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及其施工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王茜茜
[导读] 我国电力事业已走入飞速前行的阶段
        王茜茜
        聊城华昌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   聊城市  252000
        摘要:我国电力事业已走入飞速前行的阶段,但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特别是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中出现一些不足。电力企业基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的优势和实际运行状态等内、外多种因素来设计严谨且细致化的管理措施,使后续各项操作呈现出标准化,将整体的操作质量做到极大程度提升。
        关键词:配电网;工程技术;安全管理;具体措施
        引言
        电能是人们生产生活中最为重要的能源,也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的内燃力,想要促进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就需要重视电力系统的升级与优化,尤其是做好配网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工作。因此,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必须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研究,不仅要重视当前阶段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更要重视对问题的总结,更好地促进我国电力事业迈上新的台阶。
        1配网施工技术的特点
        从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各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电力工程的建设水平以及质量,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以及暴露了传统施工技术更多的弊端。配网作为电力系统中尤为重要的一环,在推动电力行业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但是,由于配网电力工程自身所具有的特点,以及近几年逐渐增多的工程建设,导致各种施工技术问题频繁出现,如果不加以解决,不仅会让事态愈加严重,影响整个工程建设的质量,同时还会影响用户正常的用电需求与用电质量。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想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条件,就必须要重视配网工程中施工技术问题的研究。
        2配网工程的建设流程
        2.1编制施工方案
        对于配电网工程建设而言,其基础以及施工工作基础就是施工方案,为此,科学、合理的编制施工方案尤为关键,施工方案在具体编制时,需要重点关注描述施工资料整理、施工技术、经济投入和施工管理等,为此,各参建单位需要进一步明确责任,且施工过程需要严格遵守规范和设计。
        2.2设计施工图纸
        为确保配电网工程的质量和功能满足预期要求,并最终达到施工图纸设计质量,这就需要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进行有效沟通,并准备好用户数量、用电规律及用户类型等设计资料,并对配电网覆盖区域环境进行精准掌握。同时,还应有效评估配电网如今和未来的负荷变化状况,且为保证设计与施工图纸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则应该对用电设备位置与数量进行合理的设置。
        2.3施工前准备
        配电网工程施工进度及效率会直接受到准备工作的充分性影响,故此,应召开相应的建设工作会议,保证参建单位施工设备、材料和人员等都落实到位,进而为施工单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2.4施工及验收
        建设中,监理单位要充分认识保证配电网工程质量的重要性,以适应社会生产和电力工业健康发展的需要。做好施工监理工作,提升对各施工环节的管理力度,确保施工中,施工人员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要求专家组在竣工验收过程中认真分析各种资料,严格检查各环节的施工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整改,进而最大程度确保配电网工程运行的安全及稳定。


        3配电网电力工程中的施工安全措施
        3.1设计检查周期,规避多种风险
        各企业在生产中所需的电力呈现出多变性,电力企业应对配电网运行的时间进行重视,故必须完成各阶段的检修,以使电力系统在各时期能够稳定且长效性的运转。电力企业应结合实际情况来设计检查方案,做到周期性并形成一定的管理模式。因电力设备的使用量在激增的社会需求下加大,电力企业应对检修的整体力度做到极大程度加强,对工作时间进行有针对性调整,继而完成各阶段的细致化检修,让传统的检修周期改变,避免盲目性,同时提升整体的检修效率。电力企业带着前瞻性思维,对紧急情况做到深究,能够找到电力故障的原因并设计预防方案,让电力设备的损耗减少,能够输送足够的电力资源而凸显平稳性。具体操作中,施工人员应对危险点进行极高且精准的辨识,同时配以防范对策,使配电网电力工程中的不安全状态做到全面且科学分析,规避不安全行为而将危险源进行整合,将操作中的危险情况进行彻底消除。为此,施工或检查之前应做好技术交底,确认管道、电缆等潜在的危险点,配以评估来划分其等级,还应审查施工各阶段的方案,结合现场情况来完成后续的修改,迎合配电网电力工程的建设需求。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应设计多元宣传方案,让施工人员带着极高责任感去进行定期化的细致检查,对于微小的隐患也不会放过,使整个电网凸显出稳定和长效性。
        3.2优化管理措施,实现规范操作
        配电网电力工程在新时期下重视各操作环节所需的安全管理并对所用措施做到极大程度优化,使变压器、线路和多处杆塔等管理凸显出极强的规范性。具体而言,(1)设计杆塔管理时,应将重点放在架设环节,使整体结构稳定,故应结合强风影响、底部的埋挖需求等来进行操作。电力企业应对实际的加固标准做到深究,计算出架设高度、选用金属材质的杆,同时根据区域特点规划所用线路,让其更为科学而迎合配电网系统的需求。实际操作时,电力企业应加强现场的管理,让地锚、抱杆等完成布置,重视铰磨施工,对于地面拼装应做到细致化。施工人员还应将螺栓进行固定、找准吊点,要对操作现场做到及时清理,让各工序同时进行,控制好施工的整    体进度。(2)针对线路环节,采用架空手段,特别是野外操作时应做到多方考虑,例如,对实际的传输环境和不同干扰因素进行收集,继而设计出应对短路情况的方案,做好精准化预防。若遇到线路交叉而引发的一些问题,电力企业可深究设计图纸,将施工的困难逐一克服并控制好整体的成本。对线路进行组装时,施工人员应结合可能出现的结果或风险预测等来优化线路,对其中装置做好增设,例如,线路中所需用的绝缘子应带有防雷功效,将意外事故概率的减少。通过接地装置将雷击所带来高压引入地下,使电力工程设备不会受到雷击的破坏,提高安全管理在配电网电力工程中的有效性。
        3.3巧用自动技术,凸显智能管理
        配电网的运行中受到各环节的影响及设备本身精准度的制约而易出现一些误差,故自动化操作可将失利等问题做到极大程度避免,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使整体的供电服务在新时期下呈现出智能和优质化。自动化技术与配电网电力工程的结合时应做到有方向的改进,而不是呆板套用,让供电稳定性增强,还能对配电网络的功能做到科学且全面化的配置,让网络带有极强的疏通性,应对以往遗留的问题而凸显自动化技术的价值。(1)在架空线路的设备中增设自动开关,根据合闸操作的实际原理与自动化技术结合,让开关的配置操作有着精准和灵活性,还能在先进技术下做到主从综合监控。(2)可增设电缆线路的设置开关,结合实际需求,配以自动的三遥功能而自动隔离故障所在区域。例如,环网线路中某个一遥出现突发故障,那么三遥功能会开启而将信息传递至总控制中心,继而迅速将故障区域进行隔离。(3)在架空分支位置处增设线路开关,使之能够对控制模块进行自动化的保护,配以故障隔离来减少整体损失,能够在最快速度中完成高质量的检修,将常见问题做到极大程度的规避,同时还可以对整个运行系统做好配置。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企业在遵循施工标准的前提下,对安全设施保障进行切实有效完善,能够将各环节紧密结合而有序进行,使技术得到科学考量,让电力工程的施工水准迈向新高。
        参考文献
        [1] 朱华伟.关于配电网电力工程技术问题分析及其施工安全探究[J].现代国企研究,2020(16):149.
        [2] 朱文广,熊宁,钟士元,唐玮,舒娇,李玉婷.基于区块链的配电网电力交易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20,46(24):165-172.
        [3] 杨志华.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施工安全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20(13):123-1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