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力自动化系统与 10kV 配电网运行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王友明
[导读] 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
        王友明
        大理供电局生产运营监控及配网管理中心 云南 大理 671000
        摘要:随着时代与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电能的需求日益增加给电力行业带来巨大挑战。主要从电力自动化系统与配电网实际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发展的重要性,在配电网中加入自动化系统能够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满足社会群众的用电需求;其次就是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原则,其一定要遵循系统安全性、实事求是以及与时俱进3项原则,能够保证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与稳定;最后就是自动化系统与配电网运行管理的应用要点,其一定要遵循自动化系统运行管理的要点,从而能够有效提高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系统;配电网;运行管理
        1配电网调度运行过程的安全监管
        对配电网调度的过程进行监管,是保证配电网调度运行安全的重要条件。在配电网调度过程中出现问题的时候,都需要及时进行解决,否则就会影响配电网调度进程以及调度过程中的安全。所以,对配电网的调度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具备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分三个方面进行简述:(1)保证配电网调度进程顺利。在进行配电网调度操作时,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外在环境温度、作业条件、施工场地所处位置等等,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配电网调度过程会出现突发性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配电网调度的进程很难推进,因此会影响整个配电网调度过程。如果在配电网调度运行过程中,能够实时进行安全监督,即使出现问题,也能在第一时间结合问题和所需技术解决问题,从而保证配电网调度进程的顺利。(2)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如期完工。配电网调度是由不同板块共同协作进行的,这些不同板块又由不同的技术人员负责,利用对应板块的技术去推进配电网调度进程,保证工程能够如期完工。配电网调度过程具备一定的危险性,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小心谨慎,而且需要电网本身具备安全性。确保电网的安全性,只有通过监督配电网调度过程,保证每一环节、每个板块不出现问题才可以保证。所以对配电网调度运行过程进行安全管理的监督,才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工程的如期完工。(3)给电网带来稳定的经济效益。进行安全监管是配电网调度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配电网调度的结果和完成时间是电力企业调度实力的表现。在众多的电网企业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出众的实力,才能保证配电网调度运行过程的顺利进行。所以一个电力企业如果能够在配电网调度中,重视运行过程的安全监管,及时处理配电网调度过程的问题,那么配电网调度的完成效率自然提高,不需要为监管不力导致出现的问题买单,保证配电网稳定的经济效益和提升用户的供电可靠性。
        2电力自动化系统在10kV配电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
        2.1配电网设备的运行监测
        配网设备运行时,通过对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能够通过专题图等方式,详细、准确地展示出整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工作人员只需要对图像进行观察,即可掌握设备情况,有利于整个配电系统设备的监管,为决策方案的制定奠定良好基础。常见功能包括:(1)监控设备运行状态。配电设备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出现跳闸、异常运行等情况,若出现这些情况,将会对整个配电系统的运行造成较大干扰。而大数据挖掘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及早发现这些异常。(2)缺陷隐患检测。对于配电设备来说,可能会存在一定的缺陷隐患,通过对缺陷隐患的检测,掌握缺陷数量与类型等,可有利于缺陷的处理。(3)工作计划数据检测。供电企业针对自身发展需求,结合配电设备具体情况,编写出相应的运维计划,并合理安排工作,采集各班组工作信息,检测工作实施状态,判断出各项工作是否符合要求,是否达到满足预期目标。(4)用户停电检测。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检测出停电情况,包括停电的起始点,停电的累计时间,分析出停电的原因等。并通过图像的方式,将这些信息展示出来,以加强对这些情况的了解程度。


        2.2电力系统运行中的自动化技术应用
        借助智能保护技术,维护电力系统稳定性。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实现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建议要积极顺应这一阶段电力系统运行自动化发展趋势,借助智能保护技术,加强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的保护,以此提升供电企业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现如今,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建设已经进入智能化发展阶段,此时建议将电力自动化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融合,充分利用BIM模型,搭建城市供电系统运行模型,引入大数据技术,实施、全面获取供电企业服务区域的供电系统运行过程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及时发现系统运行异常问题,在未产生供电电力系统运行事故之前采取措施,维护城市供电系统稳定运行状态,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营造良好城市供电服务环境。借助自动化技术,保障配电网运行效率。新时期背景下要想实现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建议借助自动化技术加强对配电网络运行的监控力度,实时获取配电网络运行数据。建议技术人员立足于供电企业实际情况,根据地区用电需求、电网建设标准、电力服务覆盖范围等情况,配置配电网管理主站,在配电网线路安装故障指示器、通信网络设备、信号汇集单元设备,搭建配电网线路状态智能化监测系统,形成自动化、智能化的配电网结构,实施监控配电网运行情况。一旦配电网在自然因素影响下发生故障问题,则能够及时确定锁定故障位置,精准定位,传输故障信息,启动应急机制,提高配电网故障处理效率,尽可能缩短由于配电网络故障引发的地区停电时间,从而提升配电网运行效率,凸显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
        2.3 PLC技术的应用
        在电力系统运行中,PLC技术是最常用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其功能在于电力系统的有效控制,可自动控制电力系统的各个设备、器件及参数,保障其稳定可靠稳定。细化来说,PLC技术的应用体现在以下几点:(1)顺序控制。在电力系统运行中,PLC技术的应用可全面采集设备、器件的各项参数,如开关状态量、模拟量等,传输至控制中心,协调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参数,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保障稳定可靠供电。(2)电源控制。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备自投装置以手动或自动方式控制,在备自投装置投入瞬间出现断电现象,影响供电持续性。PLC技术的应用,可实现备自投的可靠投入,防止断电现象的出现。(3)断路器控制。传统电力系统断路器控制模式为继电器,该控制方式存在接触不良故障,降低控制可靠性。针对该问题,电力企业可引进PLC技术,结合电力系统整体运行参数,控制断路器的开启或闭合,且在电力系统出现运行故障时,PLC控制系统可控制断路器自动跳闸,发出相应报警信息,提示电力人员,为故障运维提供便利。(4)过程控制。在电力系统中,PLC技术可通过内置程序算法,对模拟量进行控制,如电力系统设备器件的温度、压力等参数,实现I/O模块的有效A/D转换与D/A转换,优化电力系统设备器件运行过程,提高运行效率。
        结语
        我国从改革开放一直到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已经经历过许多阶段,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条件也有着更高的要求。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用电量也日渐增高,我国的配电网只有扩大建设的规模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对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是一条重要发展途径。重点分析了电力自动化系统在10kV配网运行管理中的应用,希望能够对我国电力领域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高志远,王伟,孙芊,等.IPv6及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电力,2016,49(12):114-120+173.
        [2]戴玲利,王明月.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技术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13):109-110.
        [3]辛耀中.新世纪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J].电网技术,2001(12):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