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 配网电缆故障原因分析及其有效防范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7期   作者:蔡宏晨、万波
[导读] 电缆是10kV配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蔡宏晨、万波
        国网大悟县供电公司     湖北  孝感  432800
        摘要:电缆是10kV配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10kV电缆的运行,可能会由于电缆问题导致故障出现。本文对10kV电缆的故障原因展开分析,然后提出相应的防范方案,加强对电缆事故的防范。
关键词:10kV配网电缆事故;原因分析;防范方法
        引言:10kV配网电缆会由于外力、自身因素等作用导致故障,为了防止故障扩大,需要针对电缆的情况加强故障原因分析,强化对故障的防范工作,解决相关问题,为线路稳定创造条件。
1 10kV供配电缆线路出现故障的原因
1.1 电缆自身故障问题
        电缆自身故障问题是指电缆自身主绝缘出现了击穿或者损害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导致电缆出现故障。比如电缆自身存在质量问题,包括电缆自身的绝缘质量水平比较低,或者电缆的水平不能满足相关标准规定要求。其次,可能由于电缆自身的绝缘质量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了变化,导致绝缘失去了原有的效果。也有可能由于设计原因导致问题,例如在设计过程中使用了不符合电压等级的电缆,导致电缆性能不能满足要求,在10kV配网电缆运行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故障[1]。也有可能来自质量问题,比如10kV电缆制造过程中,由于没有严格控制制造工艺,就会导致整体绝缘能力和质量降低。
1.2 电缆附件原因导致故障
        电缆的端头、中间接头的部件如果出现故障,就会导致电缆运行出现问题。附件故障在电缆运行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事故比例,故障的出现和施工工艺面有着重要的关系。施工过程中,如果相关工作人员对施工工艺没有充分了解,没有做好对电缆施工过程中力道的控制,就会对电缆附件的绝缘性造成破坏,从而在10kV电缆运行期间出现事故。如果电缆的防水、密封性能比较差,也会导致电缆的附件出现损坏,从而影响电缆的绝缘性。
1.3 由于外力破坏导致故障出现
        10kV电缆在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外力作用的影响,如果外力超过了电缆的承受能力,就会导致电缆受到严重的破坏。比如目前城市不断扩建,城市道路扩展、城区建筑建设等工程,都可能会对10kV电缆产生外力作用,从而影响电缆本身的安全性。其次,如果        10kV电缆在复杂、危险的环境中运行,也会因为外力作用导致事故频率增加,比如会受到雷击、大风等影响,或者在周围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出现电缆受到腐蚀的问题。
2 10kV电缆故障防范方法
2.1 定期开展电缆的试验工作
        避免电缆出现事故,需要了解电缆的状态,所以应该定期开展电缆的试验工作,分析电缆是否存在缺陷。首先,需要做好对电缆绝缘电阻的测量工作,要根据试验的数值变化和规律做好对绝缘电阻的综合判断,发现电缆绝缘是否存在缺陷和不足[2]。其次,需要进行泄露电流进行直流耐压试验,检查泄露电流绝缘劣化情况和受潮情况,对于直流耐压试验,需要进行绝缘气泡、机械损伤等情况的检查工作。在试验过程中,应该做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试验检查,在修复电缆故障之后也要进行后续的试验工作,在重新安装电缆头时也要开展必要的试验检测工作,为保证电缆的安全运行创造条件。
2.2 防范自然破坏
        为了避免自然破坏对电缆产生过大的影响,应该做好对电缆线路的定期检查,通过对电阻进行定期检查来加强对接地故障的防范。其次,也要提高绝缘的耐雷击能力,例如需要提升电缆绝缘的耐压等级,使电缆具备更强的耐雷击能力和防雷性能。最后,要加强避雷器的安装工作,解决线路敷设范围过大、长度较广情况下电缆的防雷需求,利用防雷器具提升线路的防雷性能。


2.3 加强对外力防范
        为了避免由于外力作用导致对10kV线缆的破坏,保证电缆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加强对人员的提示。例如可以在电缆引下塔杆涂一层反光漆,添加其他相应的反光标志管等等,使周围驾驶人员能够注意到塔杆的位置。其次,针对容易受到影响的电缆引下塔杆,还需要增加混凝土防护墩,然后涂抹一层反光漆,做好保护工作的同时,加强对人员的提示。
