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保护技术初探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廉志敏
[导读] 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因为施工操作不当出现漏电问题
        廉志敏
        身份证号:15040419870514****

        摘要: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会因为施工操作不当出现漏电问题,漏电问题的出现会对整个建筑电气工程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如何选择一种有效的漏电保护技术来确保整个工程系统稳定运行是相关人员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整个工程的操作管理上来看,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及时排除和解决了电气系统运行存在的故障,并为建筑电气施工营造出了一个理想的环境。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建筑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结合实际就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中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漏电保护;技术
        1 ?漏电保护技术作业原理
        建筑电气工程中应用漏电保护技术,主要是通过接地、找零、三级漏电三种保护形式展开相关电气施工部署工作。该技术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漏电保护器检查当前线路中的电路作业状态,以各条相线中反馈的电路数值作为数据支撑,计算相关数据,完成漏电判断。依据判断结果,下达变压器控制命令。
        接地保护指的是采用装置接地的方式,将设备金属外壳漏电导入大地,以此提高电气工程安全性。其中,金属外壳与接地体连接。当设备绝缘体受某些因素影响,无法阻止漏电事故的发生,可以利用此项技术防止现场人员触电。
        关于零点保护指的是选取供电变压器中性点作为连接点,与设备金属外壳建立连接,使得金属外壳漏电得以及时处理,从而避免人员触碰,引发安全事故。
        考虑到建筑电气工程施工期间可能会出现多种漏电情况,不利于工程的安全建设,在现场布设漏电保护装置显得尤为重要,与变压器和相线连接,设置额定漏电检测值,有效控制漏电动作电流,以此加强电流有效管理,该方法就是三级漏电保护方法。作业期间,控制额定动作起始和结束时间,要求极差不得超过0.2s,额定动作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0.1s之内。考虑到二级干线和支线的线路较长,完成额定动作需要耗费一些时间,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时间。关于三级线路保护动作时间设置,以0.4s作为延伸标准,有效控制保护装置作业状态。
        2漏电保护技术使用原则
        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施工过程中的使用应按照以下几方面原则:首先,是协调一致性原则: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之前,施工技术人员应对工程施工范围、特征、实施的主要步骤予以全面了解和研究,充分研判后,科学地选择有关电气施工技术,并将漏电保护技术有效地运用到电气施工中,从而确保电气施工具有协调一致性,促进整体建筑电气施工的顺利开展。其次,组织性原则:在建筑工程电气施工开始前,应与现场实施单位进行充分沟通,编制科学、有效的专项施工方案。实际施工开展过程中,应加强与土建及相关协作单位的沟通与配合,确保专项施工方案中的漏电保护技术确切落实并有效实施。
        3 建筑电气施工漏电保护技术的实际运用
        3.1 ?选择适合的漏电保护器
        从整个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实际情况来看,漏电保护器具备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和作用,在将其应用到建筑电气施工中如果出现了操作误差,和漏电保护器密切关联的漏电报警系统就会打开开关。
        从实际应用情况来看,漏电保护器的内部结构比较简单,有控制电路板、电磁脱口装置、漏电传感器、输出端等,通常与继电器、互感器等等配合完成实现功能,在漏电保护器的配合下建筑电气漏电继电保护器能够对整个电气施工实施全过程的绝缘监视,在出现漏电现象的时候系统会在第一时间启动。漏电保护开关具备绝缘外壳,具体涉及漏电保护装置和手动控制装置。基于单一性漏电保护开关无法满足建筑电气施工管理需要,需要在现有漏电保护开关基础上额外辅助使用过流继电器、热继电器和熔断器等,在多个电气元器件的相互配合作用下来消除整个电气施工中的漏电事故。


        3.2安装位置的选取
        根据电气工程施工环境选取装置的安装位置,第一,要求安装环境干燥,避免环境潮湿导致线路短路问题的产生;第二,装置安装高度设置,通常情况下选择距离地面1.5m~2.0m处作为安装位置,并在外侧添加保护箱,避免非工作人员直接触碰;第三,考虑到集中管理,对保护器的安装采取统一管理,通常情况下安装在一楼设备管理处。
        3.3漏电保护器配置
        施工技术人员在建筑电气施工中应科学、合理地调配漏电保护器。如在施工现场的临时供电应选用三相五线制的TN-S系统,按照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的原则,分别在一级和三级设置漏电保护器;而且要注意前后级漏电保护器的保护动作值和动作时间,使保护器的保护具有选择性,不会扩大漏电报警或断电的范围;如此方能使供电系统的被保护线路及设备发生漏电故障时得到有效保障,确保施工现场用电安全稳定。保护器配置还应结合等电位联结和重复接地保护方式,要注意并完善接地及接零保护,并将其一并应用至电气工程中,使系统电气保护形成一个完整有效的整体,安全利益得到最大化。此外,由于保护器配置方式较为简便,可与其他保护设备整合,减少开关数量,充分发挥保护器的作用。在保护器实际的安装过程中,所有保护器都应满足保护技术的相关要求,并且还应符合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从而获得较为良好的漏电保护成果,确保整体工程的安全进行。目前,工程行业越来越重视漏电保护技术的使用与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付诸施工实践,推动电气工程施工水平的快速上升。对于漏电保护技术来说,其应用过程对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需求量较大,只有专业技术过硬且负责的工程技术人员,才能尽可能有效避免漏电保护器安装过程与实施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风险,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
        3.4优化漏电保护器的安装环境
        建筑电气工程的施工环境复杂,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和设备也比较多样,如果设备、材料如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则是需要对这些设施设备做好必要的漏电保护处理,对一些需要随时移动的设备做好绝缘保护、防湿防潮处理。对于一些容易出现爆炸的设备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即根据设备在不同场合中的应用需要来为其准备关联的功能附件。如果设备是在昏暗的环境中使用,则是需要为它配备相关的照明设备。另外,考虑到建筑电气导线排布及敷设的情况多变,在施工的过程中还需要相关人员科学合理的敷设导线,避免出现同一线槽或桥架内因导线敷设量超过规范规定的要求而出现发热问题。
        3.5漏电保护器供电控制
        为了充分发挥保护器在工程中的作用,必须保证该装置不受周围环境因素影响,可以连续作业,从而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因此,添加临时电源模块显得尤为重要,为保护器配备临时供电电源,例如蓄电池供电电源等。当施工现场出现异常时,利用临时电源为保护器供电,使其得以持续保护线路。另外,遇到漏电情况,装置立即自动断电,并发出警报。
        结论
        综上,对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所引发人们的重点关注,在设计电气工程施工方案时,就应在充分考虑工程应用性能的基础上,加大对用电安全问题的分析、探究,将漏电保护技术应用至电气工程施工的全过程,有效降低用电风险,避免潜在安全隐患,确保整体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确保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李德龙.漏电保护技术在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20,157(3):176-177.
        [2]朱建建.建筑施工现场用电设备的漏电保护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20,606(9):203-204.
        [3]邓同强,黄春辉,钟彦平,等.“国网芯”智能漏电监测系统在农村电网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2019,20(8):118-122.
        [4]刘辉斌.建筑电气工程施工中漏电保护技术探讨[J].门窗,2019,177(21):34+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