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

发表时间:2021/6/25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第5期   作者:李凯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李凯
        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与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也在不断的增加。但高速公路的车流量较大,容易出现安全事故,所以需要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进行管理,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频率。基于此,本文就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1、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件的特点
        1.1具有突然性
        虽然大部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可以通过提前预防进行控制,但大多数的交通安全突发事件没有特别明显的预兆,一般都是在几秒钟就已经发生,从而出现比较严重的行车事故,因此,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就有明显的突然性。
        1.2具有不确定性
        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地点无法预知、发生时间无法预知、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也无法预知,这就导致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突发事件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给应急管理工作带来困难。
        1.3具有强危害性
        在高速公路行车过程中出现安全突发事件,一般后果都比较严重。高速公路行车速度比较快,当出现事故时,会对人的身心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害,这些伤害难以短期愈合,甚至会伴随终身。如果一些运送危险品的特殊车辆出现事故时,还会对周围的群众和环境造成不小的危害。
        1.4具有困难性
        高速公路出现安全突发事件时,一般救援过程都比较困难。一方面受制于高速公路的封闭环境,特种救援车辆无法及时到达现场;另一方面,特定时间段的高速公路车辆较多,如果此时出现高速公路突发事件时,大量的滞留车辆会对救援造成影响,甚至会有车辆占用应急车道,也给救援带来不小困难。同时,后方来车对前方信息掌握不全,也容易出现二次事故。
2、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2.1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主要是高速公路中的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驾驶人因素以及乘车人的因素,这些都是影响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驾驶人是造成高速公路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因素,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丰富,机动车数量也在不断地增加,与此同时驾驶人不规范驾驶的情况也在不增加。例如在夜间行车时驾驶人疲劳驾驶、夜间远光灯的不规范使用、超速行车、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一系列问题。乘车人因素也是人为因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部分将交通事故发生现场,许多乘车人并未系好安全带,由于高速公路中车辆行驶的速度较快,如果发生应激反应后,如果乘车人并未系好安全带,在惯性的作用下乘车人可能会被甩出车外。乘车人与驾驶人打闹会导致教驾驶人在车辆驾驶时注意力不集中,导致车辆冲出车道或者与高速公路旁的固定物体相撞。
        2.2道路因素
        高速公路的路况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机动车辆的增加,高速公路的行车区域已经不能满足安全行车的需求。例如,高速公路的曲率半径较小,视距较小以及纵坡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车辆较少的情况下表现的并不明显,一旦车辆较多以及车速过快时这些问题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频发。而且我国高速公路的隔离带宽度较小,大部分隔离带的宽度在1-2米左右,隔离带过窄不能很好的发挥其隔离作用,例如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一旦撞向隔离带,隔离带过窄可能会引起两车相撞的事故。夜间行车时由于隔离带过窄,两车相对行驶时不能有效的隔离对向车道的远光灯,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2.3管理因素
        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里程逐渐增加,但是高速公路安全管理较为落后,制约了高速公路的具体使用效果。

在高速公路管理的过程中管理制度不完善,交通部门与公安部门的职责不能明确的划分,在高速公路发生安全事故时两个部门由于职责模糊不能及时选择应对策略,导致安全问题不能及时解决。而且在管理过程中管理设备落后,高速公路在发生安全事故后,需要及时的赶至现场解决问题,但由于硬件设施的落后,导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为安全事故的处理带来困难。
        2.4车辆因素
        高速公路对行驶车辆的要求较高,如果行驶车辆的性能不能满足高速公路对车辆的要求,也会导致严重的交通安全事故。高速公路对行驶车辆的动力性与制动性的要求较高,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过程中其速度必须满足高速公路对车辆行驶速度的要求,否则将会存在车辆追尾以及车辆故障引发的交通安全事故。
3、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措施
        3.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社会民众参与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识
        不管是交通参与者,还是其他社会公众,都应该有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还要清楚地认识到交通安全以及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所以交通安全部门在进行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时候,一方面要加强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使得交通参与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相关安全知识和法规。另一方面还需要交通安全部门联合政府部门以及新闻媒体等机构对社会民众进行安全教育,比如通过对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对违法行为的曝光等提高社会民众对安全驾驶的认识。
        3.2改善交通标志
        在高速公路即将进入较长下坡路段以及连续下坡路段之前一定范围内,将急弯下坡减速标志或者下坡警告标志设立在路边显眼位置;在路面半径比较小的路段,将减速慢行标志设置在显眼位置;在曲线半径不超过600m的路段,将柱式线形引导标志设置在显眼的位置,使来往车辆能够看到并减速行驶。与此同时,由于右转弯无法在中央分隔带设置对应交通标志的路段,应该在中央分割带的混凝土护栏侧面墙壁设置附着式线形诱导标,并将禁止掉头的标志设置在中央分隔带开口位置。在此过程中,由于中央分隔带的安装空间比较有限,因此禁止掉头的标志规格不宜过大,宜采用直径标准为600mm的规格。除此之外,还应将事故频发路段的警告标志设置在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路段;将大型车辆靠右侧行驶的标志设置在即将进入较长上坡的路段以及经常发生车辆追尾的路段。将内容适当的标志设置在对应的路段,能够随行驶车辆提供提前预警,使行驶车辆在此路段提高警惕,从而有效降低高速公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3.3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管理制度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要根据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采取工程技术措施,结合高速公路的实际对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建设、隔离带建设等要制定科学的决策。采取科学的管理措施,要对驶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检查,尤其是车辆的超载检查以及车辆的安全巡检。在决策控制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必须考虑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以及策略在实际落实过程中的情况。在高速公路投入使用的阶段,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以及工作内容,参照各个安全事故的处理案例制定高速公路安全事故处理规范。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要使用事故树的方式对相关的安全隐患进行再次的评估。
        3.4注重车辆保养,加强车辆的监管力度
        车辆自身的车况性能是影响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对车辆进行日常的维护,定期检查,提高车辆性能,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交通事故。一方面要做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主要是针对行车车辆的检查,不仅要依靠路面检查和定点抽查,还应该采取多样的执法手段。另一方面要从制度上进行保障,建立严格的安全患排查机制,主要是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发现事故发生的规律以及尽早发现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整改的意见。
结语: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至关重要,针对目前交通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几方面问题,不仅需要交通安全部门加强自身的管理能力,还需要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到安全管理中,要认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驾驶员要时刻遵守交通法规,提高驾驶技术水平等。
参考文献:
        [1]杨洪伟.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000(010):2102.
        [2]潘刚.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分析[J].北方交通,2015(04):129-132.
        [3]高伟.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现状分析及管理对策[J].产城(上半月),2020,000(001):P.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