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分析探讨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刘永龙 1 桑恒军2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稳定
        刘永龙 1 桑恒军2
        1.邹平县汇能热电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  256200
        2.邹平县汇能热电有限公司 山东滨州  256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稳定,促使我国电力工程电气自动化技术也越来越成熟,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属于电力工程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基于此,本文将对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技术;电力工程;应用分析

1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
        电力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体现。(1)可以使电力工程运行技术得到提高。电力工程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时,需要优化与升级相应的设备与技术,不断对电力工程项目的网络管理控制能力进行提升,使电力工程的运行越来越安全,从而实现电力工程最大化的经济效益。(2)可以对电力工程运行的安全需求进行满足。在电力工程中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时,可以对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进行引进,以及通过软件的应用与程序的改进,定期对电力工程的设备巡检,使设备发生故障的情况减少,促使电力供应越来越稳定,以及对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进行保障。(3)可以使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得到提升。因为会涉及电力系统的电网结构,也会建立较多的子系统,而且在所有系统与设备的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信息数据,所以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能够更加利于整理与分析这些信息数据,确保根据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作用,使设备的管理能力得到提升,促使系统进行更加安全稳定地运行。
2 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2.1 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工程中,能够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对电网运行的调度工作水平进行提升,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体现。一方面,通过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不断提升电网调度中采集、分析与处理数据的效率,确保通过使用自动化的方式对电网调度工作进行开展,能够实现电网调度的自动化,从而改善电力工程的电网调度工作情况。另一方面,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能够根据电力工程的实际情况与相关运行管理规范,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使用自动启动操作,有效地控制其中的生产设备,而且必须始终保持自动下指令的方法,对电网调度工作进行开展,才能够确保顺利地开展电力工程电网调度自动化,从而为高效的电网调度工作提供大力的支持。
2.2 变电自动化技术
        将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变电站的实际工作中,能够确保其通过与现代通信、计算机、电子设备技术、数据信息处理信息技术进行配合,促使变电站越来越智能自动化,例如智能变电站的无人值守,一体化倒闸操作等。如果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利用一体化倒闸操作防止人为操作失误,然后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机械自动化调整进行开展,不断优化机械,对资源的浪费进行降低,能够使运行人员的实际工作量与工作难度得到降低。同时在高压电的环境下,必须极其重视运行操作人员的安全问题,如果对电气自动化技术进行应用,可以有效地保障的电站的安全。虽然变电站具有很多复杂的层次结构,需要运维人员维护每一个环境,才能够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度,但是通过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实现智能变电站的无人值守,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设备就可以很快地找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反馈,可以让运维人员及时对其进行检修,避免问题进一步扩大。
2.3 在多元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继电保护装置也是电力工程中一系列保护设备的总称,常见的有电流保护、平衡保护、瓦斯保护、差动保护等几种,这些不同类型的继电保护装置共同维护了电力工程的正常运行。

继电保护装置具有速动性、灵敏性等特征,但是由于工作环境恶劣,在受到强烈震动或电磁干扰后,很容易出现灵敏度降低,或者是误动、拒动的情况,从而失去了保护电力系统的功能。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对维护其稳定运行、延长其使用寿命有显著作用。实现途径有二:
(1)直接监测继电保护装置,获取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参数,判断装置是否存在异常工况;
(2)控制其他装置加以保护,例如调节变压器、稳压器,保证电力系统中电压稳定,减轻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负荷,对维护其稳定运行也有积极帮助。
2.4 在电网运行监测中的应用
        近年来,因为电力工程出现突发故障而导致局部电力供应中断的情况时有发生,对电力用户和供电企业均造成了严重损失。统计数据表明,电网运行中故障类型多样,既有外部因素导致的,如雷击等;更多的是内部因素造成的,如电气设备老化导致绝缘失效。为了实现对电网运行的动态、全面监测,确保有异常状况、故障隐患能够被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理,必须要应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其监测原理为:电网中分布着大量诸如传感器之类的信息采集装置,以特定频率采集电气设备的运行数据;利用无线通信装置,将数据传输到终端控制中心,并在数据库中暂时存储;中央计算机运用大数据技术,将电气设备的实时参数和标准参数进行配对。
3 电力工程中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智能化
        随着电力系统网络的不断扩展,需进行管理和控制的数据源数量以及规模在日渐膨胀,面对大体量数据运算管理工作,传统的人工机械管理方式已无法应对当前的控制规模。人工智能是基于机器学习的方式对某些特定的程序和逻辑进行控制掌握,人工智能的加入对于电力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会带来颠覆性的影响。
        首先人工智能会逐渐取代传统的人工干预控制,在实践过程中,人脑由于受到精力和疲劳的双重影响,工作一段时间后运算能力和准确性就会出现大幅度的下降,而这种明显的控制能力下滑会直接影响到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管理。由于电力控制工作是一种机械式的对照式管理,只要对其内在的逻辑或是因果影响关系有一个认识,就可在合适的时间以合适的指令完成适合的动作,从而达到对电气系统进行控制的目的。人工智能在进行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管理学习过程中并不需花费太长的时间,就可以掌握其中的逻辑关系,只要对各类正常数据信息和异常数据信息进行比对学习,然后再在其程序中加入不同编程,让其能够根据数据变动情况进行自我分析,达成对数据结果的运算表达判断不同类型数据波动情况所代表的含义并对其进行相关的控制。
3.2 微型化
        在电力工程应用功能不断丰富的背景下,电力系统的结构组成也变得更为复杂,无形中增加了系统管理的难度,也影响了系统运行的稳定。随着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电力系统结构的简单化、微型化,将会成为一种发展趋势。相比于现阶段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独立分布的电气设备,微型化的电力系统结构,除了进一步压缩电气设备的体积外,还能够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中化布置的方式,提高了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除此之外,随着电力工程规模的扩大化,电力自动化系统数量增加,在乘数效应的影响下,每年产生的运行能耗也不容小觑。未来电力自动化系统朝向微型化发展,对降低系统能耗也有一定的帮助。
4 结束语
        电力行业的发展和同行竞争的加剧,迫使电力企业不得不创新电力自动化技术,并将其应用到电力工程中,在实现电力系统运行监测和故障自检,以及降低电力设备运行损耗和提高电力能源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出技术优势。电力企业要从资金、人力等方面加大投入,为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创新应用提供必要的支持,让电力企业能够提升供电质量、增加经营效益,在行业竞争中实现自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颖利.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湖北农机化,2019(24):89.
[2]李逸泽.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探析[J].湖北农机化,2019(23):83.
[3]周鸿亮.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南方农机,2019,50(11):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