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峰
泉州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惠安分公司, 福建 泉州 362000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10kV配电线路成为我国电网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进行供电运输,是连接变电站和各类用户的纽带,具有其他线路无法替代的作用。由于大部分配电线路建设于野外,且10kV配电线路点多面广,分布较为复杂,容易受到如天气、人类活动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线路发生故障的几率很大。本文首先分析了10kV配电线路运维的常见故障,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其次阐述了配电线路检修的原则,最后对10V配电线路的运维与检修提出了具体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10kV;配电线路;运维检修
1 探讨10kV配电线路现状
在高压配电线路中,10kV配电线路使其非常重要的一种类型,尤其是位于城市之中的10kV配电线路,由于人流量相当的大,保证人员的安全问题是最关键的问题,因此都是采用电缆形式进行输电。农村地区以及城乡结合地带,都是利用架空线路进行输电。其运行环境主要为露天环境,而且涉及非常的长,涉及的点位很多,大大增加了工作难度。所以故障情况频发,由此给用户用电带来很多不便,更甚者导致其运行失败,产生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因该电压等级的配电线路由于设备质量存在非常大的差异性,自然环境会对其造成相当严重的破坏,其供电过程中存在非常复杂的情况,故障发生率很高,大大超越了别的等级的输电线路,因此,必须要采取有利措施进行应对。
2 影响10kV配电线路正常运行的因素
2.1线路所处自然条件因素的影响
通常10kV配电线路应用的电力工程都建设在我国村镇地区,电力设备和配电线路都裸露在自然环境当中,并且设备周围没有任何的遮挡物,10kV配电线路是以架空铺设的形式存在,周围环境较为空旷。当出现较为恶劣的雷雨、冰雹、狂风等天气时,就是10kV配电线路故障频发的阶段。10kV配电线路受到恶劣天气的干扰,会出现断电、漏电、线路破损、短路等现象。并且10kV配电线路长期使用的自然磨损也是故障引发原因。
2.2设计、施工技术原因方面的影响
(1)设计原因:线路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线路运行的安全,因此在线路初设时就应该把好关,杜绝初始设计的错误,型号选择不当,导线截面、设备额定电流、CT变比偏小,在运行过程中造成事故。
(2)档距弧垂过大: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在风偏时易造成相间放电短路。
(3)线路施工工艺质量:架空裸导线路导线与支持瓷件绑扎不实,导线连接点搭接缠绕或是压接不合格造成放电,线路与电气设备连接没有采用铝(铜)设备过渡板(线夹),使非同类金属连接造成氧化引起高温烧断导线;架空绝缘线路绝缘耐张线夹没锁死造成脱线,绝缘T接穿刺线夹安装不正确造成导线受损而引发故障;地埋电缆线路,电缆敷设扭曲弯度过小,造成电缆受损,电缆附件施工没按程序制作,造成电缆头受损受潮而引起故障;架空电缆线路,架空电缆紧固点过紧损伤电缆,受力过大拉伤电缆,电缆头制作不严格,造成受潮击穿。
2.3 管理维护引起的线路故障分析
由于部分工作人员的疏忽,未能及时发现输电线路和设备的缺陷。部分巡维人员不专业、不称职,在日常维护检查工作中出现巡视不到位、消缺不及时的情况,对架空线路中存在的缺陷和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进而管理维护不到位,引发输电线路故障。
3 10kV配电线路故障处理的主要方案
3.1 合理设计配电线路
配电线路传输的电流要满足用户需求,但是电流多少会对电线材质的选择,电线结构的设计等产生影响,所以还需要做好调查工作,根据用户用电情况,对电线负荷进行设计和调整,还要根据地区以及地理环境和天气等信息对结构进行设计和安装。对配电线路的优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线路的布局,线路的质量,线路的跨度都应该进行严格的、标准的、合理的设计,最大程度的去减少由设计层面上带来的线路故障因素。对线路运行状况、设备存在问题以及所发生的线路典型障碍、跳闸、事故的原因进行认真地分析总结,并协助检修部门迅速处理问题。
3.2 做好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措施
