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冉、赵庆祥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北京 100000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全面进步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应运而生。这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了高效率、低成本、生态环保等优势,是建筑工程行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技术支撑之一。但是,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在构件生产、装配施工等环节存在一些质量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并进行逐步改进。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质量问题;改进措施
我国建筑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建筑结构形式也逐渐增多。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节能效果好、施工效率高的建筑形式在社会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我国装配式建筑仍然处于发展前期,在施工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改进优化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不足,提升装配式建筑整体建设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持续、健康地发展。
1装配式建筑特征分析
装配式建筑是指现场用预制零件组装而成的建筑物。具体而言,建筑的每个组件都根据建筑项目设计在工厂中预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与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预制结构具有很大的优势。首先,由于构成建筑物结构的几乎所有组件都是在预制工厂中组装的,因此,建筑物受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这有助于控制建筑质量以及施工进度和管理,并确保满足建筑计划。其次,装配式建筑物采用标准化的设计和信息管理,具有更高的组成标准、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高的综合成本效益,从而促进了现代建筑物的高标准和标准化设计。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几乎没有环境污染。装配式建筑需要更多的现场组装操作和更少的现场铸造操作,从而实现建筑和装饰的集成。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不会有太多的建筑废料,并且会降低建筑设备的噪音水平。因此,它是一种满足绿色建筑、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另外,装配式建筑大大降低了现场施工的复杂性,人力资源投资也相对减少。高建设效率有助于成本控制和建设项目管理。尽管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法具有突出的优势,但在实践中,对施工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要求和规范进行施工,保证项目的施工质量。
2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过程存在的问题
2.1材料工艺问题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制造对各类材料的质量要求较高,而部分生产厂家对工程材料的选择、现场管理存在漏洞,导致用于制造构件的材料质量无法达到要求。从工艺角度来讲,没有采用可靠的制造工艺,导致构件出现质量问题。例如,在构件制造的混凝土浇筑环节,模板松动、浇筑振捣不均匀都会导致构件质量受到影响;现场工艺管理也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在浇筑构件时,各类杂质混入材料,严重影响生产质量。另外,装配式建筑构件制造环节,需要在构件上预留一些孔洞、钢筋,用作后续装配及水电水工,但是由于现场质量管控不到位,导致预留位置相对设计图纸存在偏差,给后续的装配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
2.2装配施工环节
2.2.1注浆质量问题
在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装配施工环节,构件的连接一般采用湿式连接法,虽然这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装配式建筑施工流程简便、效率高的优势,但是目前也存在连接精准性和多环节匹配度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建筑构件装配连接施工中采用注浆技术,即将预制构件预留的锚固件、钢筋进行连接,再进行混凝土浇筑。该环节经常出现混凝土浆料配制不当、流动度不足、坍落度控制不佳、浇筑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施工单位没有根据现场环境及施工要求,在混凝土浆料中加入一些合适的外加剂,影响浆料本身的性能,进而影响注浆施工质量。装配连接注浆问题的存在会直接引发建筑裂缝问题,进而影响建筑安全。
2.2.2吊装工序问题
一些施工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对设计图纸研究不到位,导致装配顺序存在问题,影响装配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十分重要的构件吊装环节,一些施工单位没有处理好现场吊装设备、人员之间的关系,没有做好工作安排和现场协调,因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如现场测量放线存在偏差、吊装高度及位置不符合要求、临时支护不到位等,这会直接影响装配质量,同时会产生一些安全问题。
3装配式建筑制造施工问题的解决策略
3.1预制构件的生产制造以及存储运输
严格按照工程计划和进度安排在工程生产构件。首先应当保证预制构件生产高度匹配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其次,在梁、柱、墙等构件生产中要保持高度一致性,加强存储和运输,严格按照生产程序进行预制构件质量的管控。对于生产出来的构件,应当根据其特性和类型进行仔细保存,做好防护措施,将存储压力降低,保证存储环境干燥。在运输中,由于预制构件体积较大,通常需要利用吊装设备完成装车卸车,此时需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损坏预制构件。
3.2建筑构件吊装施工技术
(1)吊装外墙板。在吊装前首先需要做好起吊点的选择设定,由专业人员处理吊装部位,保证牢固可靠。工作人员在外墙板达到作业层上方600mm高度时要牵引墙板避免其晃动,保证其缓慢地降落到指定的位置。(2)吊装外挂板。在吊装外挂板时,其工艺类似于外墙板吊装。在吊装开始后用斜支撑临时固定好外挂板,根据要求避免其摆动,将外挂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在到达指定位置后缓慢地降低并且用螺栓将其连接固定好。(3)吊装叠合板。在吊装前首先需要对四个吊点进行检查,保证受力均匀,保证吊装的平稳性。在作业层上空需要合理调整叠合板的位置,避免在吊装过程中损坏到叠合板质量。(4)吊装楼梯。在吊装预制楼梯构件时要注意仔细检查卸扣卡环,避免发生安全事故。严格按照设计技术方案合理调整楼梯安装位置。
3.3建筑构件安装与连接施工技术
(1)安装连接承重墙构件。作为安装连接工作中的重点工作内容,承重墙构件的安装直接决定装配式建筑的整体稳定性,为此,工作人员要注意精确地定位放线,保证外墙安装精确度,有效控制安装垂直,将安装质量提升。在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查和找平测量,标记好不平整的位置,为了保证承重墙安装的质量安全,需要专业人员用临时斜支撑处理承重墙。(2)安装与连接外挂板构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交底的内容控制好安装和连接外挂板构件的质量,控制好预埋件安装质量,由技术人员对外挂板构件安装的精准度和可靠性进行仔细检查。在完成混凝土浇筑作业后需要再次符合预埋件的位置,并且合理处理偏移的预埋件,保证外挂板安装的质量。在安装外挂板构件过程中需要做好角钢预埋件的焊接,尽量将外挂板安装连接质量水平提高。(3)安装与连接楼梯构件。在安装楼梯构件前首先需要用测量仪器标定楼梯上下段的控制线,在控制线标出后在上下梯梁处做好水泥砂浆的铺设,控制好找平层的标高。施工人员在开展后续楼梯吊装安装连接作业时要注意安装中构件保持垂直装填,工作人员合理调整手扶楼梯的方向,将楼梯构件的安装连接质量尽量提高。
4结语
总而言之,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虽然发展态势良好,但是由于起步较晚,当前施工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标准规范,加大施工人员培训力度,积极贯彻落实预制构件生产工艺技术,严格监督构件安装连接过程,提升装配式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季国林.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与改进研究[J].建筑与装饰,2018(2):75.
[2]矫艳军.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质量问题及改进策略[J].城市建筑,2017(5):222.
[3]莫婵.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问题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27):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