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飞
广州南沙联合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和环保标准的提升,低速集装箱牵引车,也开始寻求电动化转变,本文结合笔者所参与的低速集装箱牵引车混合动力改造,介绍低速集装箱牵引车改造思路。
关键词 港口生产 低速牵引车 混动
一、项目背景
低速集装箱牵引车用于港口、物流园等半封闭场所,不进入市政道路,最高限速一般不超过30公里/小时,使用柴油、天然气能源,驱动形式为4×2结构。近年来,随着排放法规的升级,多地已停止购买纯柴油动力低速集装箱牵引车。天然气低速集装箱牵引车受港口、物流园内未建设加气站、危险品监管等因素影响,使用率不高。纯电动低速集装箱牵引车受造价、充电时间、纯电作业时间(主流纯电动低速集装箱牵引车约可纯电使用4小时左右)、电池循环寿命等因素影响,除自动化码头外少见配备。
低速集装箱牵引车一个作业循环约6-10分钟,等候时间占比约1/3,1个循环内多次的起停和加减速,并且整体行驶速度较低,非常适合混合动力驱动技术的应用。
.png)
三、可选方案的优缺点
低速集装箱牵引车混合动力改造方案有可行性的是P2、P3和增程式,各方案优缺点如下。
(1)P2混动以低速电驱,匀速发动机驱动,动力需求强烈时电机与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所有动力均经过变速箱传递,可用较小电机获得较大输出扭矩,同时P2电机也可作为启动电机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P2混动结构存在缺点:①离合器较为复杂;②集成度和控制精度要求高;③发动机和电机切换时易顿挫;④电机与发动机距离近,高温影响电机寿命和效率;⑤电机驱动时无法进行能量回收;⑥纯电驱动经过变速箱传动效率降低。
(2)P3混动驱动方式与P2类似,低速电驱,匀速发动机驱动,动力需求强烈时电机与发动机共同驱动车辆。电动机驱动未经过变速箱,动力更直接、高效,同时能量回收效率较高。
P3混动缺点:①电机功率和电池容量较大,造价较高;②电动机运行时必须带动变速箱,有一定能量损失;③发动机运行时,处于带动电机给电池充电状态时,油耗增加较多。④发动机运行时,若电机未参与动力输出和充电,随动空转,有一定能量损失。
增程式混动模式结构简单,发动机可以一直在经济转速区间运转,有电池单独供电;发动机供电,多余电量进行充电;电池和发动机同时供电三种工况。增程式混动取消了传统内燃机所匹配的变速箱,造价较低且无需维护变速箱。
增程式混动缺点:①能量传递路径均经过多次转换,对能量转换系统的效率要求较高;②车辆高速运行时,增程式混动传动效率低于传统内燃机驱动。
四、结论
P2和P3形式都保留变速箱,变速箱恰好是低速集装箱牵引车维修成本和维修时间最长的,相比之下,增程式不使用变速箱,改造成本和使用成本都大为降低。
P2和P3混动节油率有限,以笔者曾供职公司为例(改造了P3结构6台,增程式2台),改造P3混动后,油耗约为同类AT变速箱车型的82%,约为手动变速箱的91%,优化潜力不大。增程式混动油耗约为AT变速箱车型的80%,手动变速箱的0.89,通过优化措施,预期可将油耗下降到AT变速箱的70%左右,有较大潜力可挖。
P2和P3机械结构较为复杂,工况复杂,各动力机构匹配要求也要求较高,故障率较高。增程式结构简单,以P3为例,故障率约为增程式故障率的5倍以上。
综上所述,增程式相比P2和P3,在改造成本、节油率、故障率、使用效果都有较大优势,是目前低速牵引车混合动力改造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董欣阳. 增程式电动轿车动力系统控制策略设计及优化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15.
[2]赵子亮, 郑益红, 刘建康,等. 混合动力汽车节油因素研究[C]// 201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 2014.
[3]熊演峰, 余强, 李川,等. 基于工况特征的混合动力牵引车动力系统构型与参数匹配[J]. 汽车技术, 2017, 000(012):23-27.
[4]位跃辉. 基于虚拟开发平台的混合动力汽车匹配优化[D]. 河南科技大学,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