(1)做好防雷材料的选用。当前阶段,配电线路采用的绝缘材质大多是聚氯乙烯,虽然其性能较强,但是成本较高。因此在实践中,经常通过对局部绝缘层进行加厚的方式,在保障绝缘性能的基础上实现成本的降低。此外,一部分地区通过在绝缘线外添加保护套的方式进行线路防雷,这一措施能够为故障的排查提供极大的便利。
(2)安装避雷器。这种方法虽然能够对10kV配电线路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必须科学的选用避雷器。同时,在避雷器安装的过程中,安装的位置最好集中在雷击高发的区域或是线路的两侧,实现对线路的全面保护。
3.3 线路处理
在对配电线路故障进行处理的过程中,需要加大对线路管理的重视力度,确定线路铺设是否合理。一般铺设中需要保证配电线间距在1m以上,且高压与低压线杆双回线和多回线横担垂直距离需要控制在1.2m以上,高压与高压线杆距离需要控制在0.8m以上,低压与低压线杆距离需要控制在0.6m以上,以防止线路间相互影响,提升配电线路的运行效果。除此之外,还需确定配电时是否存在线路损坏、外皮断裂、接头腐蚀等现象,及时对存在的问题线路进行更换或重新铺设。尤其是在接地线检查过程中,要观察雷电区域及日常高压区域是否均设置接地引线,以防止重大电力事故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对线路内部温度进行红外智能监测,一旦温度超过警戒值要及时进行降温防护,防止温度过高引起线路损坏或燃烧。
3.4 强化配电线路的防雷维护。防雷维护在需要架空的配网线路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经工作实践经验总结发现,为做好配网的防雷工作,可以新型的瓷横担替代传统的角钢横担,进而使配网耐雷得到提升;而在农村10kV及以下配网中,架空线路安装基本是一种三角形状态,在采用新型的瓷横担后,还需要增加导线间的距离(>1m)来确保配网的安全;在相对恶劣的环境中,加上线路位于雷电活跃地区,因此可通过瓷横担额定电压值的提高来增强防雷能力。
3.5 大力推行新技术设备
很多时候,工作人员在进行10kV配电线路的运维与检修工作时,应该充分利用智能监测设备对线路设备情况和状况进行取数分析,例如引入先进的全球GPS定位系统,精准的定位并监控10kV配电线路中的每一根杆塔与配电网具体位置,从而达到大幅提升10kV配电线路工作效率的方法。也可以根据当地政府电力实际情况,将接地自动装置深埋地下,继而依靠拍点系统中所有的若千个小电流接地自动选线装置准确的找到10kV配电线路的事故发生范围。
4 10kV配电线路的检修
4.1故障排查。对故障线路进行排查是检修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即利用科学的方式对线路故障发生的原因和位置进行查找。一是测试绝缘电阻;二是速断和过流排查。故障线路电流量大小可以区别出故障是速断或过流。可借助柱上断路器,对主干线上的速断或过流故障进行判断和查找;三是试送电。即为了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可用试送电合闸的办法,当变电所或电流通过断路器时,以电流变化判断故障位置,该方法在分支线较多的线路发生故障时常用。
4.2 制定完善的运维检修制度
提高10kV配电线路运维与检修质量,需要制定完善的制度,在制度当中要包括合理的运维检修计划、工作流程、工作执行标准和规范等内容。同时要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提高运维检修人员责任意识,使其规范的执行和落实运维与检修工作,保障10kV配电线路运行质量和安全。
5 结语
在10kV配电线路的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为了促使电力系统安稳运行,需要定期对其开展线路检修工作以及运维风险的预控工作,加强配电线路的安全性,同时也为电力工作者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因此,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做好防范工作,提高安全意识并加强监管等工作来保障配电线路安全运行,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正双.配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方法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7):60-61.
[2]邹安杰,周欣.电力系统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措施分析[J].科技风,2019,(15):181.
[3]卢广佳.谈10kV配电线路常见故障及运维[J].科技资讯,2019,17(2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