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1年第7期   作者:樊入铭
[导读]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社会生产
        樊入铭
        身份证编号:45020519840616****

        摘 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推动了社会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社会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力工作发展需求量增大,智能电网建设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而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到智能电网建设中具有一定的意义,除了促进电网智能化以外,还能保护生态资源与环境,然而当前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充分发挥其效果,需对电力工程技术进行开发以达到理想的应用水平,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应用
引言:
        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是对当下电力系统迅速发展的最好阐述,给电力供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支持。智能电网是指在供电过程中自动运用新型技术的电网系统,主要特点是将传统电网与计算机信息技术通过特定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在整个供电过程中同时或者先后运用通信技术等多种新型技术,使得电网的信息传递更为迅速,真正实现自动化供电。我国电网已经进入到了智能化和科技化的新时代,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因此加强对其的研究与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存在的问题
1.1技术开发水平较低
        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将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方面,并立足于我国发展的实际状况,对有效解决能源紧缺的危机、促进社会其他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但电力工程技术水平开发水平较低,导致其在智能电网建设的应用中未能达到理想的效果,成为了当前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绿色环保作为经济发展形势对能源所提出的要求之一,其要求对电网资源实现有效循环利用,将电力能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最大程度的降低。然而绿色能源的开发水平较低,降低了电力资源利用最优化的实现效率,且降低了电力能源的质量,导致了当前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未能达到理想的水平。
1.2电力工程人员素质尚低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自动化、智能电网结构以及电网建设经济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明显增加,传统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体系及電网建设结构对恶劣天气及其他环境因素的承受能力较低,在自动化故障诊断与调节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水平较弱,更为重要的是,随着电网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全覆盖水平的实现,经济性逐渐成为了电网建设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将经济性作为电网建设工作的主要考虑因素,将建设成本有效控制在科学、合理的范围之内,不仅能够有效保证电力能源的质量,同时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在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上的缺失,导致其未能真正了解当前智能电网建设的水平和实际形势,在自动化、经济性和智能电网结构建设等工作的能力尚不足备,限制了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应用中理想作用的发挥。

[1]
2.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1供应高质量电能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首先需要保证能够供应高质量电能,高智能电能有助于智能电网建设更为安全与稳定。电力工程技术包括电能质量转化技术,运用电能质量转化技术供应高质量电能,能够保证电能安全输送,促进智能电网更好地运营。所谓电能质量转化技术,是指技术人员需立足于实际情况,对电能质量进行划分,形成电能质量等级,进而创建电能质量评估体系。通过电能质量转化技术对电能质量进行优化,首先需要技术人员对用电接口的经济性能以及人们用电需求进行分析,然后按照电能质量等级标准来对改善不同电能,以促进提升整体电能,从而供应高质量电能,便于智能电网更好地建设,需强调的是,技术人员在对电能质量进行优化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技术,当前技术人员通常采用直流有源滤波技术或是自适应静止无功补偿技术等,运用这类技术一方面能够促进电能更为高质量,另一方面也能降低成本,起到一定的节约资源的作用,符合智能电网建设的现实意义。[2]
2.2建设预警系统
        电力工程技术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工作中,可建设配电网预警系统。在配电网运行、维护与管理中,预警系统起到不可或缺的意义,需建设并完善配电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来收集配网线路的运行信息,能够有效促进配电网更好地运行、维护与管理。同时,技术人员可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及时准确地收集配网线路的运行信息,在对配电预警系统进行完善时,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存储,并在计算机上建设相应的信息库,再应用自动化技术,利用互联网进行监控与预警,便于技术人员及时发现问题与故障,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处理解决。由此可知,建设预警系统能够有效促进配网运行、维护与管理,还能提高自动化技术水平,确保进行及时准确地运行与管理,同时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故障。[3]
2.3构建电力工程技术人才队伍
        当前电力工程技术人员普遍业务水平及专业能力无法满足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要求,为促进电力工程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该构建电力工程技术人才队伍,故此,电力行业需高度重视电力工程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并定期组织并开展培训与学习,可通过网络课程或是外出进修的形式来进行,或是组织座谈会,引导技术人员围绕电力工程技术进行经验分享,一方面能够使电力工程技术人员能够更加重视智能电网的建设工作,另一方面也能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业务水平,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能够更好地应用输电发电技术以及其他先进电力技术。
3.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建设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工程技术作为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部分,尽管当前我国电网建设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基本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全覆盖。但与生产、生活所需电量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因此,必须强化对智能电网建设中的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的研究力度,提高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从而发挥其在优化能源结构、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效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磊,李龙,项海波.智能电网建设与电力产业发展探究[J].中外企业家,2020,670(008):91.
[2]蔺菲,杨乐,张宏生,等.基于智能电网建设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能力提升探讨[J].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2019(004):32-33,41.
[3]范红光,甘孝琴,刘文涌,等.智能电网技术特点及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方法[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20(002):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