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西安 710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以及政府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中国的智能交通日益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而出台了一系列智能交通政策。建立在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智能交通政策的基础上,本文根据公共政策评估框架,设计评估方案,对政策效果展开主观与客观的评估。主要通过确定评估指标、评估实施以及评估结果处理的方式,结合数据收集和调查问卷的手段,对中国智能交通政策进行定量与定量评估。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探讨智能交通还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促进智能交通发展优化策略。
关键词:智能交通政策;政策评估;线性回归分析;策略优化
1.引言
1.1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交通管理和交通工具逐步向智能交通系统优化和升级上进行转变,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即在完善的道路基础设施基础上,将先进的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和系统相融合的一种实时、准确、高效,大范围的交通运输信息化新模式。智能交通的发展在深远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出行环境,比如ETC的建成、智能候车厅的搭建等等都在便捷着人们的生活,未来将是一个充满智能的年代。这一切智能交通的成果都离不开政府相关政策的颁布,因此政府在中国智能交通上占有绝对的优势与主导。
1.2研究目的及意义
本文的重点主要针对于中国智能交通政策效果评估展开进行,通过确定评估指标、评估实施以及评估结果处理的方式,结合数据收集和调查问卷的手段以及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国智能交通政策进行定量与定量评估。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探讨出智能交通还存在的问题,从而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智能交通发展优化策略。进一步而言,本文的研究目的不仅是找出智能交通中还存在的问题,在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发现智能交通未来发展的契机,并强化政策的引导及管理。因此本文为智能交通的改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更进一步服务公众、推动社会与时代的进步,拉动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推进国家科技的长效进步,更好更快地影响和便捷人们的出行方式及基本生活。
2.中国智能交通政策现状与发展
政策的内容制定越来越紧跟信息化的潮流。在政策的初步制定阶段,2008年由科技部发文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中,初次提到将智能交通技术政策不断向技术化方向转型的同时更是推出了一批批智能交通产品的迅猛增长,从标志着智能交通技术体系成熟的产品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到标志着技术不断发展的智能候车亭产品的建成,均是将政策技术化落实到人们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更映射出政策的制定愈来愈向技术化方向发展。
表4-3智能交通政策评估调查方案设计与实施情况表
政策的内容制定越来越贴近大众生活。智能交通政策的制定越来越朝着大众化的方向完善,而在政策影响下的智能交通落实情况也会越来越大众化,从而更高效地影响人们地出行方式、更便捷人们的生活。
3.中国智能交通政策评估
3.1政策对受众群体影响力的效果评估
调研对象为中国智能交通政策,摘取表3-6的调查问卷中对于政策受众群体的调查可以看出:在选取的此类调查中,选取智能交通政策受众群体并为调查对象通过实发出问卷500份,共收回455份,问卷回收有效率达91%,判断此项调查有效而展开评估。
3.1.1政策认识度调查
如图3-7智能交通政策认知度统计表显示,在调查问卷中,通过涉及对智能交通政策的认识度调查以及智能交通政策落实的满意度调查中可以看出,对智能交通政策“比较了解”的人占大多数为32.3%,表明对智能交通政策的认知程度一般,并为达到理想的政策全覆盖预期;而对政策“完全不了解”的人占少部分,仅有2%,表明智能交通政策的出台虽然深受广泛群众的观众的欢迎且或多或少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居民的出行方式以及生活方式,但是仍有一部分群体对智能交通政策有不认知的情况产生。
图4-4 智能交通政策认知度统计表
3.1.2政策满意度调查
同理可推论,如图3-8智能交通政策落实满意度统计表显示,在智能交通政策落实的满意度的图表中显示,相同的调查对象中,对智能交通政策落实持“非常满意”的人群占多数,为47.7%;且“非常满意”与“比较满意”的人占总比的89.2%,更进一步说明了智能交通政策的落实受到公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然而,还是有少部分“比较不满意“和”完全不满意“的情况出现,约占总比的3.2%,要比不了解政策出台的人还多出1.1%。
图4-5 智能交通政策落实满意度统计表
3.1.3 评估结果
