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5期   作者:何梅
[导读] 对施工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根本目的,而建筑的标准和经济效益相互制约
        何梅
        浙江同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湖州  313000
        摘要:对施工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根本目的,而建筑的标准和经济效益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只有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到达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建筑企业应从建筑标准出发,建立健全行业标准,从而提升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对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建立健全行业标准,提升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行业;标准化;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低下是我国建筑行业的普遍现象,制约着建筑业的发展。然而,规范的行业标准,是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对施工企业而言,经济效益是根本目的。而建筑的标准和经济效益相互制约又相互影响。只有建筑工程保证其质量标准的前提下,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到达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建筑企业应从建筑标准出发,建立健全的行业标准,以此保证经济效益的提升。
  1建筑标准化与经济效益的关联性
        建筑标准化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制定一系列的规则,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这些规则开展工作,借此获得最大化的施工效益。在建筑标准化基础上开展建筑施工作业,可以有效避免一些施工问题的发生,减少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返工情况,帮助施工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建筑物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众多施工环节,很多建筑施工材料以及施工配件都需要在施工现场组装。如果未做好建筑标准化,会导致各个施工环节无法得到有效的衔接,一方面难以保障整体施工质量,另一方面还会拖延施工进度。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通过模块化、体系化以及综合化的施工方式,能够保障整个施工环节的顺利开展。总的来说,建筑标准化是提升建筑施工效益的重要途径,只有做好了建筑标准化,才能够有效减少工程施工中产生的成本,保质保量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并且提高建筑物的经济效益。此外,经济效益的增加也会促进建筑标准化的实施,因此应该将建筑标准化与经济效益提升作为一种互相依存的关系来看待。
  2建筑标准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是对农业的正常运转的保障。我国农业建筑种类繁多,从分类看,包括:农业居住建筑、农业田间工程、农业加工建筑等。其具有规模小、地点分散、结构简单等特点。我国在农业建筑工程力量相对薄弱,没有专业、规范的标准。大多依据农业部颁发的一般民用建筑规范,缺少针对性,标准偏高,往往造成浪费。一些农业建筑缺少规范依据,设计时不够严谨,对后续工作造成安全隐患,导致经济损失。农业建筑工程中缺少农业工艺,经常出现设计不严谨造成的污染物排放,给农村环境造成影响。在管理上也存在缺陷。由于农业建筑通常规模小,因此存在施工单位不够重视,投入经费较低,导致无法吸引到信誉较高的监理单位。地点的分散性,给工程管理也造成一定难度。工艺管理人员的缺失,造成与建筑物衔接出现问题等。这些隐患往往给企业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
  2.1缺乏健全标准化制度
        很多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并没有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标准来进行,致使施工的合理性严重不足,经常出现渗水或者墙体裂缝等质量问题,从而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直接影响。近些年来,尽管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指导施工,但依旧没有建立完善的标准化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目标比较模糊,施工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施工方法不明确,建筑施工质量问题屡禁不止。因此,当前建筑企业在进行标准化施工中存在标准化制度不健全的问题,难以有效地指导施工流程,也难以影响工程经济效益和施工质量。
   2.2建筑施工过程管理不够完善
        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存在施工管理理念过于落后等问题,对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经济以及管理三方面的关系无法进行有效协调,也阻碍了建筑标准化的有效落实。同时,很多施工企业都是将管理重点放在技术管理上面,没有高度重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也只是做好设备与施工环节的管理。

但在这一管理体系中并没有对施工环节进行系统化管理,且存在较大的局限性,难以将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益有机结合,促使施工过程管理不够完善,各个施工环节无法有效衔接,从而难以保证施工进度。
3加强建筑标准化提高建筑經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3.1建立专门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部门
        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内容众多,施工环节比较复杂,还需要多个部门协同作业,并且不同部门的职责不一致,这样就难以实现对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唯有建立专门的施工质量管理部门加强施工质量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项目的每一步都按照设计标准来进行,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精细化管理。为了增强建筑标准化,各建筑企业要细化和落实施工责任,让所有参建人员都能够严格遵循施工标准作业,避免一系列施工问题的发生。此外,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突发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3.2注重施工设计的节能环保性
        建筑工程的节能设计目的在于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损耗,提高建筑物的施工效益与使用效益。所以,首先要清晰了解施工中的能源浪费环节,然后针对实际情况制定节能设计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减少能源浪费等问题。例如,在建筑物的电力系统施工过程中,要避免电线等电器出现不必要的能源消耗,提高各种资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在建筑施工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融入节能环保的设计理念来避免不必要能源消耗的发生。
  3.3做好施工现场管理
        现场管理作为整个工程管理的重要环节,只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监控,让所有参建人员严格遵循施工标准化规程作业,才能够实现建筑标准化施工,促进项目质量和项目进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中,施工企业要建立现场质量检查小组,严格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并且针对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制定出有效的应急预案,从而确保整个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3.4制定适应标准
        目前,农业建筑工程缺少统一的建筑标准,导致工程无法顺利开展。统一、适用的标准的制定,能够带领农业建筑走向规范化。结合乡村振兴发展,对接相关院校,组织专业人员集中力量进行技术研究,制定适用农村建筑的规范体系,以此提高农业建筑走向标准化。农业种类复杂繁多,而与之相关的技术研究几乎空白,制定与之配套的施工规程、配套标准等,可为农业建筑工程提供依据;在农业信息化、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研制出新型技术以及工艺,与之形成配套,促进农业建筑工程的发展。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行业的首要问题就是经济问题,如何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是各企业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良好的建筑标准能够规范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形成建筑行业的良性循环,有效促进企业的发展。因此,完善建筑标准制度,统一质量监管体系,是保证建筑企业经济收益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吴桐.陕西: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8(04):14-24.
        [2] 韩秀红.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对策研究[J].经贸实践,2018(08):84-86.
        [3] 李朋.试析如何加强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J].环球市场,2018(33):150.
        [4] 周大秋.强化建筑造价管理提高工程经济效益研究[J].居舍,2019(5):156.
        [5] 王子华.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来提高建筑工程企业经济效益[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8(13):2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