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能源项目创新管理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靳睿哲
[导读] 本文主要以分析项目管理过程中承担风险和管控因素
        靳睿哲
        国家电投集团广西灵川风电有限公司,广西 桂林 541200
        摘要:本文主要以分析项目管理过程中承担风险和管控因素,从而规避不利因素牢牢把握战略方向为目的,实现企业项目管理高效率、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项目管理;风险;因素;发展目标
        引言
        “十三五”规划以来,我国更加注重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风力相较于其他能源发展有更好技术优势和环境效益,技术的成熟和市场潜在效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涉足风电产业链,从长远发展和经济效益战略视角来看,项目管理已成为影响企业未来管理模式最重要因素之一。
        1 项目管理发展概况
        项目管理最早源于建筑行业,以曼哈顿计划命名,后期由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于20世纪五十年代引进中国,现已逐渐形成一个成熟的理论框架。项目管理因具有灵活响应、资源整合、有效应对风险的优势,已逐渐上升为一种新型企业的管理模式,并具取得了良好的管理成效。
        2 项目管理风险
        项目管理贯穿整个施工建设过程,总体归纳为:项目可研——项目核准——项目开工手续办理——项目工程建设——项目投产五个阶段。基于项目生命周期图来看,工程建设所占时间周期比重最大,这也意味着该阶段过程中所面临各方面风险因素相对来说更为复杂多变。
        3 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保之间辩证关系
        ⑴项目工程建设重点强调 “五控制两管理一协调”管理手段,主要依托两方面:一是人力资源,二是机制。“五控制”[1]指安全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和环保控制“两管理”指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
        ⑵安全、质量、进度、投资、环保在项目管理中都体现一个 “以人为本”的共同点,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人作为生产要素中一个重要因素,项目建设、运营、安全、质量、效益等最终都要靠其来完成。表面上看,不同的主体对各个要素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但对安全、质量、进度而言,效益的趋向是可逆的—若质量、进度和效益没有控制好,可以通过返工、索赔或补偿等方式弥补。[2]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质量问题,其后果就伴随人员伤亡、社会负面影响等无法弥补的损失。此外,环保作为可持续发展践行要求,一旦造成生态破坏,与其相伴、制约的质量、进度、效益指标都会被打破,可控因素将不能再作为项目管理可靠的评估标准,所以追求高质量建设只有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才能确保企业的效益得到最大化,提升项目管理竞争力。
        4 质量控制分析
        ⑴质量控制是项目管理的保证要素,同时也是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致力于满足项目建设质量要求,通俗来讲就是采取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保证工程质量满足合同需求、设计文件、规程标准。
        ⑵质量控制按照实施的主体不同划分为自控系统和监控系统,具备一套完善、监管力度到位的质量管理方式,不但能避免客观和主观上可能发生的风险,而且对企业长期回报效益过程中能降低设备维护成本。


        ⑶质量控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3]: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基于项目生命周期可能面临风险因素比重,我们主要对质量控制的事中控制进行分析。
        ⑷事中控制过程中,将工程构架划分设备、机电安装、风机基础三方面。实现承包商等同化管理首要前提条件是明晰各承包商权责界面,从以下三方面论述:
        ①设备供应和质量控制。多数风电设备采购主要依托各发电集团下属设备成套公司进行采购,以监造和督造双重抓手的手段保障供应商所供设备在技术条件、制造流程、工艺质量上实现严格把控。
        ②机电安装质量控制。机电安装控制主要从两方面控制:一是设备厂家、施工承包商、设计单位、设备调试、施工监理等,二是技术监督、设备生产运行维护。[4]前者从满足设计要求、设备入场验收、安装技术水平、设备功能实现角度出发,为机电安装整体过程奠定质量保障。后者从设备生产运行和检修维护角度出发,通过试验、现场跟踪方式等进一步校验设备质量是否符合实际生产需求。
        ③风机基础质量控制。其控制过程同机电安装类似,一方面强化权责对应的承包商实现责任落实,另一方面通过具备资质单位现场监督,达到控制风机基础每个环节质量的目的。
        5 “两管理”分析
        ⑴所谓“两管理”分别指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合同管理是实现企业一定经济目的,对承包商主体明确相互责任、实施有效管理的方式之一。目的是为了保证业主基本利益,有效降低风险,提高施工效率、工程质量,避免项目建设过程中资源浪费。
        ⑵信息管理是对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情报、文件、记录、资料进行收集整理传递储存工作的总称,是决策人员真实有效的决策依据,其作用贯穿整个项目流程,对促进管理工作规范化,加强项目目标控制、提高项目沟通效率、实现项目协同作业有及其重要引导和辅助功能。基于信息管理对项目建设产生的信息转换、反馈、对比、纠偏的控制作用,掌握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在各个环节过程中极为关键,涉及到项目管理作出的决策和判断,工程进度进度安排、并网投资等方面。
        6 “一协调”分析
        ⑴“一协调”[5]即为组织协调。抽象形容其为无形的“网”联结着所有承包商与业主、平行承包商们之间,使其处于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监督的平衡状态。从质量上看,实现了对项目质量检验需求的层层把关;从技术方面讲,为项目生产运营奠定了基础保障;从管理上分析,达到了相互制约管理的目的,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风险隐患。
        ⑵综合上述几点分析,项目管理采取“五控制、两管理、一协调”方式不仅能提高企业管理综合能力,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环境,还对有效实施风险控制,对强化项目管理具有明显竞争力优势,为企业盈得良好口碑,打造一流品牌形象。
        参考文献:
        [1]城镇燃气工程建设管理的要点 Essentials for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City Gas Projects.黎延志-《煤气与热力期刊》-2017
        [2]浅谈营业线路的施工安全管理——以胶济铁路客运专线的施工为例.刘俐-《当代经济期刊》-2009
        [3]浅论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夏琳琳-《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期刊》-2017
        [4]探究机电设备安装工程与验收管理的具体措施 .郭峰- 《科学与财富期刊》-2018
        [5]浅议基坑工程质量的监理控制.唐传政-《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期刊》-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