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生福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山西省太原市030032
摘要:我国科技经济不断进步,为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现以晋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为例,根据该工程所处的环境条件,在结合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作用的基础上,提出多种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应用这些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设备技术管理水平,保证了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为最大限度提高施工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措施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建筑行业作为一项和群众生产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行业,更是实现了迅猛发展。特别是如今全国城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施工工艺要求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作为一项关键的技术,预拌混凝土应用技术在建筑行业中获得了大力推广,工程建设人员应该加强对技术的探索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技术水平的有效优化。在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中,混凝土是最为基础的建筑材料,优质的混凝土可以确保工程建设质量的稳定提升。因此混凝土材料和技术将对建筑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将对建筑工程施工中预拌混凝土技术的管理要点进行深入分析。
1建筑项目中混凝土的主要施工概述
众所周知,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制成的建筑材料,并常常在施工现场进行制作,因此,原材料的质量、搅拌与混合等工序是十分重要的,如果混凝土材料的质量、混合比例发生问题使其变得不符合工程具体的要求,就会导致混凝土与工程质量需求产生严重的不相符,进而影响整个项目工程的质量,并极有可能产生一些安全方面的问题。因此,要使混凝土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并与工程实际要求相符,必须严抓原材料质量,并可以在大量制作混凝土之前,开展一些小批量的试配工作,这不仅能够有效的验证混凝土的配比比例是否科学合理,还能够为后期开展的大量混凝土拌和工作提供一定的数据信息,进而保障后续工作开展的效率及质量。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分析
2.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拌和
混凝土施工中的配合比控制尤为重要,应严格按照使用要求做好配合比设计,以确保结构混凝土的强度。而在实际施工中,应结合实际情况对设计配合比进行适当调节,以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最佳。混凝土的拌和也很关键,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拌和,并保证拌和设备不发生泄漏等,以保障其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如混凝土发生离析,应重新拌和,并检查垮落度符合设计要求,如有异常,不得使用。
2.2构成混凝土质量事故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施工和本身变形、约束等一系列问题,硬化成型的混凝土中存在众多微孔隙、气穴和微裂缝,正是由于这些初始缺陷的存在才使混凝土呈现出一些非均质的特性。微裂缝通常是一种无害裂缝,对混凝土的承重、防渗和其他一些使用功能不产生危害。但是在混凝土受到荷载、温差等作用后,微裂缝就会不断扩展和连通,最终形成我们肉眼可见的宏观裂缝。
2.3施工准备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标准,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之前,施工单位应该按照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以及编制施工方案,因为每个施工环节都不同,所以要针对不同的施工环节编制不同的施工方案,其主要内容应该包括混凝土试件的堆放、运输、吊装、安装、连等主要步骤,在正式施工时,还应该进行安装性试验,并针对安装试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施工方案进行及时的调整,按照施工方案对试件的吊装设计进行优化,并根据施工项目的场地周边环境以及施工特点,选取合适的起重机吊装设备,吊装设备在进行工作过程中一定要确保有施工证件,比如说设备制造许可证以及产品合格证等。
3建筑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其原材料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个混凝土的使用效果。所以要提高建筑工程中材料质量的管理。对于混凝土材料主要是由水泥、沙石和外加剂组成,因此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严格控制。首先,在混凝土材料中水泥是非常重要的组成。而水泥又分为多种型号和等级,需要结合工程的施工建设要求选择对应型号的水泥,提高混凝土的使用效果,保证所选的水泥符合混凝土材料的配比要求。其次,对于添加剂的选用也要保证其质量,避免出现滥用情况。除此之外,也不能随意对于添加剂进行使用,更注意其相容性对混凝土的性能影响,要进行严格的配比控制,保证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对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起到促进的作用。
3.2方法因素
施工方法的控制与管理主要指的是施工方法、施工技术和选用的机械设备的应用等。在实际施工质量控制中,做好工艺的控制必须要做好以上要素的控制,并严格落实监督管理机制,确保项目施工安全,为后期项目质量的控制提供保证。在项目施工中,应结合设计文件、地质勘查等相关技术资料,做好施工方案的选择,并针对方案选择合适的工艺组织实施。而从实际施工而言,只有认真落实施工方案,并对施工方案的实施情况做好检查,方可对工程质量提供技术保证。对于此,工艺方法的选择应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便项目施工有效进行。
3.3节点防水措施
装配式工程项目的外墙防水施工,施工单位应突出“优先导水、防水辅助、防排结合”这一设防工作根本准则。利用科学设计、制定排水路径的举措方法,导出已渗透于接缝中的水,搭配添设排水系统,防止自然水不断渗入室内。针对性使用水流基础的“自然垂流”定律,对墙板接缝样式设置为“内高外地”企口型。强调减压空腔,预防水流受毛细效应大量倒吸于室内。除混凝土形式化的防水方式外,施工单位还可运用橡胶质地的止水带及密封胶,保证预制墙板整体密封防水系统的稳定运转,实现高质的防水施工。
3.4科学的设置混凝土配合比
在开展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施工前,要开展一些必要准备工作,例如,应进行一定的混凝土试伴工作,通过多次实验来寻找出更加科学合理的混凝土配比数据,进而合理的增加或减少水泥量,使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得以提升。除此之外,在优化混凝土各原材料的配比时,还可以通过适当的减少水泥量,加入一些粉碳灰,并根据相关理论严格控制混凝土中水胶的比例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混凝土的收缩率,并有效缓解其内外部的温差问题,从而提升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3.5技术措施
一是加强施工图审核。在组织各方进行工程施工图审阅工作中,需侧重捕捉其中关键性施工质量因素,并对其科学定制出质量管控策略;二是强化施工技术工艺管理。为施工人员施以硬性要求,保证其设计、生产、加工出的预制构件可与工程施工图纸、设想高度契合。强调构建精度、质地、规格等标准,使其在实际施工安装中与作业区实况的匹配程度,杜绝尺寸、等级不符等不良问题涌现;三是严格监测关键工序。应加设专职岗位对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施工工序实行重点检验、管控,提高建筑物在施工中的基础性结构安全、稳定;四是建立巡检管理机制。增强监理单位对施工全程的监督力度,将“三检制”落地。
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搅拌站设备作为晋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施工作业重要施工设备,其技术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该设备的运行性能以及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因此,施工单位要定期做好对员工的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员工的安全操作意识,确保员工规范自己的操作行为,进一步提高生产作业的效率和效果,为促进施工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提高施工单位的生产力和市场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廷华.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的改革策略分析[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0(11):52-53.
[2]邓秀华.混凝土搅拌站设备技术质量管理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3):134-135.
[3]尹度良.浅谈混凝土搅拌站技术质量管理改革[J].门窗,2019(1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