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
苏晋保德煤电有限公司 山西忻州 0366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进步,城市化建设不断提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电气行业也比从前有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人们对电气的需求越来越高,给电气安装也增加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如果在电气安装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就会影响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本文通过分析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内容深入了解电气保护技术,希望能够给以后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接地;电气保护技术
引言
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为了更好的保证电气系统的安全和稳定,一定要重点关注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安装工作,也就是在工作进行的时候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来提高电气自动化的稳定。加大对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和电气保护技术的使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
1.电气接地技术概述
电气接地技术,简而言之,就是指在对一些电气设备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通过导体将用电设备以及用电装置里的中性点或者支架与大地进行连接的一种方式。大地是导体,任何一点的电位近似为零。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导体与大地相连称为接地。接地的目的:一是保证人身安全,使人可能接触到的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电位基本降低到接近地电位,当人触及这些部位时,即使这些部位带电,因其电位与地电位基本接近,可以减少电击危险,防止人身触电。二是保证电力系统正常、稳定运行。确保电气设备能够得到保护,从而防止由于人为而产生的事故。由变压器和发电机中性点引出并接地的线称为零线。电气设备的某部分直接与零线相连接叫做接零。接零也能起到与接地相似的安全保护作用。
2.电气接地的作用
2.1保证系统正常运转 能够保证建筑电气系统正常工作的接地又被称为工作接地,是将变电站的中性点经接地装置与大地相连接。这种连接方式没有对电阻提出较高的要求,但是变电站需要有自己独立的连接体系,这样就可以在电阻较小的情况下也能够保障电力的正常传输。
2.2避免电击 建筑物遭受雷击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性都是不可估量的。尤其是现如今建筑建设种类繁多,高层建筑的建设密度大,高度也在不断增高,受到雷击的可能性更大。人本身是优良导体,在雨天中受到潮气的影响,使得导电量更大,也容易遭受电击。将建筑中的电气设备进行接地处理,可有效的防建筑电气设备在恶劣的天气环境中遭受雷击,也可保证建筑中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电气设备的接地操作,可将建筑吸引的电流通过电路传递到地表,形成一个回路体系,可避免雷击造成的伤害。
3.接地的主要类型
3.1工作接地
一般情况下,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和安装环节便可称为工作接地,主要的工作方式是将变压器中线作为主体,然后对系统进行合理的接地。在接地的过程中主要的方式主要依靠于接线端子,其作用是能够防止和屏蔽静电常数,因此通常情况下,在进行工作接地时,会将接线端子储存在柜中,以此保证工作接地顺利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进行工作接地时,切记不可将接线端子与地线连接,避免接地故障发生。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如果面临的是高压系统,则需要采用中性点接地的方式,以此改善接地电压的状态和控制零序电压偏移的问题,从而有效保证电压的稳定,继而保护电气自动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3.2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是将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接地体之间作良好的金属相连接。通常人体电阻要比接地电阻大数百倍,经过人体的电流也比流过接地体的电流小数百倍。当接地电阻极小时,流过人体的电流几乎等于零。加装保护接地装置并且降低它的接地电阻,不仅是智能建筑电气系统安全、有效运行的保障措施,也是设备及人身安全的必要保障手段。
3.3防雷电接地
做好防雷电施工可以保证工程的整体安全。目前防雷电施工主要采用的是避雷针和避雷器来达到消除雷电电流的效果。采用避雷器可以最大限度地把雷电电流引入大地,从而消除雷电对建筑工程中的整体影响。在防雷电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单独地设计防雷电线路,有效防止防雷电线路与其它电气工程的交叉。在防雷电线路的铺设过程中还要注重做好基层的防雷电网的铺设,并且做好必要的电阻实验,应当做好建筑中的金属设备、钢筋接地等基础性,从而提高防雷电接地可靠性,切实发挥防雷电系统的有效作用。防雷电接地在当前高层等建筑工程的作用日益重要,需要引起接地设计和施工的足够重视,切实避免建筑发生系统性的危险。
3.4屏蔽与防静电
因为接电设备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非常的重要,所以当电磁和静电产生干扰的时候接电设备自身一定要有防干扰的能力。在实际工作的时候需要正确连接设备外壳和PE线,找准PE线的位置,尽可能的让连接导线的位置能够和接地线有一定的距离。
在一些比较干燥的地方还经常会产生一些静电,为了提高设备防静电干扰的目的,在接线工作进行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电子设备里面的芯片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这样才能有效改善电子设备工作的能力。在进行防静电工作处理的时候尽可能选择小电阻,交流工作节点电阻选择4Ω之内的电阻,防静电的电阻不能超过100Ω,在100Ω之间的电阻不会影响设备防静电干扰的效果。
4.电气接地操作原则分析
根据电气接地操作的有效性分析,在相应的实践技术应用过程中,对于电气设备施工及相应的接地操作进行了规范性的操作分析,具体如下:第一,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严格约束相应的电气设备接地现象的发生,以科学及规范的施工技术流程,实现对于整个技术内容的有效分析,进而清除不规范的相关制度的开展。第二,为适应工作量的不断增多,流动渠道障碍设施较多,因此引起了相关电气设备总体接地内容的有效分析。第三,在接地的过程中,应充分结合相应的接地工作的有效内容,将相应的弱电和计算机的控制系统进行分析,以相对严格的相关内容及规定,都能够有效实现相应技术施工内容的创新及应用。
在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建设中,继电保护的功能越来越强,继电保护的设备组成和运行环节也越来越多,如仪器仪表、后台监控、远程控制、五防等。为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必须重视和改进设备和元器件的调试和安装,明确继电保护管理分工和责任,实现各方的有效合作。此外,还要注意系统数据库的建立和基础数据的录入,为继电保护装置的安全运行提供良好的依据。对于新安装的继电保护装置,必须进行系统验证。针对计算机设备的高湿电阻、安全系数和工作可靠性等问题,以及对环境和条件的高要求,在两端均应采取相应的屏蔽层接地抗干扰措施。科学合理的电网防雷和双回路直流供电。将该位置加入稳定滤波装置,然后将交流电源的位置引入避雷器。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运输,提高了光缆和网络线路的抗外力和抗损伤能力,保证了设备的健壮性和可靠性。
5.结束语
综上所述,若要全面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电气接地技术及安全技术,我国便要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电气保护技术的使用,使其更加安全可靠。技术人员也应不断创新探索,优化其性能,提高安全性,从而使其更好地运用到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电力部门:我们要制定自己部门的规章制度,确保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能够让电气保护可以更好的发挥它的性能。
参考文献:
[1]姚斌.电气自动化系统电气保护安全技术[J].冶金与材料,2020(04):110+112.
[2]樊建红.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0):97-98.
[3]武义林.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6(10):96.
[4]胡建平.电气自动化中电气接地及电气保护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2):00217-00217.
[5]余波.浅谈析电气自动化中的接地及保护[J].信息通信,2015(12):285-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