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金猴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山东省威海市 264200
摘要: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是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中核心的一环,它的实施直接决定了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使用寿命。建筑施工行业对于土建工程具备较高要求, 因为土建工程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建筑产品能够正常使用, 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建筑产品的使用周期。混凝土施工作为土建工程的组成部分, 其重要程度可见一斑,混凝土施工技术较为复杂, 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本文着重对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 土建工程 混凝土 施工技术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养护在房屋建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建筑行业相当重视的一项技术。为了满足我国人民对高品质住房的需求,我们应不断提高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从原材料、浇筑施工、混凝土后期养护的多种角度来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从而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应用具有多种优势主要表现为施工方便、应用范围广泛。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运用,可以有效保证工作效率和施工质量,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在混凝土项目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混凝土施工技术优势,施工人员严格规范混凝土施工过程,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和技术要点,在精细化施工技术和管理的基础上,避免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产生,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要求。
2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缝
所谓施工缝不是真正的缝隙,它是指由于施工组织的需要而在每个施工单位的路段之间留下的缝隙。只是因为随后浇注的混凝土超过了初始凝固时间,才有了先浇注混凝土的接合面,这个接合面被称为施工缝。对于混凝土施工缝,施工方案中最重要的参考内容应根据相关技术要求实施,以避免混凝土施工缝的粘结。混凝土施工缝会对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在施工方案中, 要明确施工缝处理措施, 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 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施工缝进行处理, 使之达到一定质量标准, 避免施工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2.2捣实技术
捣实技术有助于提升混凝土的稳定结合及混凝土成型良好性,在混凝土分层浇筑时,施工人员应安排混凝土捣实,捣实技术可以确保混凝土在模板内的均匀分布,既可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又能保证混凝土的密度。例如:某企业大型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中,采用机械振捣的方式,保障混凝土模板的早期强度,符合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降低了混凝土模板在施工现场的紧张度,最主要的是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效率,加强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力度。
2.3水泥水化热控制技术
水泥水化热现象会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与混凝土表面的温差拉大,是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注重对水泥水化热的控制。首先,应尽量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等水化热现象低的水泥。其次,在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这也是控制水泥水化热现象的有效措施。最后,还应适当添加减水剂,添加减水剂能够降低混凝土配制过程中水的用量,进而起到降低水化热的作用。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预设冷却水管,通过冷却水管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同时,在混凝土浇筑与养护过程中,应注重环境温度的把控,避免环境温度的骤降或者骤升。这些措施都有助于降低混凝土裂缝的发生几率。
2.4养护技术
混凝土养护技术是混凝土施工中的重点技术,养护技术可防止混凝土过度的硬化与凝固,提升混凝土的成型质量。土建工程中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加大了混凝土养护技术的难度,施工单位为防止因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出现裂缝的情况,必须安排混凝土养护,保证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的质量。根据土建工程对混凝土施工技术的要求,针对混凝土养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对于混凝土的养护时间要进行合理安排,一般环境下的养护,应在混凝土浇筑后的12小时-18小时以内开始对其进行养护,主要采用洒水、喷雾和薄膜覆盖等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避免因失水引起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开裂;(2)在混凝土养护技术中,要通过连续养护的方式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度;(3)混凝土养护的具体时间通常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需求进行,养护时间要持续21天-28天。
2、土建工程混凝施工注意事项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需要加强对关键点的监督力度,避免影响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性能,进而确保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分析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如下:
2.1确保混凝土拌和工作符合要求
将混凝土原材料准备好之后,就需要对其进行搅拌,尽管施工人员从事过无数次的搅拌工作,且积累了丰富的搅拌经验,但是在进行混凝土搅拌中,由于原材料对混凝土施工特性有深刻影响,因此不能按照施工人员的经验随意对原材料进行配对,而是要根据土木工程的具体要求和顺序进行配料。为了达到混凝土拌和工作的要求,施工人员必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对混凝土搅拌材料进行取样分析;其次,合理设计出拌合物的配对比例;再次,进行少量混凝土适配工作;最后,将达到质量标准和施工要求的材料放入搅拌机进行搅拌。上述四个过程不仅有利于避免错配和少配问题的出现,而且有利于提高混凝土配对效果。
2.2混凝土的运输
土建工程中,混凝土运输同样具有技术性的控制,属于混凝土施工技术中的关键。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时,需要按照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状态安排现场运输,一般情况下,混凝土的运输安排在拌和后期,大约1小时后进行运输。控制混凝土的运输及运输时间,有利于管控混凝土的质量,保障混凝土的各项性能。混凝土运输的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混凝土的质量水平,达到土建工程的规范标准。
2.3施工技术的准确监督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内容较多,而且各项技术的复杂程度较高。土建工程需要注重施工技术的监督,着重监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排除不利的影响条件。土建工程应该安排相关的工作人员,全面监督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用于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及性能,工作人员制定监督计划,适当采取科学的检测方法,检查混凝土是否达到标准的强度,掌握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性能参数,强调混凝土施工技术监督的准确性。
2.4注意施工过程中的防水排水工作
土建工程在实行混凝土施工技术时,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防水、排水等类型的工作,除此以外还应注重混凝土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消除影响混凝土施工的因素,优化混凝土施工的现场环境,在此基础上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的水平,强化土建工程的混凝土施工。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施工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合理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有助于提升土建施工的质量。因此,在房屋建筑土建施工中,应对混凝土施工技术严格把关,充分发挥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为土建施工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邱韶滨. 土建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J]. 数码设计(上),2021,10(1):143.
[2]苏瑞峰. 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 全面腐蚀控制,2021,35(1):99-101. DOI:10.13726/j.cnki.11-2706/tq.2021.01.099.03.
[3]秦佳. 浅析土建施工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 建筑与装饰,2021(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