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油气污染防治对策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胡亮 张飞
[导读] 对于内河船舶生活污水,近期推进船上收集处理排放的处置方式
        胡亮    张飞
        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    山东 济宁    272000
        摘要:对于内河船舶生活污水,近期推进船上收集处理排放的处置方式,远期推动船上收集-岸上接收的处置方式,对于油污水,推进船上收集-流动船接收的处置方式,此外应形成完善的形成内河船舶废水污染控制管理体系。本文对港口油气污染防治对策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港口油气;污染;防治对策
引言
        根据港区污染物排放清单研究结果,对于扬尘的不同来源途径,装卸扬尘的排放占比最大,其次是风蚀扬尘,最后是道路扬尘;对于货种,煤炭的扬尘排放量最高,其次是砂石,最后是矿石。港区集装箱、干散货码头的SO2、NOx、CO排放量较大;对于VOCs,其来源主要为液散码头以及港作机械排放。
1现状
        港口作为我国交通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粗放型增长以及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下,港区环境问题进一步凸显。港口和船舶排放已成为继工业废气、机动车尾气后我国第三大大气污染源。交通运输部印发了《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对港口和船舶的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严格要求。为了更好地落实该实施方案的环保要求,针对性地提出港区的大气污染控制方案,需准确建立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港区的港口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港区货种装卸、储运产生大气污染源以及港区作业机械与车辆大气污染源,以煤堆场、有机物储罐区、港口作业机械以及港区内集疏运车辆为研究对象,调研港区四大污染源的相关活动水平;在综合国内外排放系数的基础上,结合厦门市湖里区的实际情况,基于确定的估算方式计算港区港口大气污染物排放清单。
2港口油气的危害
        码头原油装卸和油库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挥发性有机气体(非甲烷总烃),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使空气中硫化物和各种烃类成分的含量显著增加,甚至导致光化学烟雾、酸雨等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油气回收过程中,可以采用吸附、吸收等物理方法,减少收油、发油作业产生的油气,从而减少环境污染[1]。
3现阶段油气回收技术
        3.1膜分离法油气回收技术
        膜分离油气回收技术属于溶解扩散机理新型气体分离技术,其分离的推动力为气体各组分在膜两侧的分压差,通过气体各组分通过膜时的渗透速率不同来进行气体分离。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油气混合气体首先进入吸收塔,经轻质油吸收后的油气再进入膜分离系统。富含VOCs的渗透气流膜截留侧的气体中VOCs浓度最低可到5~10g/m3。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等于是吸收+膜分离的组合工艺。因为膜分离需要对油气加压,所以系统中需要增加一个液环压缩机。
        3.2压缩+吸收+膜组合工艺
        该工艺首先采用防爆型的湿式压缩机把可能处在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油气增压到2.0~4.0bar(1bar=100kPa)(表压),同时使全部气体浓度超过爆炸极限上限从而偏离爆炸区。然后用罐区现有的液体汽油作为吸收液来洗脱气体中的油气组分,大概可以回收60%~70%的油气,从吸收塔底部返回到汽油罐中;从吸收塔顶部出来的未被吸收的含油气的混合气进入膜组件进一步分离,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富含油气的渗透气则返回压缩机入口,尾气达标排放。
4港口污染的主要防治对策
        4.1港口成品油储油罐的蒸发损耗控制
