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顺菊
盐源县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 6157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4.00%,前者低于后者(P<0.05)。结论: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妇产科;风险管理;常规护理管理;风险事件
妇产科是临床重要科室之一,妇产科收治患者具有病情复杂、难度系数高、风险较大等特点,护理人员工作繁琐复杂、工作压力相对较大,加之疾病本身存在的风险因素,导致妇产科为风险事件频发科室,风险事件具有不确定性、危害性、易忽视性和突发性等特点,一旦发生,将对患者本人、患者家庭、医护人员以及医院等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妇产科的风险管理十分重要[1]。基于此,本研究即分析了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50例,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38.26±6.24岁)和研究组(50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8.56±6.45岁)。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作对比。本研究经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由责任护士遵医嘱实施相应级别护理,护士长实施护理管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风险管理,具体如下:
1.2.1成立风险管理小组。成立由护士长、年资较高的护理人员组成的风险管理小组,组内成员积极配合,明确各自职责,对科室全体护理人员进行风险知识培训,同时加强护理人员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等培养,强化其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小组每月上报护理隐患和风险事件。
1.2.2制定风险防范预案。根据高风险病种及症状等制定应急预案和流程,如《子痫抢救流程》、《跌倒防治应急预案》、《新生儿呛咳、呛奶》等,并健全风险管理制度,如病区管理、设备管理、医疗器械管理、药品管理、护理人员操作规范管理等。
1.2.3风险评估。统计以往妇产科高频风险事件,总结风险事件发生环节、地点、原因、过程和应对措施等,明确重点疾病类型、重点患者、重点时间段、重点护理人员的管理,针对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制定全面、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和解决方案。
1.2.4实施风险管理措施。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对科室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特殊病例进行讨论,加强用药安全管理,实施全程无缝隙护理,转变护理观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护理人员规范护理操作程序,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危险路段设置安全警示标志,走廊两侧安装扶手,厕所地面放置防滑垫,加强用药监督,静脉用药输注前仔细核对,指导患者合理服用口服药,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认知履行告知义务,提高患者风险防范意识,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查对制度,加强病区管理、设备管理等,发现故障及时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风险事件主要包括跌倒、输液失误、院内感染等。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采用χ2检验,P<0.05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4.00%,前者低于后者(P<0.05)。详细结果见下表:
.png)
3 讨论
妇产科是临床中重要科室之一,护理工作具有繁琐复杂、风险较高等特点,相比其他科室更具特殊性,加之疾病本身因素影响,导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护理风险事件是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可能导致的患者及护理人员本身发生的护理目的之外的不良事件,风险事件不仅可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可直接危及到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加强妇产科风险管理十分重要[2]。加强妇产科风险管理,做好预防措施,可杜绝各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安全。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的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并采取正确行动预防的过程。风险管理可发挥良好的预防作用,消除妇产科风险隐患,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在患者方面,可增强患者治疗信心,提高其满意度,在护理人员方面,可降低投诉率,减少重复工作量,在医院方面,可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维护医院形象[3]。同时风险管理在消除潜在风险、降低风险事件发生、减少患者损失、增强护理人员与患者及患者家属关系、提升护理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中,风险管理通过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制定风险防范预案、风险评估、实施风险管理措施等防范措施,有效降低了跌倒、输液失误、院内感染等风险事件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14.00%,前者低于后者(P<0.05)。可见加强妇产科风险管理是切实有效的。
综上所述,将风险管理应用于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预防或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临床使用价值高,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裴锦绣. PDCA循环管理法在妇产科手术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040(02):193-196.
[2]卢石花. 风险管理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养生保健指南, 2019, 000(030):34.
[3]许秀梅. 护理风险管理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 心理月刊, 2019,014(021):128-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