        对于电缆通道内部,需要设置电缆标志桩、标识牌和警告牌,如果电缆通道内部开挖比较频繁,应该设置明显的警告标志,提升相关人员在开挖过程中应该做好防范工作,保证电缆的安全。管道建设过程中,应该使用安全的电缆通道,如果铺设电缆附近的土壤中含有酸碱性化学物质时,就容易造成电缆的损坏,损坏的电缆还会污染周围地下水,所以电缆铺设时应该避免在这类位置开展铺设工作,并且加强对电缆的防腐措施[3]。在选择铺设方式时,需要选择恰当的方式开展施工,避免电缆受到外力干扰,以及防止对相邻管线施工产生干扰。
2.4 加强绿色电网建设
        绿色电网具有较强的自愈能力,可以保证电网的稳定性。首先,需要加强对外部的防护措施,电缆运行过程中,需要做好对电缆绝缘破坏的防范工作,例如需要定期在电缆上涂抹防污涂料,以增加爬电的间距。其次,还要使用节能减排措施,通过关闭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降低电网的运行压力,同时也能给绿色电网的运创造良好的环境,达到降低电缆事故发生频率的目的。
2.5 强化电缆线路的管理
        针对电缆线路应该加强设计、施工和验收管理工作,为此运行单位需要全过程参与电缆线路的建设,根据电缆设计规范、验收规范以及其他强制性规范做好电缆建设的而监督,保证电缆线路建设的总体质量,避免因为不合格的建设方式对电缆线路运营造成影响,防止存在缺陷的电路加入电网运行中。其次,要对电网进行科学的改造,以及进行合理的设计,缩短配电网络的程度,从而将电缆线路的负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达到降低电缆事故发生可能性的目的。在内部管理工作中,应该提升电缆数据资料的完善性,做好电缆事故的调查和记录,以保证所有记录有据可查。为了能提升对突发问题的处理能力,必须定期开展针对性的事故应急演练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
2.6 强化维护工作
        对电缆线路需要开展定期的巡检和测试,制定完善的电缆线路运行、检查工作,以及建立专门制度,明确对电缆线路的测试要求,利用巡检制度满足电缆质量控制的需要。比如可以使用红外线测温仪测量电缆的温度,以便能及时发现电缆存在的缺陷和隐患,保证电缆的健康水平,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也要加强对电缆线路所带负荷设备的定期检查和试验,分析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负荷设备故障对电缆线路产生的冲击[4]。需要加强电缆线路负荷情况的监测,避免电缆出现过负荷而出现发热烧毁的问题,在夏季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对于高温高负荷的工况需要加强负荷监测工作,而且需要做好对负荷的适时调整,保证负荷能够控制在合理范围。
2.7 提升整体运行管理水平
        为了保证管理水平满足要求,需要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水平,所以日常工作中,应该加强对人员在电力电缆线管知识上的培训,提升人员总体素质,以及建立起讲法制度,促进人员完成本职工作,保证人员可以快速完成故行处理。针对配电网络的运行,还需要进行定期的分析,加强故障记录,以及对发生故障的原因做好分析,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结束语:10kV配网运行过程中,会由于电缆的问题影响稳定性。为此,需要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升电缆的质量水平。通过加强整体运行管理、强化日常维护、做好对各种因素导致损坏的防范,以保证配网电缆运行问题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声. 10kV配网电缆故障原因分析及其有效防范措施探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1):100-101.
[2]让攀. 10kV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 低碳世界,2016(22):66-67.
[3]臧平宇. 论10kV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7):164.
[4]余小强. 10kV配网电缆故障分析及防范措施的探讨[J]. 电子制作,2015(04):2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