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构建体会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黄玉晓
[导读] 目的 分析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构建体会。
        黄玉晓
        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 广西 柳州545005
        【摘要】目的 分析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构建体会。方法 本文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88例肠造口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对照组以常规造口干预(44例),实验组则以成立造口护理小组干预(44例),相比并发症。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中实验组相对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构建,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关键词】造口治疗师;造口护理;并发症;
        经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约有10万,累及造口目前已超过100万,并且今后具有增加趋势。造口是患者的一个全新器官,能够有效该病正常生理功能与身体形象,因此要终身携带肠造口,故可能导致肠造口皮炎、狭窄和肠造口回缩等并发症,故而使患者痛苦增加,严重影响到其预后情况[1-3]。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国际造口治疗师(ET)的出现有效提高患者对造口的护理,主要指负责腹部造口的护理、预防和治疗肠造口并发症,为患者与家属提供和肠造口相关资讯服务和心理护理,最终使患者完全康复为最终目的的专业护理[4-5]。本文现纳入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进行管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88例肠造口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研究,对照组以男性28例,女性16例,49~87岁,平均(68.63±1.50)岁,实验组男性29例,女性17例,48~87岁,平均(67.25±1.41)岁,所纳入两组肠造口患者一般资料并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住院期间由责任护理依据常规肠造口流程进行护理干预和保健。实验组则建立造口护理管理小组,(1)由病区内国际造口治疗师(ET)担任组长,其他组员5名。组员由5名护士以及1名主治医师组成,有伤口造口护理基础优先。(2)培训,1.理论培训,主要由ET对组员进行定期培训。提炼ET培训内容,进行理论授课实际操作各阶段培训并考核。2.操作培训,应用伤口、造口模型,指导操作实践,ET指导换药;在住院患者中选取典型病例进行床旁教学。(3)实施方式,1.入院当天,ET对患者实行全面评估,建立个人电子档案信息,团队成员对目前存在问题制定治疗方案与护理措施。邀请加入造口微信群;2.术前1天,ET评估患者情绪状态,依据造口种类实行造口定位,指导患者试戴造口待,并加强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如何面对造口问题,并且由心理咨询师进行疏导;3.术后护理,团队机体展开查房,对患者伤口、造口进行观察和处理,并且依据标注化流程示范造口护理,指导患者通过视频教育软件学会造口自我管理,出院后能够自行进行更换造口底盘;4.延续护理,团队总结患者治疗护理措施实施成效,制定康复技术,定期对造口专科门诊复查,对于边远三区或实际经济条件等限制,在实际造口护理操作遇到的困难以微信视频问诊示进行指导,或是到当地医院复查。回访时间在出院后1周、术后1、2、3个月各回访一次。
1.3 观察指标
        相比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中实验组相对较低,两组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肠造口患者常因排便方式的改变,导致其生理、身体和心理均发生显著改变,加上多数患者对肠造口常识与相关护理知识以及技巧了解甚少,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将严重影响到其生活质量。由一项研究表明[7],45%永久性造口患者曾经具有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困扰,若是经过不恰当护理将增加造口并发症发生,给患者带来痛苦,故需给予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来提高患者满意度,满足其自身需求。
        故本文通过成立以ET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管理模式对患者进行护理,通过加大对ET培训,并通过具有丰富肠造口护理经验的造口治疗师为造口患者提供全面的指导,有利于患者躯体功能的恢复、基本症状的改善和心理情绪的稳定,帮助患者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减少对别人的依赖,降低了患者心理压力,提高其自我护理的信心,另外,弥补了常规护理工作的不足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患者知识转变成行为,有效促进自我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也因此显著提高[8]。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通过实施ET为主导的造口护理管理小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与此同时与对照组常规造口护理干预进行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由此证实,以ET为主导护理干预在肠造口患者具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
        综上所述,以造口治疗师为主导的造口护理小组管理模式的构建具有满意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何巧林,王海燕.造口治疗师术围手术期护理对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水平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2):16165-16166.
[2]刘彦君,莫海迪,梁秀美.造口小组主导的延续护理对减少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效果观察[J].贵州医药,2020,44(11):1825-1826.
[3]周桂兰,苏梅芳,洪菁, 等.以造口伤口治疗师为主导的个案管理对肠造口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27):2129-2132.
[4]宋海芳,金文君,谈振华.造口治疗师为主体的个案管理团队在肠造口出院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2):1916-1918.
[5]马昕璐,毛学惠,赵继明, 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与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6):789-793.
[6]黄飞燕.以造口小组为主的延续护理用于降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伤的可行性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19):3257-32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