可推出结论:广泛的受众群体、高比值的认知度以及高比值的满意度均可代表中国智能交通政策对居民有很强的影响力度。当然,不可否认,对智能交通政策的不认知以及政策实施不满意的人群比例也出现较少一部分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侧面说明智能交通政策并没有对我国人民产生全网式的笼罩。因此;政府在颁发有关智能交通的新政策的同时还应加以大规模的宣传,在中国智能交通政策执行能力的提升上还应加以正确的方向引导。
4.智能交通政策现存问题
4.1受众群体对政策不完全认知
根据政策受众群体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智能交通政策的出台以及落实在影响着各个年龄层次的受众者,并且他们普遍对智能交通政策都具有比较高的认知度,同时对智能交通政策的实施也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由此可推出结论:广泛的受众群体、高比值的认知度以及高比值的满意度均可代表中国智能交通政策对居民有很强的影响力度。但是,对智能交通政策完全认知只占比24%,还存在2%人数对政策不认知的情况,同理,对政策实施不满意的人群比例也有出现,占比为3%,这种情况的出现侧面说明智能交通政策并没有对我国人民产生全网式的笼罩。
4.2政策上经济投入不够导致科技上产出不足
在经济稳步增长的前提下,国家加大对智能交通研发上的投入量会促使智能交通研发中心的建立以及一批专利申请人的研发,从而间接地并推进新智能交通技术以及智能交通专利数的诞生以满足现代人对新技术、新产品的需求。政策上经济投入不够会造成科技上产出不足,因此需要政府在未来关于智能交通的政策制定上,加大对于智能交通研发等的经济投入量,以提升科技水平。
4.3智能交通政策的标准化程度不完善
由于智能交通在我国的建设和运用刚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因此发现我国政府遇到了影响智能交通发展的巨大瓶颈——即标准化的智能交通政策并不显著。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就使得智能交通政策在制定、公开、执行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尺和界限,导致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智能项目评估和调整的作用。更进一步讲,没有标准化的政策会因为没有设计明确的智能交通项目投资方案而导致无法进行明确的项目投资战略和规划,甚者,最终还会产生一系列政策执行中的负面效应。因此,加强智能交通政策的标准化才显得格外的重要。
4.4智能交通政策中过少涉及自主研发
根据智能交通政策对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影响力的效果评估可以看出,即使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以及智能交通市场竞争数量在稳步增长,但是增长率还略有波动。这是由于遇到一些市场瓶颈。要打开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增加智能交通市场竞争数量,我国就应多坚持自主研发,政府也应相对多颁布些具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新政策、提出新项目,进一步引导智能交通打开中国的市场,从而扩大智能交通在的中国市场规模,提升智能交通竞争数量以及其增长率。
5.中国智能交通优化策略
5.1整合政策,强化联系,提升认知度
在先前做的有关智能交通受众群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调查表中可以看出,受众群体对于智能交通政策的认知度与满意度还存在不认知与不满意的情况出现,说明执行主体未能将政策之间紧密结合。在进一步扩展潜在智能交通功能强化的同时,促进政府、智能交通、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积极改善政策实施的效果,将政策深入人心。
5.2政策上加大经济投入,科技上促进产出
当前,政府应该从科教、技术、经济等多层领域加大对智能交通的投入,这种投入应从政策层面开始着手,制订切实有效的智能交通相关政策鼓励国家大力的向智能交通产业注入资金投入。根据我国目前的智能交通发展阶段,政府可以向涉及智能交通的公益类项目转型,主要资金投入由国家承担,大量对智能交通公益类项目展开经济投入并且出台一系列有关国家促进智能交通经济投入的政策,进而从政治、经济层面扩张对智能交通的资金投入,以致于增加智能交通的经济产出,促使我国智能交通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5.3加强标准化的智能交通政策
标准化的智能交通政策公开平台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诉求。少部分居民群众反映出对智能交通政策的不熟知,表明智能交通政策公开平台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诉求,所以政府在颁布相关政策的同时,更应该建立标准化的政策公开平台,让人民群众深入了解政府工作,同时政府出台的各项政策也可以及时的受到居民群众的观众并给予反馈,在不断提升政策的认识度与群众满意度的同时,更强化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广泛而紧密联系。
5.4坚持自主开发,颁布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政策
作为中国政府,理应更支持运用国内现有的智能交通技术,坚持自主研发。而对于国外成熟的智能交通技术应该秉持着学习和借鉴的态度而并不是原者照搬,就像前文提到的,我国吸取国外的智能交通技术经验设计出ETC以及智能报刊亭等等产品。在发展经济、便民出行的同时,我国更应该大力地研发新技术,真正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研发属于自己的新产品。因此,政府需大力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政策出台,刺激科技创新、鼓励科研事业,在有效的智能交通政策落实基础上,研发更多的新产品,提升群众对智能交通的认知度、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