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丹娜
哈尔滨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影响因素及如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措施的研究,总结出要从固定设备、移动设备、科技创新等方面入手,来寻求交通运输能力的提升。在当代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渐扩大,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趋势下,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来说,设计合理的列车线路及车站,改进列车系统的硬件设施及建立全面的交通信息实时共享系统,对于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使之能够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带动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是很有必要的。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提升策略
前言
在当前城市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交通运输能力是对一个城市的重大考验,所以必须要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让乘客在出行的时候能够拥有最好的出行条件,让城市轨道交通成为乘客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让城市轨道交通发挥出自身的优势,提高其运输能力。
1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的现状
1.1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中使用车辆在固定导轨上运行并主要用于城市客运的交通系统。一般包括地铁和轻轨,以及少量有轨电车。
1.2现状
首先当前地铁和轻轨的建设需要政府大量的投资,对于地铁来说,人们在乘车时所支付的乘车费用只是实际乘车费用的一小部分,绝大部分乘车费用仍然是由政府出资承担,这其中还不包括轨道交通设施的运营养护费用,制约着经济的增长。其次,部分大中城市早晚高峰出行人数多,客流量巨大,当前的交通运输能力已经无法匹配现有的客流,无法有效的缓解城市路上交通的压力。然而在有些时间却存在着乘车人员稀少,出现列车空载或不能载满的现象,导致交通运输资源的浪费。再次,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存在着设计不合理的问题,导致各换乘站无法形成互相联系的网络,对于疏通人流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
2当前阻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因素分析
2.1换乘站点相对较少
在当前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轨道交通运输的建设有很多先决条件和限制因素,由于这些限制因素和先决条件的限制,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并不能够像公交车出租车等这些交通方法有多个或者是根据需求随意调整站点,直接导致轨道交通的车站相对较少。而且目前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结构类型是“星型结构”,这种结构下的路线网络中有很多只有一个唯一的换乘点,尽管这种方法能够使得所有的路线都可以在这个换乘点实现换乘,但同时也会对市民的出行带来了较大的限制。由于换乘点较少导致一些客流量较大的市民出行成本较高,宁愿坐公交车,出租车等更加便捷的方法进行出行,也不会走很长的一段距离去乘坐地铁,这就导致尽管城市有一定数量的轨道交通工具,但却没有发挥出其真正的效益,降低了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
2.2轨道交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
在目前城市主流的交通工具公交车上会出现这样一种状况,就是前一辆公交车满员挤不下的状况,而后一辆同一路的公交车并没有多少乘客。
这种状况在轨道交通中同样存在,或者是相邻的两列列车,前后之间的乘坐人数相差较大,相对满员的列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列车的整体运行速度,而由于车厢内的人数较多,乘客的上车下车都会受到很多限制,这样一来每一个站点停车的时间就会延长,无形当中增加了乘客的出行时间。特别是在早晚高峰的时候城市的交通压力就会显得非常大。这就是轨道交通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所导致的,没有对每一列的列车进行合理的分配,控制人流量以及相对应的列车数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了市民的乘坐体验,也没有充分发挥出轨道交通的有效运输能力。
2.3缺少市郊路线
缺少市郊路线是当前城市轨道交通运输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也是在短时间内不能够有效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多城市的轨道交通网络大多都是星型结构以及放射网状结构。特别是放射网状结构类型的路线较多,而且相互交叉成三角形的网络结构,这种网络结构的轨道交通虽然提高了站与站之间的连通性,解决了乘客换乘不变的问题,但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该结构的线路不能够深入市郊,只是在城市内部甚至是中央运行,导致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率大大降低。
3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的措施
3.1设计合理的列车线路
设计合理的列车运行线路是提高交通运输能力的重要措施。对于已有线路加以完善改造,可适当向市郊延伸,使其辐射范围更大更广,满足更多人的出行,带动周边地区城市建设。对于正在规划的线路要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布局、人口数量、周边公共基础设施等多方因素,必要时留出扩建的余量。
3.2对车站的布置及内部的优化
车站位置的合理选择与内部设施的优化可以大大提高交通运输能力。车站的选定要结合人流量和其他交通工具的衔接等因素共同确定,换乘站主要选在多条线路交汇处,先关键线路后次要线路,或能有效减少路上人流的地点。对于内部设施来说,设置合理的出入站路线,避免造成出入站人员对流,另外根据不同的需要增设售票窗口和检票口,提高售票、检票的效率,并提高安检人员的安检效率,节约时间。设置合理的上下车机制,对于早晚高峰时段,加大地铁管理人员的投入,及时有序的疏导上下车乘客,减少上下车乘客对流现象的发生,避免造成危险。
3.3相关技术的创新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先进的技术对于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大数据盛行的信息化时代下,完善健全列车与车站人员实时一体化信息交互系统,使城市轨道交通朝着智能化交通方向发展,是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通过各车站间实时人流的数量,来确定相应的列车开行频率及合理的停站时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列车信息的同步,及时掌握附近列车的运行情况及车站内部的人流情况,灵活动态的完成运输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任务,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信息共享平台,使人们可以准确及时的了解到列车的位置和到站列车每节车厢的人员拥挤程度,便于乘客选择进入人员较少的车厢,避免上下车过于拥挤导致上不去车的情况发生。提高列车的性能,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提高运行速度、制动能力和停站的精准度,加强列车的运行稳定性,提高服务质量与运输能力。
3.3建立智能化的信息网络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数字信息的普遍应用,城市轨道交通应该要积极地和数字化技术以及科学技术相结合,开发出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一方面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作用于各个城市轨道交通人员之间,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更加全面的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出行、停站信息,形成科学的调度局面,提高轨道运输能力。另一方面智能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网络还应该作用于庞大的城市乘客当中,通过开发智能的APP,能够帮助乘客对附近的站点一目了然,为乘客规划最优路线,通过APP给乘客展现出当前地铁的人员数量。比如哪一节车厢的人员比较少,在乘车的时候,就在哪一节车厢上车,以此来避免上下车乘客的扎堆现象,从而建立一套高效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芸.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线路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
[2]皇妍妍.基于网络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输能力瓶颈问题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