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贵
安徽鳌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宣城 242000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建筑行业迎来更高的发展机遇,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施工环境也越来越复杂,施工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给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因此,提高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和控制重视程度,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还能够获得不错口碑,促进企业经济建设与稳健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引言
得益于国家层面对建筑质量与安全的愈发关注,以及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相应质量与安全管理状况愈发良好。但也要看到,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的系统难度大,动态的管理进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与制约,多种因素影响下,管理层面也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相当大一部分建筑企业无法较好进行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正因如此,探寻出更为有效的质量与安全管理策略十分必要。
1建筑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普遍短板
1.1安全管理意识缺位
虽然不少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法人与施工项目主要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管理责任书,拟定了具体的安全管理实施措施及责任制度,但在实际的项目安全管理方面仍存在重视度不足,安全管理意识缺位等问题,且不同程度的存在“重生产经营,轻安全管理”,在抢工期阶段更是随意性施工等各种违规及违章作业现象频发。另外,不少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在施工现场成为纸上文字,安全管理“口号紧、现场松”更是成为建筑工程现场的常态,野蛮施工、违章作业及单方面追求效益导致安全管理这根弦不能时刻的紧绷。
1.2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权责关系不明晰
建筑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中存在很多具体问题,其中,管理的权责关系不明晰现象作为具有代表性,也是最为普遍的一个问题。施工管理中本身包含着多个层面的管理内容,施工管理资源十分有效的情形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很容易同其他层面的施工管理活动混淆在一起。加之很多建筑企业在建筑施工管理中并未进行制度建设,施工重量与安全管理的权责关系往往也处于不清晰的状态之中。这也是很多企业看似在较为积极地进行相应管理尝试,但并未取得较好的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成绩。一旦建筑施工量处于较高水平,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权责关系的不明晰也会导致对应管理活动在开展上变得极为混乱。这也表明,相应管理权责关系的不明晰很容易成为其他层面管理问题的诱因。
1.3施工作业不够规范
在施工现场,受作业人员综合素质等因素影响,不少一线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较低,加之施工作业前的三级安全教育落实不够到位,导致作业人员对施工环节的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安全防护措施不甚了解,以致实际操作时违规现象常有发生。例如,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立杆基础不平、排水设置不畅通、支撑垂直度不达标等现场不规范现象已成为常态,更有甚者出现钢材与木材进行混支、违规拆除外部设施等,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因素之一。
2建筑施工项目现场安全管理的改进举措
2.1构建完善的安全质量监督机制
首先,需要建筑工程的领导积极参与其中,结合时代需求,构建一支强有力的安全质量监督机构,强化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并且,实现领导和基层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确保责任有效落实到个人身上,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实施下去,并且还要对整个建筑工程过程中所需要的质量安全进行合理检查和监督。相信在领导的组织下,建筑工程过程中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发挥作用,落实自身职责,推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竣工后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标准。其次,需要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强化整个建筑工程的制度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质量管理小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通常由项目经理承担,技术负责人或技术人员承担副组长。
认真抓好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有效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与此同时,还要构建安全质量管理系统,细化建筑、监理、设计、施工等不同企业人员主要责任,保证制定的各项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以此推动建筑工程有效开展,并且对负责人的身份进行备案和记录,以确保发生安全事故和质量不过关问题时,对负责人进行调查,确保其承担责任。
2.2加强现场巡查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发挥着重要的安全管理监督作用。就当下而言,很多监理单位在监管权利行使方面存在较大的弊端,无法及时发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无法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应当加强监理单位的改革创新,避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产生利益关系,无法保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建筑企业监理单位要对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规范和监督,避免因技术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施工某一环节不符合要求,最终发生安全事件。例如,当发现技术人员未佩戴安全帽进入施工现场时,监理单位人员要及时提醒,并要求技术人员返回营地戴上安全帽,才能进入施工现场。
2.3明确施工计划和施工目标
项目工程在施工建造之前就要求施工企业提高重视程度,要充分认识到安全施工对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维护施工技术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性,要制定妥善且合理的安全生产计划,它是实现安全目标的具体措施和具体计划。施工现场的所有技术人员应该执行施工企业所制定的各种施工安全方针,要遵循行动指南。安全目标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开展安全管理所应该达到的预期目标。通过明确施工安全计划、施工目标和施工方针,才能够将各个施工要素有效联结,将各个部门有效结合起来,共同落实安全责任,促进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
2.4提高安全监管的力度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提高安全监管力度是做好安全事故预防的手段之一,落实安全监管就需要对一切可能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的因素进行细致排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对于一些问题存在难度,不能第一时间进行解决,应当及时上报上级领导,尽早研讨出解决办法对安全隐患进行消除。安全监管人员要以身作则,对于不符合施工规范一系列行为及时制止并进行处理,将建筑安全管理落实到位。
2.5做好建筑施工项目交底工作
建筑企业开展工程施工工作之前,需要根据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要求,为技术人员以及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交底完成后,双方要进行签字。在建筑工程施工入口、出入通道楼梯口以及临时用电设施等,要放置对应的安全警示标志,规范施工人员的日常工作行为,有效开展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建筑企业领导要根据工程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气候特征以及施工要求等,采取适合开展工程建设工作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建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需要暂停施工工作,此时还需要相关安全管理人员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最大限度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语
现场安全管理作为建设施工项目的第一要务,须予以绝对重视。在项目建设施工及管理过程中要严格依循安全管理规范要求,落实标准化、专业化操作规程,建立检查、督查、整改责任机制,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宣传,在项目乃至企业营造“人人重安全”的新局面,多措共举,齐抓共管,最大限度减少与规避作业现场安全事故的生成。
参考文献
[1]盛菲菲.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与控制[J].写真地理,2020(36):98.
[2]朱纪泽.分析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进度控制[J].砖瓦世界,2020(12):172
[3]曾永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施工现场管理与优化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22):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