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心理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朱建花
[导读] 目的:探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负性情绪等产生的影响
        朱建花
        华中科技大学统计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湖北武汉 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对习惯性流产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后对其负性情绪等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5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心理护理组(25例):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基础护理组(25例):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就组间负性情绪评分以及保胎成功率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心理护理组习惯性流产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60.29±2.59)分/(60.32±3.02)分同基础护理组(60.35±2.36)分/(60.42±3.33)分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35.29±4.13)分/(36.69±5.02)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42.29±3.02)分/(42.33±3.15)分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习惯性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92.00%)高于基础护理组(60.00%)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方式科学运用,可使习惯性流产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获得显著减轻,并且将患者保胎成功率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习惯性流产患者有效预后。
        【关键词】心理护理;习惯性流产;负性情绪评分;保胎成功率
   
        对于习惯性流产也被称为复发性流产,其主要指自然流产次数≥3次。习惯性流产作为临床产科多发疾患之一,同患者生活压力加重等系列因素存在相关性。其对女性身心健康会造成严重影响,对此针对此类患者将保胎成功率提高,意义显著。习惯性流产患者因为对疾病危害过于担心,从而心理压力较大,对此在开展护理工作期间,积极展开心理护理,存在显著意义[1-2]。其对于患者护理服务配合度提高以及治疗配合度提高均存在显著价值。本次研究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5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探析分别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方式以及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可行性,以实现习惯性流产患者有效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50例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数字奇偶法分组;心理护理组(25例):年龄区间为24岁~40岁,平均为(32.22±2.27)岁;基础护理组(25例):年龄区间为25岁~41岁,平均为(32.23±2.26)岁;纳入标准:①习惯性流产获得有效证实;②表现出较高习惯性流产护理依从性;排除标准:①伴有子宫腺肌症;②伴有先天性子宫发育不良;③伴有子宫肌瘤疾病;就两组习惯性流产患者年龄比较,均衡性显著(P>0.05)。
1.2 方法
        基础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饮食方面就少食多餐原则,要求患者充分遵守,并且对于刺激性食物进食充分避免;生活指导方面,就个人卫生提醒患者充分注意,对良好生活方式加以保持,远离烟酒,并且作息规律,对于合理运动观念以及健康饮食观念需充分树立,禁止过于劳累,多听音乐,对心情舒畅做出保证。将生活态度进行转变,确保积极乐观;并且就定期产前检查加以叮嘱,对于习惯性流产诱因以及治疗方法等针对性讲解,使患者依从性提升。
心理护理组:采用基础护理+心理护理方式完成对应干预,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就习惯性流产诱因加以明确,针对患者身体心理状态展开深入分析,就其对于再次流产以及妊娠表现出的恐惧感、紧张感加以了解,并且对于胎儿健康状况信息需求、孕期保健知识需求、隐私状况保密需求、社会知识需求进行充分了解。护理人员对其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确保患者了解,通过对护理以及治疗给予充分配合,可使再次妊娠率显著增加,并且对于疾病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期间对于心理学沟通技巧充分运用,利用鼓励、安慰以及案例讲解等系列方法,使患者不良情绪获得疏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习惯性流产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以及保胎成功率。
1.4 判断标准
        对于两组习惯性流产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对应展开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越高分值,对应习惯性流产患者越严重抑郁/焦虑情绪[3]。
1.5 统计学方法
        对于两组习惯性流产患者护理结果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2.0展开处理,计量资料(负性情绪评分)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保胎成功率)行X2检验,以n(%)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负性情绪评分对比
        护理前,心理护理组习惯性流产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基础护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明显(P<0.05),见表1。

2.2 保胎成功率对比
        心理护理组习惯性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92.00%)高于基础护理组(60.00%)明显(P<0.05),见表2。

3、讨论
        临床针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在护理期间,心理护理方式运用表现出显著价值。其可就习惯性流产患者严重心理冲击展开对应性心理干预,从而使其保胎成功率受到积极影响[4]。其对于以患者为中心可以充分强调,将整体护理作为指导,对其合理展开全身心护理干预。确保患者自信心有效增强,将再次妊娠信念显著提高,对于疾病可以积极面对,使自身顾虑、恐慌获得充分消除[5]。
        本次研究发现,护理前,心理护理组习惯性流产患者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同基础护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心理护理组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低于基础护理组明显(P<0.05),心理护理组习惯性流产患者保胎成功率(92.00%)高于基础护理组(60.00%)明显(P<0.05),充分证明心理护理方式运用于习惯性流产护理中可行性。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方式科学运用,可使习惯性流产患者抑郁/焦虑情绪获得显著减轻,并且将患者保胎成功率显著提升,最终实现习惯性流产患者有效预后。
【参考文献】
[1]赵丽红.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习惯性流产患者护理效果和不良情绪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0,29(6):1132-1133.
[2]王桂梅.精心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护理质量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0,30(19):242-243.
[3]梁思红.针对性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家有孕宝,2020,2(1):77-78.
[4]陈凤.优质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妊娠后心理护理中的作用分析[J].家有孕宝,2020,2(7):30-31.
[5]李娟.个体化护理在习惯性流产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甘肃科技,2020,36(9):15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