        遏制港口油库流失是控制港口空气污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工作人员应开始引进浮筒。当前浮动水箱既包含顶部容器,也包含顶部容器,带有罩。通过像这样的程序。b.瓶塞在容器的油面上形成浮动顶帽,当罐内的油量变化或受外部因素影响时,这样可以更好地减少成品的蒸发。这样可以防止油汽向外界排放。采用这种预防技术更有利于避免油箱漏油。采用带帽的上部容器,上部内置物可以浮在成品油的表面上,使油耗减少85%至96%。这是一个更好的解决模糊油罐造成的气体污染的方法。此外,使用这一技术可能会导致成品的石油表面没有更大的空气,从而可能导致储油罐顶部容器腐蚀,成品油污染气体,并延长储油罐的寿命。利用油气回收技术。石油回收技术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处理技术,目前正用于控制港口的海洋污染。

主要方法包括冷凝、湿度、吸收方法和膜处理。
        4.2成品油装船的油气污染控制技术
        为了防止港口成品运输过程中严重的油气污染,可以在该环节的防治技术中采用油气回收方法,使成品运输过程中的挥发性油气得到有效回收。虽然这项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整个系统的运行需要不断改进,但从整体和长远的角度来看,在港口采用油气回收技术具有很大的价值。
        4.3船舶生活污水防治建议
        针对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处理,可采取2种处理方式:①船舶配备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并达标排放;②船舶配备生活污水收集装置,通过岸上接收进行转运处置,由现场调研分析可知,对于第2种船舶配备生活污水收集装置,岸上接收转运处置的方式,由于我省是内河大省,码头泊位数量较多,配套岸上接收设施的难度较大,以2016年为例,内河港口抵港船舶,100~400t的船舶的比例超过50%,这部分船舶的生活污水排放情况现阶段处于失控状态,这部分内河船舶的生活污水防治工作迫在眉睫。
        4.4船舶油污水防治建议
        形成内河船舶废水污染控制管理体系结合座谈会以及从船舶污染控制的行业管理现状,从法律体系建设、管理策略完善等角度形成内河船舶废水污染控制管理体系,同时也将为我省内河水域内河航运规划、评价和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主要包括:①构建多部门联合监管的管理体系;②建立船舶污染物联单管理制度;③建立完善的船舶港口码头水污染事故应急方案;④对港口船舶污染防治设施合理规划布局;⑤推进内河船舶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安装工作;⑥建立船舶污染物有效治理的引导机制;⑦加强污染防治设施以及第三方单位的运营管理;⑧建立“互联网+”船舶污染物回收全过程监管机制;⑨加大船舶污染物排放的监管惩处。
        4.5举报奖励制度
        《船舶污染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海船舶(,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海事管理机构举报船舶污染和船舶载运危险货物的违法行为,经调査认定举报属实将得到奖励。但该制度未得到广泛宣传,大部分船员并不知道有该制度。由于内河船舶污染影响到两岸百姓的日常生活,建议制定本辖区举报奖励办法(如上海海事局举报奖励办法),明确举报方式和奖励标准,在开放日或现场巡航时向船员、渡船乘客及码头业主等进行宣传。举报奖励制度的广泛推行将对船员起到威慑作用,有助于提髙船员的环保意识,也将为海事部门对该类案件的调査提供第一手证据。
        4.6船舶垃圾分类收集
        为减少船舶垃圾接收处置费用,应推进内河垃圾分类收集。对于国际航线船舶和沿海航行的船舶,将塑料垃圾、食品垃圾、油污垃圾、其他垃圾分开收集,但应按内河规定不得向水体排放任何垃圾,应由垃圾接收单位接收或交岸处理。对于河船,可以参照国内陆上的垃圾分类收集方法(《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将有害垃圾(含有毒物质的垃圾)、易腐垃圾(食品垃圾)、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分幵收集,以提髙垃圾接收单位回收垃圾积极性,推动船舶污染物接收、处置和转运一体化建设。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发展单一的油气回收方式已不能较好的解决油气回收问题,所以应当根据不同的场合需要采用不同的油气回收方法甚至是多种回收方法的联合使用。
参考文献
[1]林正源.赣江水域船舶污染控制关键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9.
[2]张武强,周顺意,邵光荣.青兰山码头油气回收技术应用分析[J].当代化工研究,2019(06):74-77.
[3]程金香.船舶大气污染控制的这些年[N].中国交通报,2018-09-14(003).
[4]邱春霞,高洁,耿红.我国码头油气回收相关政策与技术发展现状分析[J].港口科技,2017(05):37-39+46.
[5]孙德红,郑海霞,杨艳芳.港口大气污染排放控制初探[J].中国港口,2017(06):40-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