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苗
身份证号码:23028119870329****
摘要:我国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绿色建筑在现在这个资源缺少和环境问题严重的世界中,为了能够进一步解决这些问题,绿色技术应运而生。一般而言,建筑工程会影响到环境,所以在建筑施工中如何解决环境问题成为了重中之重。就目前看来,绿色建筑技术是减缓环境问题的一种解决方式。因此本文简述了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情况和优势,探究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过程,并指出绿色建筑技术的一些应用方式,最后根据这些展望未来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发展,提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引言
当今社会,随着建筑施工带来的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对于绿色环保、绿色建筑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发展绿色生态建设不仅是政府的决策支持,也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绿色建筑设计就是在满足人们最大需求的同时,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尽量减少对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做到因地制宜,利用科学合理的技术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意义
从管理层面来看,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属于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绿色思想与建筑施工管理的结合体,充分代表了建筑领域的创新,其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减少建筑能耗,降低建筑污染,从而满足当前的行业发展要求。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落实,产生的社会效应是无法估量的。陈俊杰江苏恒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师现阶段,我国的环境形势异常严峻,主要是因为,在社会经济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度忽视了环境治理,过分注重发展经济,造成了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当前,环境问题已经开始对社会造成反噬,如出现了温室效应、赤潮、雾霾等现象。工业领域及建筑领域是环境污染大户,所以,为了遏制环境问题,加速建筑领域的转型升级是非常必要的。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建筑领域转型升级的重要体现形式,在降低建筑污染的同时能达到节能效果,对于建筑领域整体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随着建筑领域的发展,企业的生产压力陡增,这种压力主要来自同行业的竞争。为了在行业竞争中有更加出色的表现,企业必须在工程管理方面独树一帜,提前进行创新。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缓解企业发展压力,为企业赢得良好的市场口碑和行业形象,保证建筑企业稳健发展。所以,无论是从社会、行业还是企业自身的角度来看,绿色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开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应引起企业个体的高度重视。
2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
2.1注重阶段性指标评价标准,全寿命周期综合效益评价有待加强
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很早就已经引入全寿命周期概念,但传统的评价体系主要是将全寿命周期分为决策、设计、实施、运营(使用)和报废等阶段,规定或者设定每个阶段的节能技术标准和经济指标,每个阶段分别设定,独立分析,而没有将全寿命周期中各个阶段综合统筹考虑。科学的评价体系应该将一项节能技术措施建造成本的增加、使用成本的降低及回收成本等综合分析,这样才能更加科学的评价节能技术措施的经济性。
2.2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是施工主体,各种技术都需要依靠工作人员来落实,绿色施工技术同样如此。在绿色建筑工程模式中,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对绿色施工技术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效果。但是,当前建筑领域中工作人员素养普遍偏低,在长期的工作过程中大部分工作人员熟悉了原有的工作模式,对于绿色施工这种新型施工模式比较陌生。由于个人水平的限制,其对绿色施工技术的掌握程度较低,无法在工作中有效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从而影响了工程项目的建设效果,对企业的发展尤为不利。
2.3减少材料对环境带来的污染
当我们路过工地的时候,工地上都有大量的尘土、垃圾等等。这些物质对环境而言具有非常强大的破坏性。但是如果采用绿色技术,那么这种情况就可以得到解决。
首先对于在施工中排放的污水,这些污水也可以二次利用,进行回收并对污水进行处理,同时达到了物尽其用和保护环境的目的。而且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也可以让建筑企业有着更良好的声誉。一般来说,在绿色建筑的施工中,需要考虑很多方面,比如建造材料。首先,选择材料,绿色建筑所使用的材料一定是环保的材料,可以使用合成材料等,这些材料往往有着更多的实用性,性价比较高,从而降低了施工的成本。其次,还需要考虑的一方面是很多材料都具有甲醛这样的有毒物质,而这些物质是在传统建筑中经常出现的。使用绿色建筑技术可以减少这些材料带来的危害,因为他们使用的材料会对这方面进行考虑。绿色建筑可以减少百分之八十的污染。
3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3.1全寿命周期角度确立经济评价体系
目前,全寿命周期理论在诸多行业都得到了重视与应用,在绿色建筑评价方面也被广泛采用。全寿命周期理论认为,一个建设项目或者建筑物的前期决策、勘察设计、施工、使用维修乃至拆除各个阶段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全寿命管理系统。为实现管理目标,必须根据全寿命周期来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所要实现的管理目标,既包括确定管理模式、设计方案、延长项目经济寿命,也包括实现最低寿命期费用。而本文的目标则是节能技术或材料的全寿命期经济效益最大化。以往的全寿命周期分析中,主要是将一个项目或一项节能措施的采购、安装、使用、拆除等环节做经济性分析,说明每个阶段的投入和产出,而忽略了各个阶段的联系和影响。
3.2合理利用可再生资源
使用绿色建筑技术的一个最重要方面,就是对建筑材料的选用。这些材料应该无毒、无放射性和无污染等。建筑材料应该选用可再生资源,因为这些资源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对资源的利用。但是绿色建筑技术不是堆砌技术,而是将这些绿色建筑技术进行有效地融合,因此对于我国来说,对这些技术进行融合才是我们需要的。这就意味着我国应该进一步改进我国现在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和相关制度等。这样才能够进一步达到营造和谐生态环境的目的。
3.3加强环境绿化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并且环保意识也在逐渐增强,这就使得人们对环境的绿化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绿化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并且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如提高绿化面积不仅能够减少水分的蒸发,同时还能够降低环境温度。目前,建筑环境绿化主要包括居住区周边环境绿化和建筑立体绿化,其中居住区周边环境绿化主要从减少水泥路面硬化、尽可能增加草坪覆盖率、种植更多绿化植物等方面着手,即使在坚硬的地面上,也可以用透水生态砖铺地面,加强水资源的利用。
3.4加快推进绿色建材应用
近几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致力于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促进建筑材料转型升级,协调与城镇化之间的良性循环关系,以实现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为了加速推广绿色建材的应用,我国陆续颁布了《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指导文件,鼓励企业研发、生产、推广使用绿色建材,同时也支持建设工程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应用绿色建材。通过全面推行清洁、环保、高性能的材料改善建筑材料资源损耗高、污染排放严重、经济效益不高的局面。加快推进绿色建材应用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结语
我国对节能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传统的大量消耗自然资源和能源、各种污染环境的建设行为已经不适用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绿色建筑致力于推进资源集约、节约、科学、循环利用,改善城乡生活环境,降低碳排放量,注重人在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健康和舒适的体验,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加快推动了城市绿色低碳发展。
参考文献
[1]祝云华,邓甜,陈楠,等.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趋势及效益评价[J].建筑技术开发,2020(20):156-158.
[2]王晓玲,张丽娟.绿色建筑在新标准下的评价标识要求与检测方案[J].绿色科技,2020(16):191-193+201.
[3]杜常华.适用性绿色建筑实践技术及发展思考[J].河北地质大学学报,2020(3):7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