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敏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临颍县供电公司,河南 漯河 462600
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不断完善内部审计规章制度,依据内部审计职责,对电网企业的各项业务进行监管与评估,找出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问题,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可更好地提高电网企业的工作质量与效率。如今,内部审计部门已经成为电网企业的重要部门,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管优势,把内部审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电网企业的发展、管理和提高效益上面,加强内部控制,提高风险防范,顺应现代化企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的治理体系和标准,促进整体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实施
引言
近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已然成为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资源。信息技术被广泛用于社会各个方面,正悄无声息地融入我们的生活,为我们带来诸多便利。其在企事业单位管理领域的大范围应用,更是较大程度上带动了企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上的不断创新。作为公司治理四大基石之一的内部审计是企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模块,对企业的治理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主动适应信息化飞速发展,并加快推进企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进程,是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事业单位自身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紧密关系着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免疫系统的重要作用和内部审计模块的创新与发展。由此,大数据审计应运而生,其作为一种新型审计模式,与传统审计模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接纳和广泛运用。
1企业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必要性
首先,信息化时代下降低内部审计风险。信息化广泛在业务处理中被运用,业务的复杂和信息化程度增加,内部审计若依旧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式、方法,难以从复杂的业务中寻找合适的样本推断总体,使得总体审计效果不佳,增加了审计风险。因此,应积极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系统,大力提升内部审计的信息化水平,提高内部审计抽样和方式方法的信息程度,提高内部审计的检查效果,从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其次,信息化时代下提高内部审计效率。传统内部审计下,内部审计人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企业各职能部门翻阅资料、记录各项数据、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内审工作在大型企业里需要花费更多的人力和时间,随着企业业务的复杂和繁多,这种传统的内部审计取证工作方式明显导致内部审计效率降低。因此,提高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建设,改进内部审计的工作方式和方法,能大大提高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让内部审计更好的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2企业内部审计系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
2.1信息化内部审计实施标准不够完善
国家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方面尚未出台统一执行规范和标准,导致企业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大多是根据各企业管理层自身的喜好和财力支持来自主决定如何建设内部审计工作,对信息化内部审计的建设标准缺乏规范认识,内部审计的相关规章制度也并不规范,这种建设具有一定的盲目和不科学性,这都使得企业的信息化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良莠不一。
2.2人才储备不足,缺乏复合型人才
显而易见的,我国信息化的发展速度极快。所以,如果想要在内部控制下的企业当中尽快实现信息化,企业就必须认识到复合型人才在实行财务信息化过程当中的重要作用。因为复合型人才一方面需具备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又需具备良好的信息网络技术。他们能在信息化财务管理过程中及时的发现并解决相关问题,而且还能节省企业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然而遗憾的是,现阶段我国企业还未能意识到复合型人才对企业信息化的巨大帮助作用。笔者所在的公司虽然已基本实现财务信息化,但是现在所拥有的复合型人才储备量也同样不高。
2.3缺乏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战略意识
首先,在国家层面。
国家相关部门未明确提倡企业积极建设信息化内部审计的指导思想,未给广大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作出较好的指引和规范,导致各企业自主决定展开或者不展开内部审计管理工作,企业展开内部审计工作的具体方式也良莠不一,未能达到较为统一的标准。
3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实施路径的具体建议
3.1完善信息系统风险预警功能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信息环境下,企业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要充分利用和发展信息系统的特有的优势作用,针对内部控制工作信息系统进行有效完善,进一步建立风险预警功能,利用信息化系统对信息处理的速度快、效率高、信息处理过程中人工干涉少等特点,有效减少企业内部控制工作中的舞弊和违规操作现象,降低舞弊和违规操作发生的可能性。例如,在管理和控制信息系统登录密码方面,对密码输入操作设计规则,如果密码输入错误导致无法登录超过规定次数,系统就会自动锁定该用户的权限,从而有效防止无权限人员违规登录系统,从根本上防止舞弊以及违规操作情况的发展。
3.2更新内部审计理念,注重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审计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内审人员需要认识到大数据审计将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在进行审计信息化建设的同时,员工应当及时更新审计思想观念,发散审计思维,树立信息化的意识,顺应新的大数据审计模式。大数据审计对内审人员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和知识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应注重对内审人员的多维度培养。内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专业的财务会计、稽核审计、经营管理等知识,还应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熟练运用审计软件和大数据管理系统。
3.3强化内审管理意识
当前企业内部审计管理结构亟需完善,为了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水平,转变传统的内部审计管理理念是非常必要的。例如,企业经常组织财会、内审人员学习新型会计审计、财务审计、报表管理、内部控制等专业知识,给企业实施信息化内部审计管理提供人力资源。在会计信息化背景下,企业管理层应结合会计改革要求,根据会计信息化发展方向,调整内部审计工作方案,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引导内部信息化审计工作顺利进行;在大数据时代,内部审计人员,要不断提升大数据信息化管理技术,从内外部广泛收集与挖掘数据和资源,并通过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新的风险领域,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3.4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精准度。在集团层面推进审计软件的使用,选择有实力的软件公司,依托互联网的大数据技术,搭建信息化数据平台,将集团内组织的管理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整合起来,对重点的环节设置风险预警指标,内部审计人员实时监督,避免触碰红线。搭建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一项复杂综合的工作,需要经营管理者调动整个集团的力量持续调整和优化。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配合制定操作指引或负面清单,在各个环节的风险点把控。完备的内部控制体系是内部审计的重要指引和保障。
结束语
现今企业发展形势紧张,为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国企应当及时加强内部控制。同时,基于现代社会信息化环境,企业应积极加强内部控制的信息化建设,合理应用先进信息技术,优化内部控制工作体系,完善内部控制运行机制,从而有效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强化其对风险的应对能力,保证企业实现健康、稳定发展,保证资本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陈春旸.中小企业审计信息化问题及解决对策[J].商场现代化,2019(22):109-110.
[2]董江涛.大数据时代施工企业审计技术创新的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2):60-62.
[3]郑蕊平.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2):67-68.
[4]张晓天.浅谈互联网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J].市场周刊,2019(11):84-85.
[5]张磊.信息技术助力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转型的探究[J].商场现代化,2019(20):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