多热能,不利于提升热效率,因此在洒水的过程中需要将水数量控制在煤总量的8%左右。并且在配煤环节中也需要合理使用闸板,便于控制煤层厚度,将其设定在8厘米左右,需要注意的是,闸板很容易出现烧损的现象,对配煤效果产生影响,所以必须要及时性的维修或者更换,保证配煤效果的同时提升热效率。
2.4受热面的科学布置
        具体的受热面布置工作中,应该科学化开展水冷系数的调节工作,以此来更好的进行排烟温度控制。主要因为在烟气温度过高的情况下,热效率难以控制,而如果受热面的数量过多,也可能会使得排烟温度过低,出现严重的浪费现象。所以说在受热面布置的过程中,应保证科学性,将每小时4吨的电厂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在200摄氏度,每小时10吨的电厂锅炉排烟温度控制在160摄氏度,确保受热面布置的合理性。
2.5定期开展清理工作
        在提升电厂锅炉热效率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灰尘、水垢的清理,以免受到水垢和灰尘的影响出现热效率问题。①应强化水质方面的管理力度,确保水质能够与标准之间相符。电厂锅炉在出现水垢之后,导热系数会有所降低,要想确保锅炉的出力效果,就需要增加锅炉火侧温度,这样很容易使得受热面增多。在电厂锅炉日常运行、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必须要重视水垢的清理,尽可能清除其中的水垢部分,保证热效率。同时在锅炉使用的过程中,还需严格进行水质的控制,保证水质量的同时预防水垢对热效率产生的影响。②做好灰尘的清理工作,尤其是电厂锅炉受热面火侧,很容易出现灰尘积累的现象,在有灰垢以后会出现染上浪费的现象,热效率降低,一般情况下灰垢厚度在1毫米的时候,浪费燃烧就会超出10%,对热效率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导致锅炉出现腐蚀的现象,使用寿命缩短。在此情况下就必须要积极开展灰垢的清理工作,安排专业人员在锅炉受热面区域、容易有灰垢的区域,经常清理,以免影响热效率。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在电厂锅炉运行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热效率的问题,而合理提升热效率不仅能够增强节能效果,还可以预防出现锅炉损坏的问题,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电厂锅炉运行期间必须要重点进行各个设备的改造,加快着火速度、提升燃烧效果、保证燃尽的效果,改善热环境,确保热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志建.燃气电厂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测试与分析[J].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9,22(6):51-53.
[2]张骞.电厂锅炉热效率测试不确定度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19):119-120.
[3]何家骏.降低热损失提高电厂锅炉热效率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8,34(17):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