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宁建
江苏天信建设项目咨询有限公司 江苏南京 210017
摘要:在社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社会环境愈发完善的形势下,建筑行业逐步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内部竞争态势日渐激烈,提升自身竞争力成为相关企业单位在新时代环境中的重要发展途径,而BIM技术作为衔接工程造价、成本管理、施工安排等工作的重要技术内容,其有效应用尤为关键。文章以此为背景,探究BIM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风险,揭示其防护措施,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建筑工程;应用风险
引言: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普及影响下,BIM技术逐步渗透至各建筑工程企业单位运转环境中,该技术在建筑工程结构特性与功能特点数字化方面的优势,使其可为各方人员提供可视化参考内容,进从各角度出发完善建筑工程建设内容,综合提升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因此,基于BIM技术应用情况的风险以及防护分析,具备一定研究价值。
1 基于建筑工程的BIM技术应用风险
从建筑工程自身建设过程看,基于其整体建设内容的BIM 应用风险,主要是指企业单位在应用BIM技术对整体项目建设过程进行管理调控时,造成预期管理调控成效与实际效果不符问题各项因素,其具体体现在项目预算增加、工程建设进度延缓、项目质量安全存在漏洞等方面[1]。在现代建筑企业环境中,针对风险识别分析工作,其主要通过有效收集一定数量的数据信息,综合分析项目建设中的各项风险内容与风险系数,进而结合风险因素与项目建设各环节的实际关联,将风险因素分为不同类型,便于企业单位调动各方人员,及时采取相应规避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建设的不利影响,维护多方利益。基于上述风险分析工作机制与目前建筑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面临的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 BIM 技术应用风险主要可分为技术风险、过程管理风险、行业环境风险。
1.1技术风险
基于BIM技术内容及其作用机制,其技术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因我国建筑行业在BIM技术应用方面尚且处于发展阶段,部分先进BIM技术与企业实际项目管理调整需求不匹配,使得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难以发挥应用的效用;其二,技术准备不足,部分企业在引入 BIM 技术时,受至技术认知水平影响,并为针对其应用软件与作用机制,配置相应工作机制与软硬件设施,使得BIM技术难以及时介入项目管理与调控。其三,BIM技术类型选择不合理,在建筑工程项目各项需求影响下,BIM 技术逐步衍生出相对复杂的产品体系,若选择的BIM技术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不符,则难以得到该技术助力[2]。
1.2过程管理风险
基于建筑工程企业自身运营机制与工作内容影响,过程管理风险也是限制BIM技术发挥自身实际效用的关键因素。其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即BIM技术应用目标定位模糊与管理方式转型迟缓这两方面。针对技术应用目标模糊,受自身对BIM技术应用的认知水平与专业知识储备限制,对BIM技术自身在项目建设中的定位不足,导致企业管理者难以制定与企业自身情况与需求契合的BIM技术应用目标,出现技术难以推行或后期效用不足的问题。而针对管理方式,缺乏完整BIM技术应用机制框架支持的各项工作环节,其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容易出现权责不明或分工配合不协调的问题,使得该技术难以落到实处。
1.3 行业环境风险
从整体建筑行业环境看,缺乏统一有效的BIM技术应用标准与责任划分标准,是整体建筑行业企业难以及时引入落实BIM技术,并且容易出现建模分析交互机制存在缺陷,或技术交底与工程验收等工作缺乏统一BIM 技术标准管理的情况,在各项环节权责划分的合理性与科学性不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推诿责任的问题,在出现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造价问题等情况下,削弱该技术的实际效用。
2 基于BIM技术应用的风险防护措施
2.1优化更新BIM技术应用意识
为降低各项BIM技术应用风险因素对各项建筑工程建设各环节产生的影响,企业单位管理者应从自身入手,更新优化BIM技术应用意识,合理分析各项BIM产品与企业建筑项目实际建设过程的关联,进而从BIM自身关键要素构成出发,合理选择BIM产品并做好相应准备工作,具体可从四点出发,即BIM技术应用目标、运作模式、产品类型以及标准,全面分析BIM技术应用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环境,进而通过调整技术引入准备工作,配置相应软硬件并优化各部门在BIM技术指导下的工作沟通衔接机制,进而推进BIM技术应用[3]。在此机制下企业可有效降低BIM技术层面的风险,合理看待其实际操作难度与效用,规避高估或低估BIM技术引发的技术应用问题。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能借助BIM技术引入与推行工作过程,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建设,并令管理层主动更新自身认知理念,为BIM技术落地创造良好条件,凸显BIM技术的核心价值。
2.2完善BIM技术应用过程管理
基于BIM技术应用发展态势,针对BIM应用程序,其推广应用应以项目型模式进行推广应用。项目模式或合同协会可以采用IPD集成项目交付模式。IPD模型不同于传统模型。传统模型更加注重项目利益相关者整体目标的完成,协作和集成的总体目标尚未引起高度重视。在IPD模型中,BIM使用费用由社区所有者承担,但项目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收益和损失均根据项目合同而捆绑在一起,以确保项目人员的总体目标保持一致,从整体角度看待问题,并在日常工作中更加紧密地进行协调与配合[4]。为了实现项目成功的总体目标,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联系变得越来越容易,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的持续协作不仅包括彼此之间的协作,还包括与应用程序数据的协作。BIM核心概念的完成取决于多方面项目合作的折衷发展以及整体盈利能力的最大化。IPD模式下的多方协会非常擅长满足BIM应用的要求,因此可以更好地降低BIM技术应用风险。
2.3 重视业主BIM技术应用能力
除上述内容外,应重视业主BIM能力建设,企业应针对该技术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进行定期组织学习培训与会议交流活动,并结合建筑工程建设需求,针对BIM技术在各个环节的应用成果,设立一定的奖惩机制,促使企业员工配合BIM技术应用机制开展工作活动。同时,企业应从自身BIM技术应用队伍能力水平出发,合理制定或完善BIM应用计划,确保其企业内部团队可借助契合自身实际情况的BIM技术应用内容,有效落实项目建设。
结束语:综上所述,基于社会建设发展环境对建筑行业的影响,为综合提升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相关企业单位应重视BIM技术作用,并从自身实际条件出发,审视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而通过解决风险根源或降低风险系数,降低BIM技术应用风险影响,发挥其实际效用,促进建筑项目建设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夏春凤.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研究[J].居舍,2020(36):131-132.
[2]吴昊.BIM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究[J].居舍,2020(33):54-55+80.
[3]殷晓玮,鲁玉芬.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目标体系中的应用[J].安徽建筑,2020,27(08):210-212.
[4]李硕.建筑工程项目应用BIM技术的风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0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