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善超
中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质量是评价和改进国企党建效果的关键,也是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的需求。针对这一交叉学科问题,调研了四家国企采取的措施、取得的进展和存在的局限性。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制约融入质量的成因,认为党建和中心工作是不同属性的任务,促进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实质是推动组织变革,需要在从事党务工作的党员员工与从事中心工作的党员员工之间建立信任。在阐述信任理论适用性的基础上,依据信任的三阶段发展模型规划了融入路径,包括强化党组织认同、实施融入策略和评估融入状态,三条路径交叉对应的是基于威慑的信任、基于认知的信任和基于认同的信任,进而针对每一条融入路径阐述了具体融入策略。
关键词:信任理论;融入路径;国企党建
1.实践基础及问题
2016年,中央召开了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的主要精神和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推动国有企业党建(以下简称: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要求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和开展应急管理的排头兵,坚持党的领导是国企的“根”和“魂”,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企党建进入了新时代,国企党组织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和党要管党的要求开展了党建工作,逐步构建和完善了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传统公司治理的制度基础是企业法人产权,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治理体系是一种新型公司治理体系,其制度基础是对企业法人产权的超越。
为掌握党建对公司治理的影响,学术界探究了党组织嵌入对企业投融资行为、会计行为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发现党组织嵌入可以增强员工集体发声能力,约束高管行为、规范商业伦理,强化企业的政策感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企业文化,党组织嵌入可以通过问责机制规范党员员工行为、打破委托方与代理方信息壁垒。向勇根据国企基层党建实践概括了“五同”模式,例如在深化改革中“同步”;郝海江提出了促进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举措,例如党建工作嵌入项目部,党组织嵌入员工帮扶计划等。
2.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背景与现状
2.1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的背景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政治组织,一般意义上的企业是经济组织,党的领导缺位的公司治理是传统的公司治理,不属于党领导的公司治理的范畴。相比较于基于企业法人产权构建的传统企业治理体系,这一新型公司治理体系的最大区别是党的领导的制度性嵌入,党组织的嵌入丰富了公司治理主体的构成,改变了公司治理的价值观、逻辑、架构和流程,可以克服基于企业法人产权构建的传统公司治理体系的局限性。从社会网络结构来看,国企党组织双向嵌入全国党组织和企业,一方面纵向嵌入全国党组织,另一方面横向嵌入企业。党领导国企是党代表人民行使所有人权利的必然要求,国企党组织在企业贯彻落实党的宗旨、发展理念和战略目标,是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按照企业法人产权逻辑扮演出资人角色的完善和提升,可以克服传统公司治理体系的局限性,有助于走出委托代理困境。从组织管理的角度看,党建的实质是通过激活个体的党员身份认同强化组织公民行为,体现为党建话语体系中的大局观、奉献、爱岗敬业、克服困难和率先垂范,等等。在组织层次上,国企同步设置党委(党组)、基层党组织和纪检监察组织,推动党组织与管理机构合并,将党委会审议作为前置流程。
这些组织变革为国企贯彻落实党的纲领、宗旨和战略目标提供了组织支持,为党组织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有利于提高国企的决策质量、执行力和跨部门协同水平。
2.2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质量低主要表现
从实践方面来看,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注重提融入的要求,但是缺乏有效路径和策略;从理论方面来看,需要从组织变革的视角系统而深入地理解融入的内涵、厘清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的内在联系、引入适用的理论基础,避免将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简单捆绑。导致融入质量低的主要原因包括:党务人员和研究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国企党建的组织管理属性,组织行为学等领域研究人员投入的注意力不足、问题意识偏弱,需要引入适用的理论基础开展研究并指导国企党建实践;党务人员存在知识盲区,而且缺乏合格的教练和能够满足其工作需求的党建理论资源;少数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主动性不足,其思想认识还没有跟上新时代国企党建的节奏。
3.国企党建的组织管理属性及其应用价值
3.1国企党建的组织
管理属性组织是由个体、群体和组织系统三个层次构成的,组织管理研究关注的是个体、群体和组织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目的是应用这些知识改善组织绩效,采用的是系统研究的方法,即通过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考察解释原因和结果,把结论建立在科学论证之上。组织管理属性指的是运用相关理论观察、解释和干预组织运行活动,包括组织文化、领导力、团队建设、个体的认知与态度等。本研究基于三个方面的原因认为国企党建具有组织管理属性:第一,理论的相关性。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严密的组织体系,组织力强是党的优势和特色,下级服从上级和大局观等组织原则与组织管理理论中的组织规范理论密切相关。第二,目标的相似性。国企党建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党的组织力,体现为党员对党组织保持忠诚,以及党组织的自我革新能力;组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提高组织效能,体现为执行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内容的对应性。国企党建的主要内容与组织管理是对应的,例如无私奉献、主人翁精神对应的是组织公民行为,党员亮明身份、强化先锋意识对应的是组织认同。
3.2组织管理属性的应用价值偏离或者忽视
国企党建的组织管理属性将导致国企党建与组织管理研究脱节,降低融入质量。基于组织管理属性推动融入的价值包括:第一,为融入提供认识论。组织变革属于组织管理范畴,国企党建与中心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不同属性的任务,从事中心工作的党员员工习惯于运用组织管理理论开展中心工作,理解并运用的是组织管理语言及其方法、技术和工具;融入涉及到多元化的公司治理主体、动力机制以及价值理念;因此,推动融入的关键是充分认识到国企党建的组织管理属性,否则,不但难以在技术层面衔接这两种任务,而且难以在两类行为主体之间建立信任。第二,为融入提供方法论。在将党建语言转换为组织管理语言的基础上,党务人员可以运用组织管理方法、技术和工具提高融入质量,包括策划党建主题、选择党建方法和技术、预测党建的组织管理效果,向从事中心工作的党员员工阐述国企党建的组织管理意义,可以在这场组织变革中取得党员员工的信任。
4.结语:中央强调要以高质量的党建引领高质量的发展,基于上述分析认为,为保证党领导国企公司治理取得预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提高国企党建质量,把国企党建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因此,推动国企党建融入中心工作已经成为一个关键问题。追求长远发展目标和不断超越自我而滋生出来的内部动力、定力和韧性。内生动力代表个体与组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内因,建议后续研究通过访谈、问卷调查或观察法等方法收集一手数据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章凯,李朋波,罗文豪等:《组织-员工目标融合的策略——基于海尔自主经营体管理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4年第4期。
[2]顾江洪,江新会,丁世青等:《职业使命感驱动的工作投入:对工作与个人资源效应的超越和强化》,《南开管理评论》201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