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的路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6/2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5期   作者:陆 恒
[导读] 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需精准定位管理对象和目标。
        陆  恒
        河南职业技术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
        摘要: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需精准定位管理对象和目标。依托现代化的工作场景,应生成具有高度匹配性的管理模式和服务规则。既要在组织架构上作出合理改变,还需对服务范畴进行拓展与丰富。具体来说,图书馆管理人员需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制定“互联网+图书馆”多层次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图书馆的资源环境,以此为手段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知识服务。
        关键词:互联网视域;图书馆;管理创新
        引言
        不同的工作场景和交互环境,会催发出新的工作思想和行为。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管理人员需从大数据思维出发,制定新型的管理模式和服务项目。管理人员需根据读者和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对服务场景进行优化,秉承提供高质量精准化的服务原则,不断的改善和改进工作方式方法。而在对图书馆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进程中,管理人员需精准确立工作内容和模式创新设计的立足点,生成层次分明的工作逻辑框架,进而更加理性和科学的制定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新路径。
         一、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立足点
        (一)立足于管理对象的合理转移
        传统图书馆管理,主要立足于文献资料的管理设计工作计划。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需立足于以人为本开展管理活动。管理对象和服务范畴应进行科学的拓展,不局限在既定的纸质图书和馆藏资料的管理上。管理对象应有新的指向,即加强人的管理和服务,从传统的纸质图书向读者转移。
        (二)以技术要素为驱动进行创新
        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因为以技术要素为驱动对管理模式和管理机制进行创新与改革。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计算机技术等,科学的应用到图书馆管理工作当中。致力于构建智慧化的管理平台,加强图书馆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
         二、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基本逻辑框架
        (一)实现管理架构的扁平化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应从传统的金字塔管理模式转化为扁平化服务,能够在组织架构和管理层级上进行优化与完善。管理人员需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科学的进行岗位设置、组织架构规划,并生成具体的工作要求和管理流程。对传统的行政办公室、信息部、采编部等部门的设置情况进行创新,应尽量减少工作安排的中间环节,使用户和服务者之间进行垂直交互。
        (二)体现图书馆管理的物联式特征
        图书馆管理模式和形式的改革和优化,需真正发挥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的优势和价值。以互联网为媒介,增近图书馆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情感距离。以物联网技术为枢纽,增强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联系。互联网视域下的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需真正体现图书馆管理的物联式特征。实现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进行信息服务和人员管理。利用现代化和智慧化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更加精准获取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员工的工作进度等信息,基于立体化的信息模型设计管理制度和服务项目。
        (三)凸显管理层面的多维性和立体性
        图书馆管理层面的多维性,主要体现在知识服务、体系建设、制度创新等方面。管理人员需根据工作内容设定具体的管理规则和服务标准,并在物的管理和人的服务上进行多维度的考量。同时,图书馆管理人员需凸显现代图书管理和服务的立体性、丰富性、层次性等特征,从不同的方面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更加立体和生动的提供信息服务。


         三、互联网视域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的有效路径
        (一)构建符合互联网时代发展要求的图书馆管理体系
        互联网视域下,针对图书馆管理的创新研究,项目负责人应能够构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图书馆管理体系。应增强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的智慧性和现代性,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服务。管理人员应根据图书馆管理和服务的特征,构建信息化操作平台和系统。在阅读服务方面,需制定精准服务规定和流程,指导工作人员按照预设的标准落实工作内容。例如,图书馆必须要求工作人员根据用户的预约要求,精准的制定服务方案和计划,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内容。同时,需对图书馆馆藏资料进行数字化升级,将传统稀缺的文献资料扫描到计算机系统中,基于现代化的信息操作平台进行图书资源的快速共享。图书馆必须根据所设计的愿景,分别制定科学和完善的图书馆管理制度和服务标准。依托不断完善和合理的图书馆管理体系,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开展管理和服务工作。必须发挥制度体系和目标体系的作用和优势,在图书馆体系建设、知识服务、用户需求分析等方面形成层次分明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二)制定“互联网+图书馆”多层次管理模式
        图书馆管理的创新需融入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以技术要素、情感要素、需求要素驱动体制的变革和创新。管理人员需将互联网技术深度的对接到图书馆管理工作中,架构多层次的管理组织,利用丰富的服务场景精准的提供信息服务。管理人员需制定灵活的交互规则,以互联网平台为媒介,实现图书资源的高效传输和共享。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利用移动智能设备和线上图书馆APP,跨越时空障碍的搜索资料。图书馆既可在虚拟的空间提供图书阅读服务,还可在实体图书馆构建新的信任关系。具体来说,管理人员需将与图书馆管理相关的客体、技术、信息、规则、平台等元素进行全面联结,并保证各要素之间具备良好的信任关系。基于既定的知识服务框架和规则,生成具有个性化、定制化的管理模式,以此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人员应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物联网技术,不断的增强服务场景的智能感知能力。通过在系统中预设大量的服务标准和要求,可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智能的调控服务场景中的温度、湿度、光线,进而为用户提供智慧化和现代化的阅读服务。
        (三)进一步优化和丰富图书馆的资源环境
        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的创新发展需依托丰富的资源环境。既要保证物理环境的优越性,还需有效的拓展知识服务空间。图书馆管理人员应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要素,获取更能够满足用户阅读需求的信息资源。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推进智慧图书馆的建设工作。依托现代化的管理和服务场景,高效率的运行和管理物理环境,并为用户提供高水平的知识服务。同时需构建绿色和多维的空间环境,以纸质图书、电子图书、视频和音频等丰富的图书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必须依托服务对象的个性化需求落实各项工作要求。通过不断的优化和丰富图书馆的资源环境,科学的配置图书馆软硬件资源。依托更加广阔的知识服务空间,制定多样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生成更加灵活的服务流程和程序。不被传统的时空所限制,进一步增强图书馆和服务对象之间的互联关系。由此,真正基于互联网技术凸显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智慧性和时代性特征,为广大用户提供多样化、高质量的知识服务。
         结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下,图书馆管理人员需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管理形态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与改革。将物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科学的应用到用户服务和职工管理各个环节中,基于扁平化的管理层级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做好图书馆服务和用户需求的衔接。同时,为职工创建现代和愉悦的工作环境,令他们秉承积极的服务精神安排各项工作,以此全面提高图书馆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黄红兰.人本管理思想在县级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办公室业务,2020(21):169-170.
        [2]李光瑞.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管理创新策略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20(18):253-254.
        [3]王丽萍.人本管理思想在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J].传播与版权,2020(09):117-119.
        [4]涛立.图书馆知识管理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应用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16):154-155.
         作者简介:陆恒(女;1975.4.28-),汉,河南郑州人,河南职业技术学院助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